建设中的“海中平台”。
浙江在线05月01日讯
曾有媒体报道说,杭州湾跨海大桥就如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却想挤进去。
可宁波方太公司董事长茅理翔和海通公司董事长陈龙海却说,投资大桥早已有了收益,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退出。
从2003年至今,大桥经历了民资退出、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银根紧缩、贷款利息上调等诸多波折。风雨中,宁波本地的民企一直在坚持,几乎没有一家退出。
如今,通车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这也为10多家民企的效益收回赢得了时间。
数字点击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点睛之笔”——海中平台房及观光塔。整个工程包括平台房、观光塔以及连接栈桥。其中,观光塔总建筑面积为5100平方米,共16层,建筑高度为136米,也是将成为未来收益的一部分。
届时平台上将安装一套独特的设备,通过灯光、影像等技术在平台内部营造出春、夏、秋、冬四种不同的季节景象,形成大桥独有的海景旅游。
2000年,时任宁波市市长张蔚文向国家部委汇报大桥设想时语出惊人:“只要项目批下来,大桥建设不要国家投一分钱。”
深谙市场之道的宁波人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创新:从市场融资,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
“从一开始,我们就看好这个项目。”陈龙海说,2001年7月,他们就把1000万元资金投到了大桥的前期工程中,虽然他也知道可能“血本无归”。
2003年,大桥项目获得国家批复后,陈龙海非常兴奋。他立即联系了其他几家民营企业,如环驰集团、金帆集团等,组建了慈溪建桥投资公司,入股杭州湾跨海大桥。
当时,3个大股东中有两家民企。其中宁波市交通投资公司和民企雅戈尔集团公司各占45%的股份,陈龙海等民企的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为10%。
大桥建设不花国家一分钱
民资首次控股大型基建
可就在开工前夕,雅戈尔的股份突然减持至4.5%,这给了方太机会。茅理翔跟大桥工程指挥部联系,成为了大桥的新股东。
当时,方太公司牵头与耐吉等公司组建了慈溪兴桥投资公司,总投资2.6亿元(其中方太出资比例为50%),占大桥总股份的5.2%。
国内旅游产业的民企“老大”宋城集团更是高调杀进,持股17.3%,居17家民企股东之首。
一直以来,国家级特大基础设施项目被视作民间资本的禁区。杭州湾跨海大桥这一创新之举,被喻为民资进入大型基建项目的“破冰之旅”。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当世界第一跨海长桥的雄姿日益清晰,宋城集团却选择了离开。
当时宋城之所以入股大桥,其中一个重要吸引力在于大桥“海中平台”,它能设计出一个非常有个性的酒店。可经过专家论证,开酒店不可行,因为环保问题很难处理。
于是,宋城集团投入近一亿元后,决定退出。
与此同时,杭州湾将建“绍兴通道”的消息也在悄悄流传,大桥其他民营股东开始采取观望姿态。
大桥的融资困境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大桥指挥部也组织专家开展调研。
2005年4月,在董事会上,大桥指挥部总指挥王勇公布了调研结论:“绍兴通道”建成后,对大桥交通会有一定分流,但影响不大。
会后,大桥指挥部通过各种渠道发布信息,在全国范围物色新的投资商。5天后,国企中钢集团迅速作出接盘决定。
中钢集团的介入,为杭州湾跨海大桥融资危机画上了句号,也让大桥“民资控股”的背景成为历史。
经过调整,在大桥建设资金中,国有资本占到70.62%,一度占据绝对优势的民间资本,则下降到29.38%。
出乎意料的是,中钢的进入引发了一波更大的民资投资热。
宁波一家民营企业找到大桥指挥部,愿拿出3亿元资金入股,但问遍各家股东,没有一家愿意出让股权;广东一家大企业也找到宁波市领导,表示大桥空缺的股份,他们愿意全部接盘……
民资再度掀起投资热潮
茅理翔说,宋城集团退出后,中钢集团也曾多次打电话询问他,想不想把大桥的股份卖掉。“我明确表态:大桥的股份,不卖!”茅理翔表示,投资大桥也是民营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
事实上,大桥还未开通前,方太和海通都已经尝到大桥带来的甜头。
茅理翔告诉记者,方太公司总部下个月将搬迁到杭州湾新区。“可以说,大桥建设让我们方太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前几天,有100多名境外客商来方太公司走访,我陪他们去看大桥。老外知道我们是股东后,对我们刮目相看。”
而海通集团早在大桥开通前,就在上海繁华城区花1000万元购置了办公楼。此外,他们正在和美国最大的新鲜蔬菜快递公司合作,推广在欧美国家盛行的、富含维C的生鲜蔬菜。
助读
3点启示
启示一:由于基础设施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等功能,投资基础设施的民营资本与国有资本的利益问题如何协调,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启示二:虽然国务院颁布的“36条”允许民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但基础产业具有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一些势单力薄的民营企业不宜贸然介入。
启示三:不少民营企业的实力有限,在融资之初都表示出强烈的参股愿望,但真正启动后却退出了,显露出借机炒作的嫌疑。在关键时刻,“国”字号应起到真正的“主导”作用,及时补上民资退出的空缺。这一点,在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