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姆市场找工作的保姆们比往常更多了。
朝晖保姆市场,正在看保姆招工信息的保姆们。
因为没有雇主,保姆市场的保姆们在闲聊。
浙江在线07月21日讯
股市下跌物价上涨,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而言,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不少杭州人在减少家政开支上打起了算盘。有的东家辞了保姆改请钟点工,有的干脆就自己干家务了。
雇主少了但好保姆依然俏
保姆降价了?最近,这条信息在杭州坊间流传颇盛,在保姆市场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在朝晖保姆市场做了番调查。
刚刚走到朝晖二区菜场下面,就有几位三四十岁的保姆前来搭讪,“是不是找保姆?”“要不要找带小孩子的保姆?”走到二楼朝晖家政服务市场,场景更是热闹。每个家政公司的门面里都坐满了正在寻找东家的保姆。
保姆薪水有所下降
一位保姆中介对记者说,去年下半年,普通保姆的月薪涨到了1500元左右,临时保姆的日薪涨到了100元,市场上保姆还依然供不应求。到了春节,因为很多人回家过年,出现保姆荒,甚至涨幅超过了1500元。所以才有了后来——市场里出了个限价令,最高价格定在1500元。
其实现在保姆的薪水回落到了去年同期水平,但雇主却少了。而且今年夏天保姆的数量明显增多,还有不少保姆是从上海、宁波到杭州来找东家的。
雇保姆的人确实少了
中介指着市场里拥来挤去的保姆说,“你看看市场里哪户哪家不在拼命拉生意。保姆工资上半年是涨上去了,但现在生意确实是难做了。不要说保姆了,叫钟点工的都少了,以前还要预约,现在是随叫随到。”
雇主少了,为了节省开支当然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除此之外,在调查中,几乎每个东家都对保姆有着这样那样的不满,说到底还是觉着用这个价钱请这样的保姆,不值。保姆多了,雇主少了,为什么依然还是有人在说保姆难找?那是好保姆难找。物价上涨之下,放大了每个人的精打细算神经,一分一厘都要花得值,不说物超所值起码要物有所值。
全职太太韦琳,母亲卧病在床:请了5年保姆,一周前决定自己做了
下午5时,杭州朝晖路星都嘉苑的一个房间里,刚刚整理完冰箱的韦琳斜靠在沙发上,一边喝着冰镇柠檬茶,一边看着电视里面的烹饪节目。这是她一天里面仅有的几个休闲时段之一。再过半个小时,她又要起身为母亲准备“特别餐”了。
所谓“特别餐”,是一种富含人体日常所需各种营养的流质,由温水与一种美国进口的全营养奶粉冲调而成,这原本是住家保姆的工作,但是一周前,韦琳把保姆辞了,所以活儿都落在了自己肩上。
韦琳的母亲是一位病人,患有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骨质增生等。过去10年来,老太太3次因为“中风”垂危住进医院,而两年前的那次“延脑中风”,更是破坏了老人家的吞咽系统,从此只能靠鼻胃管喂食。身为独生女,韦琳不得已于5年前辞了工作在家照顾母亲。好在丈夫收入还过得去,再请个住家保姆,一家老小就算是都照顾到了。
5年来,保姆换了八九个,有的是因为韦琳或老太太不中意辞退的,有的是因为人家保姆受不了自己走的——这份活的确不好干,一是有技术性:每天要给老太太喂四次食,查三次血糖、两次血压,打一次胰岛素,还要用轮椅推她下楼散步等,一点都不能弄错,更不能让老人家摔着碰着;二是老太太也难伺候。原来老太太生活里就两种乐趣:吃饭看电视,现在什么都吃不了,心里那个堵啊,再加上生病在家时间久了圈子小了,所以“爱折腾人”:电视要换台啦,空调太凉啦,头很痒带我去洗头啦,这衣服难看要买新的啦……
保姆心里不爽,韦琳也不舒服:这阿姨除了照看母亲,也就是擦个地。“1400元请了个保姆,我还是很忙——菜是我去买的,饭是我做的,替母亲洗澡也是我,还要盯着血糖血压包括平时的反应……”本来也就算了,但去年以来,米肉粮油几乎所有的日常用品都在涨价,丈夫从事的外贸又不景气,韦琳越想越不划算。这保姆吃饭洗衣空调水电甚至香皂浴液都是东家出,一个月下来怎么也要七八百,这样总成本得两千二三,“现在大学生一个月才挣多少钱啊!”
存了这种念头,很多平时忍忍就过去的“鸡毛蒜皮”就看不下去了:不懂得节约,跟她说晚上10点后或早上8点前趁着电费半价去洗衣服,总是忘记;擦洗时水哗哗地乱放;电话抱起来不放;地上一滴油也要用两三张面巾纸去擦,不知道一年内纸巾价格都涨了30%么?保姆嗓门大,保姆反映慢,保姆做事毛手毛脚,保姆爱在邻居面前讲闲言碎语……
终于,韦琳忍不住还是辞了保姆,母亲的一日四餐身体检测等自己包了,卫生清洁等家务么,就交给朋友介绍的钟点工。
一个礼拜下来,感受最深的就是:原来保姆在的时候,韦琳隔天一定要去买菜了,现在却只要三四天去买一次。再一拨小九九:请钟点工,一周三次,一次50元,一个月才600元,虽然自己稍微辛苦点,但可以比请保姆少开支1500元,能省则省吧。
至于什么时候再请住家保姆,“要么丈夫生意好起来,要么股票亏损补回来,要么物价降下来,要么实在忍受不了了,反正这一年半载的是不会再请了”。
上班族俞静,小孩18个月:保姆不请了,还是“家庭合作制”划算
在发现保姆偷吃孩子奶粉之后,俞静决定辞退这第五位保姆,同时,一个想法在俞静和她先生心里同时诞生了:打算不再请保姆了。
俞静找过的5个保姆全是从保姆市场上找来了,从第一个保姆到现在这个保姆,价格是一路走高,从1000元涨到现在1300元。可是保姆的服务质量并没有见到有什么提高。
一年多的时间,俞静家换了5位保姆,其中3位保姆因为家中有事情,做了几个月就走了。还有2位,是俞静不满意。一想到要再去找保姆,俞静头都大了:“提起说起找保姆的事情,我真是可以写本书了。保姆好不好,看的是运气。”俞静最怀念的还是第二个保姆。俞静说那是她最幸运的一次,刚到保姆市场就碰到一个刚从家里出来找工作的阿姨。还带着行李铺盖卷,人看上去也干净利索。一开始经验少点,可上手很快,宝宝也喜欢这个阿姨。但是好景不长,保姆家里要盖房子,做了半年就回去了。
“没人竞争,供需不平衡,东家只好对保姆降格以求,保姆们则只顾着攀比工资,却越来越不思上进。以前也就罢了,现在物价涨了那么多,从指头缝里溜出去的每一分都要好好想想。”俞静说。
俞静算了一笔账:找个保姆,月工资至少1200元,还要管她吃管她住,没有2000块钱下不来。原来保姆一天的伙食费10元就足够了,现在一天起码需要15元。加上日常物品的使用,逢年过节还要给个小红包,平时还要买点衣服什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俞静觉得付出的工资和得到的服务不成比例,以前没有感到这么明显的经济压力,“可现在吃的、用的都在涨,股市行情又不好。孩子的奶粉又不停地在涨。在这种形势下,节流成了家庭理财的第一目标。干脆就不请保姆了,自己辛苦点。”
孩子可以让老家的妈妈过来带,可是小孩现在18个月,正是学说话想走路的时候,两个人上班的时候都托付给妈妈一个人,老家人又太辛苦了。俞静想到了一个办法,发挥家族聚居新模式的优势,互助合作。俞静说,这个办法还是从同事那里获得灵感。同事秉承“一碗汤距离”这一理论,结婚的时候买的房子和父母是一个小区。(所谓“一碗汤距离”是指老人与子女同住一个小区甚至同一个楼座,子女从自己家中给老人住处送去一碗汤,到老人手中汤还是热的。)下班回家先到父母家集中,吃饭聊天,然后再回自己小家,这样既有独立空间,又可以互相照应。而俞静老公的哥哥和俞静虽然不住在同一小区,但距离很近,而且平时中午都回家。全家经过三次家庭会议以及两次扩大会议之后,决定开始试行家庭合作制。
中午,俞静哥哥一家人就到俞静家吃饭,这样宝宝和老妈的饭菜就有着落了。晚上的饭则是俞静负责做,大家吃完饭各自回家。这个办法试用了两个月,效果还不错。不仅生活开销省了许多,而且家里气氛也热闹了。俞静掰着手指头又算了笔账,保姆这笔费用现在用在了几个地方:给老妈零花、给哥哥买菜的钱、周末请小时工集中打扫一次。“现在放暑假了,哥哥家的孩子白天都呆在我们家,小孩子还有个玩伴。呆在一个房间里,空调费还省下来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