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杭州某外企的小孙终于踏上了飞机,前往泰国享受他5天的年休假。为了这次旅行,小孙足足熬了五年,两次因为工作协调不过来而错过了机会。
今年新《劳动合同法》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施行,加热了年休话题,特别是“五一黄金周”的取消和带薪年假的强制执行,冲击了人们早已熟悉的休假格局。而按照欧美国家的情况来看,暑期无疑是带薪年休的高峰期,为此,记者特地针对20名各行各业白领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并不乐观——像小孙这样希望在暑期利用年休假出游的白领占到了八成,但一年中真正能享受完整年休假的白领仅占四成。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带薪年休尚无细则作为刚性支撑的情况下,工作岗位、工作强度和企业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是否能够享受完整的年休假。
最难年休的行业:IT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IT业是最难停下来的职业之一。来自阿里巴巴、恒生电子两位员工均表示,企业有完整的年休假制度,但是因为工作繁忙和人员协调的问题,很难有完整的年休假用来度假。一般最终的解决办法是自己拆分假期,连着双休日来完成一个“小假期”。即便这样,也要“提前向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小假期通常用来探亲或者处理私事。”而如果放弃年休,企业并不会给出相应的补贴。
影响休假的重要因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也是影响员工休假的重要因素。杭州某房产公司的何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整体的氛围都比较敬业,尽管企业提供了至少5天的年休假制度,但真正休息去玩的员工并不多。“企业文化就是如此,人家都在工作,你出去玩,万一碰到需要协调完成的,大家还得等你回来再开工,显然自己也过意不去。”
机关事业单位年休成本高
印象中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通常是工作时间、假期都比较稳定。但此次调查却发现,他们并非都是“等闲之辈”。在某镇政府工作的王女士说,她们从未实行过年休假;而某省级媒体索性“变着法子”鼓励员工不休假,在该单位供职的S小姐透露,他们不休年休假有360元/天的补贴,休假的话则要扣180元/天,“在这些不成文的规矩下,谁会选择休假呢?一来一去,休假的成本也太高了。”
专家声音
让年休假成为一种文化
带薪休假制度是热爱生活的法国人最早创立的。在国外,休假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德国政府对不休假的个人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以此鼓励人们休假;芬兰政府则要求雇主向休假的人提供额外津贴,以保证他们有足够的钱外出旅行或消费,而不是只能在家中枯坐度过假期;就连有“工作狂”之称的日本人也能享有名目繁多的休假。
在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出台无疑是休假制度的一个里程碑。“前程无忧”近日的一次专项调查显示——有49%的个人享受休年假的原因是“想放松一下”,这一结果着实让人惊喜。一贯印象中,中国人休假一般都用来探亲或处理紧急事务,仅用来放松一下似乎显得过于“奢侈”。这一数据表明,在《条例》的催化下,职场人士的观念正在改变,而且渐成气氛,当工作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大家更重视调整自己的状态。
职场人士有了这样的需求,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消息。学习发达国家的年休制度,合理地引导、满足员工的休假需求,不光能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与激情,活跃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从宏观上来讲也能丰富我们自己的休假文化。春节、中秋或者暑期度假,中国式的年休假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