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群发"把钱直接打入××"短信 两骗子数月骗得80万

  深圳两骗子竟通过手机向全国群发内容为“把钱直接打入×××(帐号)”的短信,短短的几个月就共诈骗得钱财八十余万元人民币。记者今天从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即将被公诉。》》》
ATM被取走1000元 受害者网上贴照片发起人肉搜索

  前几天,网友“yqq0574”在论坛上发了一则“人肉搜索”的帖子。 帖子中称,他朋友在银行取款机上取款后,忘拿了银行卡,被后来的一个女孩子取走了1000元余额,同时在网上出现的,还有女孩子被监控拍下的照片。》》》

网络“钓鱼”禁不止 银行卡安全忧不断

  从2004年起,各大银行网站被“克隆”的消息频频出现,很多客户的银行卡信息被类似的网站套取。这种虚假网站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一度让不少银行客户受骗。据统计,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站曾经被19家类似域名的网站所冒充,次数多达几十次。》》》
·宁波数十储户巨款一夜蒸发 受损储户至今混里混沌   05-21
·信用卡非法套现案件时现甬城 集资需谨慎   03-23
·太旧不认折过不认 ATM上存7000元吞进吐出闹了13次   03-02
·小心"电话销售"保险 应了一个电话卡里的钱被划走   02-26
·电话欠费? 骗子冒充电信人员和警察专骗中老年人   12-24
·杭州接连发生“固定电话欠费”转账诈骗案   12-24
·"警方"安全账号帮你管钱 电话骗子一口标准普通话   12-24
·13张信用卡张张恶意透支 卡奴刷出14万的大窟窿    12-24
·小迷糊取完钱忘了取卡 大迷糊将钱存进这张卡   12-23
·余姚发生克隆银行卡事件 存款莫名其妙就不见了   12-10
·ATM机被做手脚存款被盗谁赔 银行是否要承担责任   11-25
·管牢身份证复印件 有人拿去骗银行办可透支信用卡   11-21
·警方寻找涉嫌盗取他人ATM的女子 请她尽快自首   11-19
·ATM机上有忘拿的信用卡 好心女士找到失主   11-11
  银行卡明明握在手里,但账户里的存款却不翼而飞。我们在使用银行卡时,究竟何时遭遇了“无间盗”?

  曝光这些骗术,无非是想让大家提高警惕,看好您手中的银行卡,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但如果您真的一时大意,使银行卡不慎落入欺诈分子手中,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自身的损失?

  首先,您要及时致电发卡银行客服热线或直接到银行柜面报告欺诈交易,监控银行卡交易或冻结、止付银行卡账户;

  对已发生损失或情况严重的,还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构报案,并配合公安机关或发卡银行做好调查、举证工作。

[详细]

  不法分子在ATM机出钞口上安装挡板,让客户在ATM机上支取的现钞无法吐出,待客户离开现场后,再用事先准备好的特殊工具将客户欲取的现金钩出。
骗术1:制造“吞卡”假象
  趁客户在ATM机上查询或取款时,不法分子利用拍肩等手段转移客户注意力后,迅速将卡取出,将事先准备的伪卡插入,造成卡已退出假象,然后以急着取钱为由催促客户离开,最终盗取客户存款。
骗术2:调包盗取银行卡
  不法分子事先将一个设计好的、体积很小的盒子,套在有ATM自动取款机的银行门口的刷卡器上,持卡人去刷卡时,盒子上的液晶屏提示“请输入密码”,如果持卡人按要求输入密码,该盒子就会记录银行卡的卡号及密码。
骗术3:暗处摄像盗取密码
  有人打来电话自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并关切地在电话中称“您的银行卡被人伪造或盗用,犯罪嫌疑人已抓获”,要求客户把卡号和密码报给“银行工作人员”予以确认,以免银行卡被冻结。如果您按这一要求操作,那卡号和密码肯定会被骗取。
骗术4:“温馨提示”套取密码
  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向客户发出“在商场刷卡××元消费成功”的短信提示,并留下虚假查询电话,当持卡人有疑问拨打该电话查证时,就诱导其到ATM机上进行操作,在不知不觉中把客户资金转入其用于诈骗的账户。
骗术5:利益诱惑电话盗密
  有些不法分子往往会利用电子邮件、网络黑客软件及终端设备,引诱持卡人登录到假冒的网上银行网站,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卡号、密码等账户信息后,制作伪卡进行消费、转账,这也是目前比较新的一种窃取银行存款的方式。
骗术6:假冒网上银行网站
 


1.手机、单位电话等联系方式发生变动时请及时通知银行进行更新,保持顺畅的信息沟通,以便银行随时与您取得联系;

2.在境外用卡时,建议开通手机跨国接受短信或电话漫游,以便及时接收银行发送的交易信息提醒;


3.养成保留交易单据的习惯,便于对账和发生问题时能提供给银行调查;

4.增强自身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做到不随意泄漏自己的卡号、有效期等信息,妥善保管好取现密码和卡片;

5.刷卡消费时,尽量不要让卡片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6.在ATM机上取款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通知收单银行;

7.网上支付时,选择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网站进行交易;

8.发现卡片丢失、被盗等情况立即联系银行挂失;

9.每月初注意查收上月对账单,如自己的对账单中出现异常交易应及时联系银行查询。

霸王条款多 “离柜不负责”不是万金油
  根据《合同法》规定,交易结束后,离开交易场所,就意味着合同已经履行完毕,如果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随意回去“找后账”,就会导致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但是在有证据能够证明交易过程存在错误的情况下(监控录像等),也即有证据证明的,这个时候再用“离柜概不负责”来推脱就不可以了。
加强ATM和网银的安全防范措施
  ATM机和网银虽然一般设置在银行外面以便用户使用,但ATM机和网银也是银行服务的一部分,银行同样应该经常检查维护ATM机和网银交易系统,给用户提供安全的服务。
工行建行在亚洲首推指纹支付业务
  据了解,消费者在使用这种指纹支付业务时,仅需在指付通终端上摁压已作绑定的手指并输入本人身份识别码,通过认证识别出已绑定的付款账户,并从该账户自动转账支付消费款项,从而实现无需银行卡和现金,只要手指即可完成整个消费过程。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评论 5 条,查看全部  昵称:  
网友 于2009-07-22 13:23:33 就 【专题】安全事件频发——谁动了我们的银行卡? 评论

  我们多会就能实行指纹支付业务,这种方式比较安全


网友 于2009-03-06 21:18:24 就 【专题】安全事件频发——谁动了我们的银行卡? 评论

  我的卡是建设银行的,本人一直在温州,2月26号到3月1号,分一百多次让人在北京泛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转走了两万多,而卡却一直在我身边啊,这到底是谁的错呀?建设银行,你们能否尽到本职?转了一百多次,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转帐,就不能通过我先前在你们柜台办理的卡时留下的手机号跟我提醒下吗???????


网友 于2008-10-22 19:33:48 就 【专题】安全事件频发——谁动了我们的银行卡? 评论
还是还不要用银行卡的好!

网友 于2008-10-22 19:05:21 就 【专题】安全事件频发——谁动了我们的银行卡? 评论
听说纯数字的密码某些软件几秒钟可以破译,银行还是加强安全研究的为上,免得让人担心。说不定下一个就是我们。

网友 于2008-10-22 18:29:25 就 【专题】安全事件频发——谁动了我们的银行卡? 评论
一共就六位,又只能是数字,怎样才算过于简单?如果有破解密码软件,我们无论怎么排列组合这六位数字,都有可能被破解呀,那银联卡还有什么安全性可言?!这个卡还怎么让我们信得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