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8日讯(记者梁国瑞 通讯员 汪建强)“药品医疗器械领域查处的案件中,涉外案件逐年增多;利用互联网实施的案件也有增加趋势。”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分局局长王水荣介绍说。
今天上午,浙江公布2008年度药械十大典型案件。据统计,2008年1-11月,浙江药监系统立案查处各类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案件共3328起,涉案金额4629万元,没收涉案药品医疗器械货值1152万元,罚没款6137万元,取缔无证经营296家,吊销药品生产(配制)经营许可证11个,捣毁制假窝点15个,移送司法机关26起,其中18人被判刑。
最高的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
2008年查处的药械案件中,涉案金额最高的应该数“义乌市查获外籍人员销售假‘伟哥’案”。
事情发生在6月份,接群众举报,义乌市药监局和公安局对辖区某非法药品仓库进行联合检查,当场查获片剂、外包装盒和防伪标签等共121箱,全为英文标识,货值1.378亿元。
经检验,这些产品是从深圳托运至义乌,货主为外籍无证销售人员。义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于当日立案,并移送义乌市公安局。
因本案是涉外案件,且涉及数个省市,案件重大,公安部成立专案组侦查。目前已查获多处生产销售窝点,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此案在进一步侦查中。
联邦止咳露喝多了会上瘾
安吉县查获的胡某等三人非法经营“联邦止咳露”药品案,是浙江省首例因非法经营该药而被处刑事责任的案件。
据药监部门介绍,联邦止咳露喝多了会上瘾,胡某等三个人通过快运公司,从外地大量采购“联邦止咳露”,并造成当地大量青少年成瘾。
第一个利用互联网非法经营药品的公司被查
2008年10月,台州市药监局路桥分局查处了一家信息咨询服务公司。此案查明,该公司利用自己开设的网站联系货源和客户,并从广东、河南、江苏等地购进大量药品,然后销售到全国各地,已查实的涉案药品货值金额达17.38万元。
这是浙江查处的第一个利用互联网进行药品非法经营药品,并受到加大行政处罚的案件。
王水荣介绍说,利用互联网实施药品非法经营很难查,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主要原因是,这种非法经营非常隐蔽,“往往IP地址在A地,发布信息在B第,药品发售在C地,收款又在D地。一旦打草惊蛇,他们马上就会缩回去。”
目前,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的能在网上经营药品的企业,全国也只有6-7家,浙江在萧山和杭州各有一家。
链接:2008年度浙江省药品医疗器械领域十大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