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分院的吴俊逸同学发来电子邮件说,对于有兴趣创业或已准备创业的同学来说,参加创业实践十分必要。“即使是在格子铺卖小东西,也有亏本的可能,如果要动手创办一家企业,我们大学生还缺少很多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
浙江省教育厅学生处处长徐建农说:“实验园应该像一台孵化器,鼓励成功,也允许失败。因为即使创业夭折,也会成为大学生人生中的宝贵经验。”
创业教育
应与学校课堂紧密联系
吴俊逸最近在做有关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调查,希望能在大学生创业的兴趣、适合发展的领域等方面找到一些规律。根据前段时间全省10所高校对3200名大三、大四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在创业领域选择上,受到所学专业的影响并不大,而更愿意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有59%的学生选择愿意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创业;15%的学生选择“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小的行业”;强调创业领域要和自己专业相结合的学生仅有17%。
这一数据统计可能和一些高校老师的想法有些出入。“大学的专业设置本身,就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特点和偏重方向,对学生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各有侧重,如果创业完全不能和自身专业相结合,学生有可能要多走不少弯路。”浙江工商大学招生和就业指导处处长孙鹰说。
“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在经营上相对占有优势,而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同学在网络创业上更容易上手。”孙鹰说,省内高校正在努力拓宽专业范畴,帮助学生在创业时更好地运用自身资源。“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可以辅修市场营销,这样就可以综合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知识,在创业时能够游刃有余。”
创业教育
并不一定只限于“教创业”
徐建农一直提倡看待学生问题时要有两个“长”——师长、家长。“如果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盲目鼓吹大学生创业实际上是不负责任的,目前的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大学生贸然创业,成功率是微乎其微的。”在徐建农看来,创业教育实际上是要教会学生怎么把脑子里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在各种各样的创业实践中,学生自身的不足会慢慢暴露,比如学电子技术的同学不懂管理,学管理的同学不懂财务,学财务的同学不懂法律,创业教育就是为了弥补这些缺失。”徐建农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马云,但只要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就是成功的。
“浦发模式”获高校认同
目前,省内大多数高校对于创业教育都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就是苦于缺乏资金。“浦发银行拿出宝贵资金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平台、配备师资力量,给学生一个创造成功、体验失败的机会,是难能可贵的。”徐建农对于浦发银行的“大学生创业实验园”计划给予很高的评价。
而这一计划,在大学生中间也有较大反响。吴俊逸建议,有条件的大学可以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他说,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就有“创办你的企业”这门公选课;还有“未来企业家协会”,经常邀请一些成功企业家做讲座;学校还建有创业街,给符合条件的学生创业的实践机会。
吴俊逸同学说:“这些创业教育举措对于大学生创业还是很有帮助的。”如今,吴俊逸正在拱墅区北部软件园实习,而和他同校的一位女生,就在软件园提供的大学生创业园里创办了一家企业。
“我们允许大学生创业失败,只要能在各方面得到锻炼,完善创业项目、了解了创业知识、梳理创业政策和法规,创业实验园就获得了成功。”徐建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