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18日讯(记者 李敏)“虽然我们文化建设继续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但我们感觉,我省在文化建设的先发优势基本已经消失,‘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
18日,省社科院发布了《浙江2010年蓝皮书·文化卷》,执行主编陈野研究院息笔掩卷之际,看到了成绩,更多看到了浙江文化建设的压力。
成绩报告:文化产业成民营投资重要领域
宋城、横店、中南卡通,一提这些民营企业,都是大名鼎鼎。
2009年,我省广播影视动画业取得突出进展,目前全省影视节目制作机构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产业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居全国第二。
陈野认为,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发展的经济格局,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热情高涨,涉足的文化领域越来越广,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文化产业成为吸引我省民营资本投资的重要领域。
近年来,我省也相继出台政策意见,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呈现多元发展的经济格局,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热情高涨,涉足的文化领域越来越广,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
截至2008年底,全省民营文化企业3.5万余家,总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吸纳就业人员75万余人。
这些民营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影视动漫、印刷包装、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品制作与销售、文体用品制造等10余个行业。
特别是印刷包装行业,民营资本吸纳就业人员约40万人,年工业总产值800亿元。
压力报告:逆势上扬 但先发优势已无
2009年数据尚在统计,但据反映,我省文化产业继续整体平稳发展,一些产业领域“逆势上升”的态势得以保持。
影视动画、图书出版、网络文化、艺术品经营、表演、会展等产业成绩单不错,不少门类位于全国前列。
陈野提醒,2008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排名全国第六,比2007年下挫一位。
虽位居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方阵,但目前处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夹缝中。
陈野说,广东“领头羊”地位不可撼动,江苏、河北、安徽等省(区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十分迅猛。
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突破5%,成为区域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产业经济的新增长点,被称为“五大俱乐部”。而我省,该数据仅3%。
方向报告:多引进大师级文化创意、经营人才
作为政府决策的“智囊”,省社科院专家建议,2010年,我省应加快引进大师级的文化创意和经营人才。
“过去,我们有鲁迅,有许多文化人,包括也出了不少获奖文学家,但许多成绩其实并不是在浙江这个土壤上取得的。”蓝皮书主编、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林吕建说。
蓝皮书建议,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将分别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和“国际化阶段”,即“黄金十年”。
近年来,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纷纷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争装“文化创意引擎”,
浙江应尽快出台我省贯彻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实施细则,成立“浙江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增强发展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
另外,专家也呼吁设立“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进一步加强具有原创能力的文化创作、经营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