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电视台气象主持人宋英杰在博客上,发布了一个近十年来中国各大城市累计高温(35℃以上)天数的排行榜,杭州以十年共355天,排名“新十大火炉”的第二位,仅次于福州。按照这种说法,三大火炉的局面要重新洗牌了。因此,网上争议很大。
暂不论这个排名的科学性,这个夏天的杭州确实非常炎热,让人直呼“桑拿天”。
记者将温度计放在沪杭甬高速公路的硬路肩上,指针立即转向了最高的50℃,用电子温度计测量,已经超过了55℃;把鸡蛋打碎放在滚烫的柏油路面上,蛋黄冒起了泡,部分蛋清已经凝固。
如此高温下,在大多数人享受着空调的清凉时,这个城市的不少角落,有人却头顶着似火骄阳,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想问一句,兄弟,您拿到高温费了么?
众所周知,高温费是对于普通劳动者的一种政策性福利,事实上能享受到这份福利的人群,大多是吹着空调的公务员和白领,而不少在烈日下作业的工人却拿不到高温费。
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我们要追问,为什么?
【详细】
|
记者:李敏 叶海 廖小清 童俊 包勇 柳博姗 王黎婧 实习生:葛昕 唐星 本专题摄影:记者 王坚颖 编辑:郭涛 |
|
|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回收的105份有效问卷中,有92份填写的籍贯来自云贵川湘等地,仅有13份是来自本省的衢州等地。在受访的工友中,最小的19岁,年纪最大的已经54岁。而年龄段最集中的是从30岁到59岁这个区间,105人中,有76人,占总数的72%。
【详细】 |
|
|
|
在调查中,有28.6%的工人表示,自己所在的工地上曾经发生过高温中暑事故。有76.2%的工人表示,工地上发放了防暑降温的药品,52.4%的工人表示工地夜晚提供冰水、啤酒、加餐。
【详细】 |
|
|
|
据浙江在线调查问卷显示,有32.4%的受访者不知道国家关于高温费发放的规定。但有超过半数的工人表示他们从来没有领过高温费,有60%的工人今年没有领到高温费。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工人表示,单位没有告诉他们夏天可以拿到高温补贴。
【详细】 |
|
高温下的盼:近八成人希望高温补贴在100—500元 |
|
|
在此次调查中,有49.5%的人工人表示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其余工人的正常休息则能得到保障。而在这些加班的群体中,有单位组织的尤为明显。77.1%的工人的期望高温费在500元/月以内,只有22.9%的工人超过这个数字。【详细】 |
|
高温下的思:农民工维权意识增强“高温费”需法律保护 |
|
|
没领到高温费怎么办?47.6%的调查对象选择了“向上级部门、主管单位反映,向媒体爆料”。这说明农民工兄弟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正在逐步增强,特别是80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年龄大约在18—25岁之间。
【详细】 |
|
纵深:高温天气应视同灾害 专家督促政府部门加快立法步伐 |
|
对于浙江在线的调查结果,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陈诗达似乎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他认为,对于高温我们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按照目前来看,我们要想对待洪水、地震一样来把高温当做一种极端气候灾害来对待,从而在预警、预防等方面做好足够的工作。
“每年高温天气的这四个月,在最低工资标准中加上高温费,也是可以考虑的做法之一。”陈诗达说。
【详细】 |
|
◎ 新闻背景 |
从每人每月120元,到每人每月160元,再到每人每月200元,高温费标准的不断攀升,是地方劳动保障部门为高温天气下的劳动者争取的更多权益,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越来越多的人情味。【详细】 |
◎ 记者感言 |
我们相信,他们对高温费的合理期待,在一座有品质的城市面前会得到满足。 ——李敏
烈日晒黑了肤色,但他们内心依然纯朴。——包勇
满足,显得那么容易,又那么遥远。 ——叶海
高温费,更是一种安慰和人性化关怀。——廖小清
他们需要关心,他们想与城市一起成长。——童俊
高温费早日立法,也许就完美多了。 ——王黎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