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近日在农村调研,很多自称为“地板干部”的“乡官”们倾听他们的辛酸和苦恼:“投身乡镇英勇无畏,工作生活极其繁碎,各种检查屁股紧追,日不能息夜不能寐,接待应酬经常喝醉,不伤感情只好伤胃,身在其中方知其味……”从这首“打油诗”不难发现,许多“地板干部”虽然有一肚子苦恼,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敢挑破说,一怕上级领导说他们牢骚满腹、影响以后的“进步”,二怕老百姓说他们在扮矫情,装可怜博同情。是呀!“乡官”们权力不大,工作庞杂,压力不小。他们中的大多数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渴望理解和支持。
为何“乡官”形象如此,是情有可原的。一位乡长数了数自己亲手签订的责任状,一共有20多份,诸如道路交通安全、防汛抗旱、安全防火、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动物防疫、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殡葬改革、六五普法、招商引资,等等。厚厚的一摞“责任状”,表明了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过多的“一票否决”,让乡镇干部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有的甚至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对此,有的乡镇干部认为,无论上级哪个部门人人都喊自己“一摊子”工作最重要,对上表决心,对下压担子,干不好挪位子,就没有设身处地多为基层干部考虑一些,到底可行不可行,又有哪些“一票否决”的工作真正是乡镇能够解决的。
为此,一些乡镇干部普遍表示,干部考核不能“唯GDP论”,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地区差别,引导各乡镇根据各自的发展基础、自然资源、农业特色、工业优势等区别发展。比如招商引资,上级年年下达乡镇硬性经济指标,由于乡镇产业配套环境尚不完善,产业集聚基础薄弱等因素,常见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性投资在中区地匹则寥寥无几。上级一味用工业经济发展指标来考核乡镇,长此以往,造成许多乡镇“长腿不长,短腿仍短”。
现如今“地板干部”之苦。一是苦在工作环境差。他们经常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如地处偏僻的乡镇,由于交通不便,除乡镇“一把手”车接车送外,其他副职或一般干部是起早贪黑赶班车,搞得苦不堪言;二是苦在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线”,民政、公安、司法、计生、经济、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等10多个部门工作需要乡镇具体落实,有时即便“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也难以完成任务指标。原来只有“计生”这一“一票否决”,到后来许多工作都有弄个“一票否决”的“尚方宝剑”悬着,乡镇干部整年忙于各种检查验收,搞得疲惫不堪;三是苦在待遇低。许多乡镇,除基本工资外,公务员应享有的奖金、津贴、补贴只能挂在账面上。由此造成部分乡镇干部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仍至做出一些腐败行为,或造成心理不平衡,不安心乡镇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状况也相当程度的存在。
笔者认为,当前除了要改变乡镇整齐划一的“一票否决”考核办法外,一方面,还要提高乡镇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以此来减轻干部能力不足的压力。据了解,在一些地方,一些乡镇干部素质和水平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矛盾纠纷增多对干部应对能力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另一方面,干部作风也有待改进,大吃大喝、对群众冷漠粗暴的态度,都要改变。作风变了,群众工作好做了,压力自然减轻。
“地板干部”压力的减轻,也有待自我减压和纾解。一些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意识还很缺乏,宁可把时间浪费在吃吃喝喝上,也不愿意多花一点时间来锻炼一下身体。实际上,适当的锻炼有益于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对“乡官”的严格要求和关心爱护统一起来,从实际出发,制定向基层干部倾斜的政策,比如在住房、夫妻分居、子女就学、医疗保险等方面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让“乡官”们感到事业上有奔头、生省事上有安定、心里上有温暖;要多宣传“乡官”的先进事迹,树立正面典型,正面引导舆论,让社会都起来理解“乡官”,支持“乡官”;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把关心“乡官”的疾苦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实实在在地为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做些事情,以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稳定乡镇、稳定农村、发展农业,这显得十分必要;另外,还要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监督管理,不断健全和完善考评制度,形成长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