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群:女,汉族,1965年4月出生,浙江仙居人,1984年11月参加工作,199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原方宅乡统计员、下各镇统计员、下各镇妇联主席、上张乡党委委员、官路镇纪委书记。
浙江在线03月29日讯(记者 李利)2010年8月2日,王益群同志的追悼会在仙居县殡仪馆举行。那天,太阳很大,地面温度高达40度。然而,小小的殡仪馆却涌入了上千群众,附近的街道被堵了个水泄不通。
前来送王益群最后一程的人里,有她的家属、朋友、同事,但是更多的是她曾经工作过乡村的农民。有三五成群结伴而来的,也有独自一人前往的;有互相认识的,也有从未照面的。乡亲们大多都是刚刚得知王益群的死讯,立马丢下了手中的活,一定要赶来再看一眼这位与老百姓有着深厚感情的好党员、好村官。
做思想工作不厌其烦,用真情打动村民
在参加追悼会的人群中有一位老人叫吴世探,是官路镇后里吴村的村民。2009年,王益群担任官路镇纪委书记时,为了使后里吴村能够顺利完成土地分配,进行旧村改造,在该村7个村民小组中逐组逐户的上门征求意见。
回忆起这段往事,吴老有些愧疚。“旧房改造,每一组要三亩多点的地投入办屋基,因此承包的土地要全部抽回去重新分配。那时候,我的一亩六分田里养了黄鳝,每年大概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虽不算高,但比起种粮食要好多了。所以我对这块田很满意,不愿意还给组里重新分。王书记知道后,就来到我家,单独做我的思想工作。”
“起初我十分抵触,和她争辩,甚至骂她:你算老几,我自己养了黄鳝你要拿去,我就不给你!”吴世探老人回忆时眼角渗出了泪花,“王书记也不生气,依然三番五次的来和我讲道理,永远笑嘻嘻的。最后,我是被她感动了,也想通了。现在我家的新房子地基已经建好了,马上可以盖第一层了。可惜王书记看不见了。”
不光只在后里吴村,在米坑、汤口、萍溪、北岙……那些曾经对她倾诉过,被她劝导过,甚至与她拍过桌子的人都会时常念叨王益群的名字。
帮助大家脱贫致富,用真情服务村民
上张乡米坑村的张胡德老人由于在广州打工,没有赶上王益群的追悼会。没能送别恩人,老人非常遗憾,听说有记者来镇上,老人特地赶了过来,就想说一句话,“王益群是个好人。”
2004年的时候,王益群驻点米坑村,看见村民收入很低,她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根据专家的意见,她决定帮助村里种植高山蔬菜——红茄。可大多数村民仍然思想保守,没种过的东西,谁知道好不好,何况也没有资金。
“那时候谁也不肯先种,种稻谷没风险,一亩地每年肯定能收五六百元。红茄谁能保证?我们一个不会种,二也没钱种。”张胡德说道,“王书记每家每户地做思想工作,并从县城请来了农艺师,从乡里争取了1万元钱,购买了种子和苗木。记得有一次,我家里没钱买化肥了,王书记还自掏腰包,借给我1千元。现在,一亩红茄一年能收四五千元,我已经存了5万多元积蓄了。可惜她再也回不来了,欠她的钱没法亲手还给她了。”
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的王益群一直认为,干部驻一个村就要带领村民致富。她把对农民群众的一腔真情,化作了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的行动。在她的身后,一条条水泥路取代了石子路,一幢幢小洋房正在拔地而起。
关心群众生活疾苦,用真情爱护村民
在采访中,记者还收到了一封写给王益群的感谢信。信是由一位81岁的阿婆口述,别人代笔的。信的最后写到:“没有你王益群书记,我老太婆就没有饭吃。”
阿婆叫徐彩娥,老伴已经去世,目前膝下有一女一子。女儿嫁在义乌,生活也很困难,无力照顾老人。儿子则是个赌徒,几年前离家出走就再没回来,老人只有孤苦伶仃一人在外打工。
三年前,有人告诉她老家失火了。等老人赶回家,房子已经烧没了,更郁闷的是,老人承包的一亩八分田也堆满了水泥沙石废料,无法耕种。“我现在是房子也没人,田也没了。”老人找到了王书记。
王益群听了徐彩娥的遭遇后,流下了热泪。她答应老人,一定还她一块可以耕种的良田。据了解,堆在徐彩娥田里的废料是当年造高速公路留下的,现在工程早已完工,队伍也早就离开了。王益群只能自己找来施工队伍,开着小挖机帮助老人平整土地。
去年九月份,徐彩娥收获了第一季1200斤稻谷。她装了一些,拎到镇上,想表达对王书记的谢意。得到的却是去世的噩耗。老人用方言说,“我流泪了,她没有了,我很难过。”每个发音都很用力,像是挤出来的。
王益群生前常说:“群众的事,就是干部的事。群众心里的疙瘩,当干部的不及时去化解,怎么对得起党,怎么能吃得下饭、睡得好觉?”王益群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已经成了老百姓心中最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