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组织工作网 > 媒体摘编 正文
建成不久的高楼大厦屡屡被拆 短命建筑,何时长寿

  核心提示:

  在不少城市,一幢又一幢正处在“青壮年”的建筑,被列入“非正常死亡名单”。这些明明可以坚持50年、80年,甚至百余年的高楼大厦,为何建成仅10来年、20来年就“英年早逝”?这一现象,正引起各方关注。

  辽宁丹东市因建高铁沈丹客运专线,将拆掉一座新办公楼和一条建成仅两年、耗资数千万元的公铁立交桥。有百姓称之为败家子工程。

  一项面对全国的最新调查显示,83%的人认为身边存在“短命建筑”,其中24%的人表示“非常多”。

  那么,“短命建筑”在各地如此频繁出现,究竟是质量问题,还是另有隐情?

  高楼大厦多早逝

  几乎每个周六清晨,周立平都会从杭州武林门步行去西湖边,路过他的母校、浙江大学原湖滨校区。看到大楼爆破已5年,集宾馆、商场于一体的商业规划至今仍在纸上,他的心头有种说不出的痛。

  周立平清楚记得,2007年1月6日上午,在被称为“西湖第一爆”的爆炸声中,这幢20多层、号称可矗立百年的教学大楼,在建成仅13年后轰然倒塌。“当时很多人的眼圈都红了”,更让他深感可惜的是,这块黄金宝地一荒废就已5年。

  事实上,在国内城市建筑“非正常死亡名单”上,还有很多同样出名,甚至更引人关注的高楼大厦:

  2006年10月,青岛市著名地标青岛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20年;

  2009年2月,曾经的亚洲跨度最大的拱形建筑沈阳夏宫被整体爆破,但它仅仅度过了15个春秋;

  2010年2月,南昌著名地标五湖大酒店被整体爆破,建成仅13年;

  2010年5月,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建成刚20年的凯莱大酒店宣布停业拆除……

  很多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而与亮丽景观相伴的,却是高楼大厦出人意料的“短命”。

  “拆了建、建了拆”,这种“破坏式建设”,似已成为国内很多城市建设难以跳出的“怪圈”。也正是在这一“怪圈”中,我国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

  消耗全球最多的水泥、钢材,也产出全球最多的建筑垃圾,达4亿多吨。我国建筑垃圾数量占垃圾总量的30%至40%。

  就如南昌五湖大酒店,被有关单位以“档次不够高”为由拆除,这座建成仅13年的豪华建筑,原址重建五星级大酒店。据估算,酒店拆除产生垃圾超过4万吨,仅处理垃圾就需费用数百万元。

  “现在的建筑寿命这么短,如何承载城市发展进步的历史记忆?”业内人士夏田兰说,与我国一样,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也是50年,但平均使用寿命很长。如英国、法国、美国的建筑,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85年、80年,城市里“百年老屋”随处可见。

  利益驱动是杀手

  “拆一次创造GDP,再盖一次又创造GDP”。“利益驱动是‘短命建筑工程’频现的根本原因。”

  九三学社中央在今年提交给全国政协的提案中指出,2009年住建部对全国30多个省份的90多个城市的180多个建筑工程进行住宅工程品质检查,结果显示,96.1%的建筑工程合格,这说明那些“短命建筑”并非都是质量原因。

  造成“短命建筑”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指导思想上急功近利,重速度、轻质量,大拆大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开发商的商业利益相结合,造成不该拆的房屋大量被拆除。此外,随着各地的土地价格快速上涨,拆迁置换带来的巨额卖地收入,使得有些地方对已建成的建筑更是“痛下杀手”。

  还没建成就被拆除的合肥维也纳森林花园小区,根据官方说法,是因为影响城市景观中轴线——黄山路与大蜀山之间的山景,爆破之后可以将贯穿省城东西的黄山路“拉直”。

  位于武汉的首义体育培训中心综合训练馆,投入使用仅仅10年,便被拆除。其理由是,该馆位于即将动工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和纪念碑之间,不得不为耗资200亿打造的“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计划”而“献身”。

  还有一些市政工程也是如此。去年7月刚改造完成的萧山区鸿达路,由原来的4车道拓宽为6车道,但仅半个月后,又开始重修,砸掉水泥路面换成沥青路面,原因是“影响杭州形象”。

  城市规划的不理性、不科学、不持续,也是造成“短命建筑”频现的重要原因。

  “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最后能不能实施,全靠领导一句话”、“一届领导一套规划”……

  有专家指出,我国城市建筑寿命,平均只有25年到30年。相当一部分建筑之所以短命,并非是由于设计草率、落后,也不是钢筋、水泥不够结实,而是因为从规划的那一天起,就从没认为城市建筑承担着什么文化历史使命,也从没打算让她长寿。

  这些年,很多地方的房地产市场火爆,但繁荣的背后,是对建筑质量的监管、监理、后续管理没有跟上。各地不断出现的“楼歪歪”、“楼脆脆”、“楼裂裂”等建筑质量问题,更为人们敲响警钟。

  百年建筑谁打造

  如何改变一些地方对新造建筑说拆就拆的状况?

  有关专家认为,首先在于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城市建设应树立可持续理念。“哪些建筑该拆,哪些不该拆,不应该是一两个人说了算,应该有明确的标准规范。”在很多国家,由包括建筑、规划、文物、文化等行业的权威人士组成委员会,共同论证决定是否允许拆除某幢建筑。对于重要建筑的拆迁,甚至还要举行听证会。我国现在缺乏这样的模式,仅做到对挂牌的文物保护单位拆迁实行“一票否决”。

  九三学社中央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政策法规,明确建筑拆除的条件和法定程序,严厉禁止没有质量问题的建筑被提前拆毁,切实做到建筑拆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对违规拆除建筑的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此外,要切实加强城市的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大城市规划的执法力度。

  “建筑,是留给一个城市的历史记忆。”浙江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冯钢表示,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包括故宫在内等许多辉煌的“长寿”建筑。但令人遗憾的是,当下我国在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背后,城镇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失衡的矛盾却日益凸显。有关部门必须纠正过去错误的发展思路,避免大拆大建,反复折腾,让城市得到喘息的机会,使浮躁的发展观念在现实中得到沉淀。

  打造长寿命、高品质的百年建筑,还需要转变生产方式。在住宅产业化发达的美国,住宅构件的标准化、商品化程度几乎达到100%。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这样的房屋建成后,不仅节约资源能源,而且方便建筑的维护和改造,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寿命。”我省不少专家建议,作为经济较发达的浙江,应率先制定住宅产业化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打造更多的“百年建筑”。

  (本文系记者采写并整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相关报道而成。)

  本报记者 汪成明 整合采写

  ■专家观点

  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公共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建设、破坏性建设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3点:一是公共设施规划不到位,实施前没有经过科学的专家论证,实施中没有按照规划要求严格执行。二是对公共财政支出没有严格的预算和使用监督。三是对公共设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形成有效的问责机制。

分享到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浙江在线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宁波两会:建筑垃圾堵塞甬江航道 委员建议领导力抓
·金华市建筑质量安全指标省内领先 向建筑强市迈进
·宁波建筑垃圾经营企业管理实行“准入制”
  要深刻领会道路决定命运的重要论断,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牢牢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青田仁庄:举行侨界十八大精神宣讲会
·东阳大学生村官深入农村宣讲十八大
·台州市领导分赴各地宣讲“十八大”精神
·慈溪“民情政策面对面”直通十八大精神
·德清:县领导分赴乡镇宣讲党的十八大
部长信箱 更多...
创先争优 更多...
·湖州创先争优提升服务水平 群众得实...
·闪烁的台州公路精神——台州市公路...
·新昌县澄潭镇开展进村入企走访活动...
·——湖州市“南太湖先锋”创先争优...
·把创先争优岗位化经常化长效化
·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
·讲承诺重兑现 松阳斋坛东关村创先争...
人事任免 更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