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7月20日讯
在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市提出了“六个不”的承诺,其中就有一条“博物馆不收费”。其实熟悉杭州的人可能知道,早在2003年国际博物馆馆日当天,杭州市就率先对市属的6家博物馆实行了免费开放,当时在全国是第一家,这个时间也比其它一些城市早了近五年,那么时至今日,这些博物馆的情况又是怎样?尤其是在西湖后申遗时代来临之后,这些博物馆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他们是否准备好了呢?
说起博物馆,在80年代中叶整个杭州只有一座省博物馆,近十年来,杭州市博物馆得到迅速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各级各类博物馆共有65座,按户籍人口计算平均每10.5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位居全国前列。在2003年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之前杭州市市级博物馆一年的接待量只有50万人。时至今日,这个数字已经有了大幅增长。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2010年底,杭州市博物馆的接待量是500万。”
虽然接待人数有了九倍的增长,但是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500万的人数中,参观者大多是对于景区尤其是西湖周边的一些博物场馆感兴趣。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西湖博物馆由开馆之初的80多万,到现在已经突破100多万,2010年的统计数量达到110万。历史博物馆、茶叶博物馆也各自达到50多万。”
在这500多万的人中,三个博物馆就占了两百多万。这“一头轻一头重”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了这三个博物馆人气之火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剩余的70多座博物馆在人员接待量上的尴尬。看来,在西湖申遗成功后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是这些博物馆该着重考虑的问题了。此外,随着参观人数的增多,如何提高博物馆自身条件以便在越来越多的游客中分得自己的一杯羹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采访中,相关负责人就坦承他们在免费开放时压力很大。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大量市民游客进入博物馆,由此带来服务管理、设施维护等问题。”
而在我们的采访中,浙江博物馆的雍馆长就曾经和我们说起过这么一个细节。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雍泰岳:“在2004年免费开放时,压力很大。说得难听点,厕所都不够用。最大的压力就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硬件环境的改善,对于广大参观者而言,大家能在一种优美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的熏陶,然而这只是杭州的博物馆在西湖申遗成功后走的第一步,对于面对新的游客,众多的杭州博物场馆恐怕还是需要在软实力上下苦功。
西湖博物馆馆长吴胜天:“馆内服务人员培训,尤其是讲解人员,要求他们熟悉业务,对业务,讲解质量培训,为观众提供优质服务。”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软件服务,包括安全要求,产品保护、及科研水准都有评价标准,要从管理上明确目标规范,还有积极行使标准化管理。”
免费开放的博物馆
目前杭州算上民营博物馆大概是在80多座左右,在西湖申遗成功之后,如何能够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这个话题恐怕已经摆在了杭州众多博物馆负责人的面前。在我们记者的调查中发现,目前杭州博物馆存在“一头轻一头重”的现象。
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2003年5月18日被确立为杭州市免费对外开放的场馆之一。如今已走过了8个年头。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成立于1968年,前身是蔡永祥革命烈士纪念馆,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记者在这里采访时,恰好碰到了进行红色教育之旅的杭州师范大学暑期实践小组的同学们。他们告诉记者,参观完纪念馆对于他们现在的学习很有帮助。
杭州师范大学学生王旭静:“ (今天到纪念馆做什么活动?) 我们暑期实践小组任务是进行寻访红色之旅,今天来这里主要是了解一下有关党的历史知识和与红色相关联的事物。”
杭州师范大学学生陈洁:“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很多革命烈士的事迹,体会和学习到他们的奉献精神和爱党意识,”
学生们告诉记者,烈士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对于他们来说有更多的机会零距离接触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在这个纪念馆,记者还看到了不少带着孩子来参观的杭州市民。
杭州市民:“我就是想让小孩子接受一些爱国教育,知道杭州烈士的事迹类似于蔡永祥这样的人物。来之前就给孩子讲过,现在看到这些感受很深。”
杭州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昨天(7月1日)我们接待了12批团队300多人,加上散客500多人
在杭州,随着一大批像革命烈士纪念馆一样的国有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主动走进这些场馆,这里是西湖边的西湖博物馆,成立于2005年,从一开始就是免费对外开放。
外地游客:“(免费开放)有益于大家出行,沿路行走观看,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
免费开放不仅让外地游客在这里能够获得对西湖一个整体的概念,也让更多的杭州本地人走进了这里。
杭州开元商贸学生:“能够了解杭州更多丰富的历史。”
西湖博物馆馆长吴胜天告诉我们,他们这座博物馆是一座研究西湖文化为主的湖泊类专题性博物馆,对于西湖申遗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去年联合国派遣专家到西湖考察时,他们这里就是考察的第一站。“专家在杭州考察了三天,在博物馆就半天,对西湖文化有了全面概括性了解。(对西湖申遗起到了加分作用)对,它是重要环节。”
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记者了解到,从2003年到现在,目前杭州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数量已经由当初的6家增加到了60多家。
就在杭州市的市级国有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后,西湖景区周边的一些省级博物馆也加入到免费开放的队伍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身后的浙江省博物馆。
外地游客:“(免费开放)是最大的好事,博物馆教育人长知识的地方,不管懂不懂,进来就受教育。”
免费不免服务
其实免费开放博物馆只是杭州市有关部门走出的第一步,在免费开放的同时,他们也提出了免费不免服务的理念,那么这些博物馆的做法究竟是怎样呢?我们记者也是挑选了西湖边比较有代表性的博物馆进行了采访。
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杭州市博物馆是从2003年对外免费开放的,当时在全国是最早实行的这个政策的,这个时间比国内其它城市要早了五年,而之所杭州会率先走出第一步,除去这一做法是国际先进城市惯例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和西湖有关。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当时整个西湖整治工程已经全面展开了,环湖景区已经免费开放。杭州很多博物馆在景区内,它们也是作为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优质文化品牌,所以博物馆免费开放是还湖于民,还景于民。
此外,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免费开放博物馆也意味着博物馆自身性质已经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把以前封闭式的、以科研收藏为主的转为向社会大众开放的、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型。
强调博物馆的公共文化属性,这就意味着博物馆要向越来越多的参观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在我们的采访中,不少博物馆的负责人都把免费不免服务挂在了嘴边。
西湖博物馆馆长吴胜天:“我们博物馆很注重服务的质量,不仅立足馆内,还涉及活动展览,让活动展览向馆外延伸,如进入社区、西湖其它景区、学校等。”
吴馆长说,他们通过开设“第二课堂”、“三评西湖”等活动不仅展现了西湖的普适价值,也将更多的理念传播出去。“现在国内包括北京等一些皇家园林的建造手法都借鉴了西湖的手法,对日、韩、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造园艺术也产生了影响,所以西湖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保留下来。”
相对于西湖博物馆“走出去”做法,浙江省博物馆的做法却是“引进来”。浙江省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馆藏文物达十万余件。它在做好馆内文物展出的同时,也注重引进外部的精品展,将其作为一种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的补充。
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雍泰岳:“我们馆现在每年举办展览(包括自己博物馆展览和引进的精品展)在20—30次左右。”
记者在浙江省博物馆采访时,这里正在举办一个的书法篆刻艺术展,精美的作品让不少前来观看的参观者惊叹不已。
而在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记者也了解到,在杭州目前免费开放的各个博物馆中,提供优质服务方面都是各有各的特色:就拿针对中小学生这类人群来说吧,每个博物馆的做法都是很有自己的特色。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沧桑:“如西湖博物馆的快乐一日营、南宋官窑博物馆和杭州市教育局每年都举行杭州市中小学生陶艺大赛,而历史博物馆模拟考古活动,类似的活动,每年120余项。”
就在不久前,历经三年编撰而成得《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开始实施,相关文件标明:未来五年,我国现有行业类博物馆以及符合条件的民办博物馆全部纳入国家政策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这也意味着目前杭州现有的80多座博物馆届时有可能将全部对外免费开放,然而相对一年杭州近五千万的游客,目前杭州博物馆五百万的人流量还是显得单薄,看来如何在后申遗时代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杭州、乃至浙江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