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见习记者张冰 9月16日发自杭州萧山
打工者、管理者,都是企业的成员,他们相互自称是对方的“打工仔”。
他们都说自己“不容易”,都说“很累”。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无论是“生意经”,还是“生活经”,念得都很辛苦。
记者对萧山一家小工厂的管理者、打工者进行了采访,涉及了打工者当中的不同年龄、不同工龄的人。他们都有各自的生活。
这家名为“美浩花边有限公司”的小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200万元,主要经营电脑绣花等业务。60多台机器,将近70名员工。在整个萧山,并不显眼。
车间里机头的声音像数以万计的小鼓不停地在耳边敲打,说不上嘈杂,但两个人之间说话,声音会不由自主地提高分贝,否则别想让对方听清。
在二楼,机器的震动让整个地板都随着一起颤抖。整个车间不是很热,每一排都有个巨大的冷风机,电风扇也是每个工作台前都有。
机器很多,但是有将近一半是空闲的。中年模样的工人,工作都很卖力,来回跑,修机器,很少抬起头来看别人一眼;年轻的姑娘相对清闲些,工作之余还能休息一下;看上去年纪不大的几个男孩子,应该是最轻松的,时而在台子上坐一会儿,时而掏出手机来摆弄摆弄,还有一个貌似在旁边睡着了。
经理:招不到更多人,老板给工人“打工”
周海江看上去年纪不大,但已经和爱人共同经营这个小工厂六七年,当听到“周老板”的称呼时,他回应:“说好听点是老板,实际上我们也是在给他们(外面的工人)打工啊。”他感到,这几年钱越来越不好挣,工人越来越不好招。
招不到人,是一大难题。近两年,“招工难”几乎是所有工厂面临的困境,周海江的厂子也不例外。除了年初可以招到部分人之外,其余时间很少能招到人。即便招到了,说不定哪天就走了。
走进车间可以看到,虽然公司看起来规模不算小。但60多台机器中,有将近一半是空闲的。周海江说,这几万块钱买来的机器,放在那里不运转,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与招人难相对应的就是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除了老员工都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外,大部分新员工,尤其是年轻的员工并不乐意签订劳动合同。
在他们看来,签了劳动合同就相当于把自己“卖”给老板,毫无自由可言,非常不习惯。而如果不签劳动合同,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工厂的资金运转的压力也不小。今年,周海江向银行贷款290万,然而,资金回流却是个问题。因为现在,购进绣花原材料需要支付现金,而卖出去的成品却是半年甚至更久结算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与打工者相比,工厂的管理者处于更被动的位置。因为打工者每个月固定时间可以拿到工资,而管理者支付的工资,却有可能是刚刚借出来的。
工厂的“元老”周大姐,成立第一年就在这里了
工厂“元老级”员工:两口子工资加起来近万
黄师傅和周大姐夫妇是厂子里的“元老级”员工,从2005年工厂成立至今一直在这里打工。听厂里的人说,他们已经在这里买了房子。
两个人干活热情高是全厂出了名的。从工厂提供的工资表也能看得出,两个人每个月工资都有四五千,在全厂算是数一数二的。对于拿计件工资的他们来说,这些钱中的每一分都是他们辛苦换来的,他们也似乎习惯了这种工作环境。
他们很忙,两口子看管着4台机器,时刻盯着机子有没有出现断线的情况,一旦有异常马上跑过去处理。弯腰处理线头,低身处理故障,他们一直没有闲下来过。
周大姐他们来自四川成都,来这里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她说,孩子也在杭州工作,生活虽然辛苦,但也算是不错。
黄大姐剪线头的活,虽然挣钱不多,但相对轻松
剪线头的黄大姐:钱挣得少,但比较自由
43岁的黄大姐来自河南信阳,今年刚到萧山工作,在厂子里负责剪掉成品的线头,再检查是否存在漏针现象。
她的工资不高,处理一匹布给一块三毛钱,一个月做好了也不过两千多块钱。但她还是很喜欢这个工作。虽然签了工作合同,但对拿计件工资的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自由。
黄大姐一家四口人,有三个在浙江工作。丈夫在另外一家公司跟车做装卸工、儿子是开挖掘机的,最小的女儿现在还在郑州读大学。
“在外面打工,总比在家种地挣钱挣得多。如今,家里的土地已经转给其他人种,也就可以安心在外面挣钱了。女儿现在在读大学,一年要花费两万多,不挣钱不行呀。”
周大姐说,一个月房租一百多,加上柴米油盐,她挣的钱差不多足够三个人在萧山这边的花费了。丈夫和儿子挣的钱,就能攒下来。而且,做这个工作,随时可以请假,还可以照顾家人的吃住,也挺不错。
年纪轻轻的小凤,一个月也能拿到4000多
四川来的姐弟:同一工种工资相差三四倍,都喊累
来自四川达州的小凤今年24岁,也是今年年初刚来到这家工厂。看到工资表上,她一个月也能拿到4000多,在众多员工中也算是高工资的。
但她对于这些并不是很满意:“看着两台机子才能拿到4000多,平均一台机子也只有2000多啊,很累的。”
她说,因为之前做过这种工作,做起来比较顺手,所以工资才会高一些。不过,她似乎并没有打算一直在这里做下去。“过两年肯定回家,谁愿意在外地打工啊。”虽然这样说,但整个对话过程中,她始终笑着,带着川妹子那种爽朗。
19岁的堂弟小军是她介绍到这里来的。相对于姐姐,小军显得更腼腆一些。他小声说,自己学习不好,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书。今年跟着父亲到这里,由姐姐介绍到了这家工厂。
问到工资,他很不好意思:“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刚刚接触这种工作,小军只看着一台机子,还能抽时间玩一会儿手机。
“以后打算继续做这个么?”谈到这个问题,小军同样摇摇头,“太累了。”
中饭时间到了,年轻的几个姑娘和小伙子都不再那么忙,有的泡一包方便面,有的则到楼下自己做饭;那几个中年的员工,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还在不停地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