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17日讯 (记者 杨晓燕 周娜 梁国瑞) “曾一度广为流传的早期越剧的口头唱本、民歌小调、演唱曲目等因无人继承将濒于失传,一些与越剧有关的古戏台、名人故居、科班旧址因缺乏全面科学保护和缺少必要的财力支持,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来自“越剧之乡”嵊州的省人大代表卢芹娟透露了目前早期越剧遗产不断流失的现状。
此次省“两会”上,卢芹娟代表就提出建议,呼吁建设“早期越剧生态保护区”。
越剧是中国的第二大剧种,亦是浙江文化的一块“金字招牌”。在2006年5月,越剧正式成为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越剧发源地的嵊州市甘霖镇,有着众多早期越剧的历史遗迹——马塘村落地唱书诞生地、东王村越剧诞生地、施家岙村的女子越剧发源地、柳岸村四季春科班所在地等演出的古戏台和科班旧址,还有越剧早期著名人物金其炳、金芝堂、相来鑫、张国森、高炳火、李世泉、金荣水、袁雪芬、傅全香等名人故居。同时,其境内还有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小黄山遗址……身为嵊州市文化馆群众文化信息调研中心主任卢芹娟对这些地方娓娓道来。
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现代文明的冲击,许多早期越剧的遗迹遭到破坏。
“这些文化遗产在研究早期越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属不可再生资源,一旦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越剧的研究和发展;一旦遭到破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难以修复。”卢芹娟说。
尽管,目前嵊州市各级部门已相继修缮了一些越剧旧址和遗迹,但对于早期越剧发源地来说,这些保护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切实做好越剧文化遗产保护,建立“早期越剧生态保护区”已显得非常必要。
在这次省“两会”上,卢芹娟建议建立一个“早期越剧生态保护区”,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保护措施,申报世界级文化遗产,使早期越剧文化资源得到抢救和整理,越剧史迹得到全面修复和保护,越剧传承基地获得建立,落地唱书传承后继有人。
“越剧资源不仅是嵊州市的,也是整个浙江省的。希望越剧遗产保护能引起更多人重视。”卢芹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