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在施工中。 袁正 摄
浙江在线05月01日讯
潮水、急流、强风、海洋环境,都是混凝土和钢铁的敌人,但这些只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所面临困难的冰山一角。
“了解得越深,就觉得在这里建桥越难。”说起这些,44岁的吕忠达语气淡然,目光却很坚毅。
作为杭州湾跨海大桥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吕忠达率领团队克服了一切困难。
从2003年11月到2008年5月,4年7个月的日日夜夜,吕忠达和他的同事们一起铸造了这条“海上长虹”。
数字点击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中桥长35.7公里,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从2003年11月全面开工,到去年6月,大桥贯通。
全桥混凝土总量达245万立方米,相当于再造7个半央视主楼;用钢80余万吨,可建7座鸟巢;总投资118亿元,可连续打通4个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总工曾经遭遇“滑铁卢”
从16岁考进西安公路学院(现长安大学)开始,吕忠达已经与路桥整整结缘28个年头。
1989年10月,他放弃了讲师的教席回到家乡,从普通的施工员干起,到2001年跨海大桥开工时,37岁的吕忠达已经是跨海大桥副总指挥、总工程师。
吕忠达对此却异常清醒。他说,担任这一职务不是因为经验,而是因为失败的教训。
1998年,招宝山大桥即将合龙之时主梁断裂,轰动中外桥梁界。当时吕忠达正是副总经理兼工程处处长。
“我在最短时间内制定了重建方案。”对于当时的行为,吕忠达评价为“胆大”、“不死板”。他亲自担任拆除组组长拆除断裂的箱梁,“拆不好整座桥都有可能垮掉,但最后我成功了。”
大胆创新大大加快工期
在杭州湾这样一个地质条件如此复杂的海域,吕忠达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更大。
当年,在组织可行性论证时,有专家干脆直言:“我看要研究的是不可行性。”
美国桥梁界最著名的3家公司有关人员闻讯赶来,也是连连摇头。
吕忠达说,当他们决定自己干的时候,所有人都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由于风、浪、流、潮和雾的影响,全年施工作业天数不足180天,特别是海上作业风险很大。吕忠达自己就经历过一次船舶走锚的危险,“当时的情景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在施工中,吕忠达大胆创新,通过建设栈桥减少海上作业,同时大力推行“工厂化、大型化、机械化”,也就是把桥梁的如钢桩、桥墩、箱梁等部件先在陆地工厂造好,然后再用大型机械设备搬到海上“搭积木”。
“这样大大加快了工期,也保证了施工安全。”吕忠达说,大桥施工期间,没有发生一起重伤以上的安全事故。
六千工人挺过单调生活
大桥建设很苦,吕忠达惦记着那6000名建桥工人。为了节约时间,在海上作业的工人只得住在海上。
茫茫大海,海水滔滔。黄色、浑浊,生活异常单调。工人每两个月才能上一次岸。虽然许多人上岸只是为了理发,但大家还是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着那一天。
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指挥部一位负责人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前年夏天,因为海上生活寂寞,有几个员工养了几条狗。也许是因为生活太孤单,又闷热难耐,这些狗竟集体跳海了。
“正是靠着众多施工单位的努力和心血,杭州湾跨海大桥,这座中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桥梁,才能于5月1日正式通车。”吕忠达说。
总工写书公布造桥秘籍
吕忠达说,中国是一个桥梁大国。桥梁界一直有个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桥梁强国。
国际桥梁界公认的桩基泰斗、美国工程院院士杰韦克教授,把杭州湾跨海大桥作为经典案例收入其专著。
如今,杭州湾跨海大桥共有6项专利技术、8项部级工法获批,8项科技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另外,大桥工程获得了250多项技术革新。
吕忠达与同事们一起写了《杭州湾跨海大桥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等两本80万字的著作,汇集了大桥所有创新技术,并详细讲述了每一项变化过程。
他解释说,“土木工程技术通常是一点就通,极容易仿造,不利于保护。与其这样还不如不隐瞒,及时公布出去使之更大范围造福人类。”
助读
攻坚破难
A潮汐 很多人担心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立在海中央,会不会把千古奇观钱江潮给破坏了。
在对水流和潮汐建立模型进行研究后,建设者们找到了桥基的准确位置。桥面呈S形,横跨杭州湾。这将使水流平均、平稳地通过大桥。
B台风 在杭州湾这样一个台风频频光顾的地区,大桥的设计者最终采用了斜拉索桥的设计。南航道桥由一座202米高的A字型桥头堡支撑,北航道桥由两座187米高的三角形桥头堡支撑。三角形构造,增加了桥梁稳定性。
C咸水 混凝土通常多孔,海水会从混凝土的孔隙中钻进去侵蚀钢筋。
唯一的办法就是确保钢筋不会与咸水接触。为此,工程师们在混凝土中加入了粉煤灰和磨细矿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防腐蚀能力。
D箱梁 怎样才能把跨度50米、单片重达1430吨的大型箱梁架起来?负责施工的中铁二局专门研制了TE1600运梁机,有76米长,并配置了640个车轮,像蚂蚁搬家一样建起跨海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