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报纸也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的胡锦涛总书记,向新闻工作者提出这样的要求。
总书记的期望让我们深思――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扩大,新闻媒体需要“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新闻工作者更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改革开放30年,加入世贸组织7年,北京奥运会近在眼前――这些标志性事件,彰显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的身影。在经历了马克思所说的“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之后,中国的发展,不再是封闭舞台上自我演绎的故事。中国已经日益与世界密不可分,而世界也开始体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因素”。
作为“今日之新闻,未来之历史”的记录者,时代场景的切换,意味着中国新闻舆论的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方面,用一位驻京外国记者的话来说,“全世界都渴望听到中国故事”;另一方面,中国也时刻关注世界的风云变幻。
这个时候,我们的新闻报道,我们“自己的报纸”,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平台。没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主动意识,没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就很难在纷纭复杂的国际舆论场上,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也很难塑造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
从这个意义看,汶川大地震的报道经验值得认真总结。中国第一时间准确客观发布灾情,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方位报道灾情。及时准确、公开透明的报道,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了一个最好的互动载体。
世界各国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汶川地震:中国形象的嬗变信号》一文,认为“中国政府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掌握舆论的主动。”美联社注意到,“国家电视台取消了一些常规节目,来对地震做24小时的报道。”BBC评述“面对大地震,中国政府的反应给人一个迅速、灵活及异常开放的印象。”
新的媒体应对方式,成为展现中国形象的一个契机。全方位的海量信息,令人动容地呈现着以人为本的政党理念,生死救援中的国家价值,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如外电所言,“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可信的中国”。
平心而论,由于地理与文化的隔膜,东西方的对话,从古到今一直显得相当艰难。自鸦片战争以来,在信息交流中,中国基本上处于弱势。而汶川大地震的新闻实践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的中国面向世界的客观报道,在国际话语体系中,唱响了中国之声。
它告诉我们,在探讨国际形势的时候,需要考虑国际形势对国内可能带来什么影响;在处理国内问题时,也需要考虑在国际上会引起什么反响,是否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上争取更加主动的地位。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表达中国立场,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更好地掌握舆论主动权。
我们相信,只要领会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的深刻含义,改进创新我们的宣传报道工作,“中国声音”一定会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