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浙江省云和县朱村乡按照“责任网格化落实,服务组团式推进”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实现网格管理精细化、服务团队多元化、联系服务经常化的目标,大力推行民情百事通制度,完善服务基层群众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农村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着力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精心调研,创建详细民情档案库。全乡统一设计“民情百事通”调查表格,由分片领导带队进驻各村进行全面调查。访前对干部进行培训,提高干部走访群众、了解实情的能力。与此同时,各村召开村情、民情分析会,逐村研究梳理存在的问题。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村情户情内容进行整理归档,按照“一村一册、一户一页、一事一表”要求,全面掌握村情户情、干部队伍、经济发展、创业榜样、扶贫帮困、光荣之家、历史人文、社会事业、和谐稳定等10个方面的情况,做好台账资料,并建立一村一册“民情百事通”信息库,及时录入电脑,实行动态管理。为了确保台帐和信息库资料准确,信息更新及时,采取集中调研和日常调查两种方式进行民情信息采集。集中调研就是班子成员会同驻村干部每年集中一段时间进村入户深入调研。日常调查就是结合平时走村入户及时掌握信息。通过两种方式并用,并根据掌握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民情百事通”信息库进行充实完善,确保“民情百事通”所反映情况的及时、准确。
科学选配,组建优质民情服务团。把全乡14个行政村划分为14个网格,按照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要求,为每个行政村(管理网格单位)组建配备1支管理服务团队。在管理服务团队组建配备上,充分考虑到团队成员的岗位特性、专业特长、年龄结构、工作风格、群众感情等因素,力争实现科学搭配、优化组合。每支行政村网格服务团队成员由乡机关干部、责任民警、林技、农技、计育(医生)人员、村两委主要干部以及市、县下派的“驻乡进村、组团服务”工作组和下派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农村法律指导员组成。每支团队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由乡班子成员担任,另设副组长1—2名,负责日常联系服务、搜集信息、反馈情况等工作。服务团队着眼于全方位、经常性的联系和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为群众提供菜单式、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特别是把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联系服务的重点。
完善机制,构建立体民情帮扶网。建立完善三项制度,加强服务团队管理,优化为民服务质量。一是建立定期接待工作制度。安排专人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做好有关事项记录,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纳梳理,登记造册。二是建立上门服务制度。根据反馈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问题的性质、类别、内容,事先进行预约,上门和群众心贴心交谈,准确掌握群众诉求,并制定相应的协调解决方案,实行“一事一议一方案”制度。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服务团队充分尊重事情真相、充分尊重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感情,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努力解决好群众反馈的问题,全力维护好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情。目前,已成功解决问题40余件,解决矛盾纠纷5起,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要求100余件次,答复民情咨询80余个、提供民情信息100余条。三是建立重点问题专项服务制度。根据全乡劳动力转移、留守农民致富、农村子女就学、村产业经济发展、医疗保障等各类较为重大的问题,以及对较多群众一致反映的集中诉求,该乡确定相应的服务项目,提供菜单式、个性化、特殊化的服务。如,该乡根据农民“建房难”问题,进行现场“联审联批”和“一站式”服务,缩短审批时间,方便群众办事,已完成148户农村危旧房的改造,另有38直地基开始建房。为解决好留守农民增收致富问题和培育农村经济产业发展,该乡新引进先进茶叶生产企业1家,新建有机茶示范基地500亩、油茶基地建设规划2000亩,引导发展茶叶加工企业(点) 200多家,同时,在苏州、宁波、沈阳等大中城市建10多个销售网点,培育了500多名茶叶销售人员。通过一系列政府帮扶措施,朱村乡的茶叶经济效益初显,农民致富渠道进一步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