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教育系统第三批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学校共有51所,1288名党员,其中退休党员248人。在整改落实阶段,针对基层和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全县各校党支部明确整改落实事项及完成时限,建立整改落实工作领导责任制,征求群众各类意见827条,办实事好事241件,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关注均衡发展促整改,推进城乡教育公平。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安吉教育系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及充分酝酿,采取四措施突破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瓶颈。一是实施“教育改薄”工程。针对农村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我们通过“组建教育集团、组建教育共建单位、科室对口帮扶”三措施对农村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开展各类帮扶活动,至目前组建3所教育集团,5对教育共同体,15个科室帮扶团队。二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结合“有效课堂教学巩固年”活动契机,向每位教师下发《有效课堂教学巩固年指导手册》,从深化有效备课、深化有效上课、深化有效训练等内容对教学工作进行一一量化,并下发《安吉县教育局关于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实施意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三是加强学前教育经费保障。2009年起,该县幼儿生均经费不低于当年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三分之一的标准,并列入该县财政预算;同时继续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幼儿园实行建筑面积每平方米400元,新征土地每亩4000元标准补助;并根据办园水平评估,对达到省、市相应等级的幼儿园和对幼儿园等级食堂给予奖励,并对所在乡镇以1:1配套奖励;还设立10万元托儿所专项奖励基金,引导改善托儿所办园条件。四是规范外来人员子女就学。我县从2010年起在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学校为辅的背景下,出台《安吉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所有公办中小学不得拒收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子女就学的情况下,并通过经费保障、设备改善和师资配备等三方面的支持,加大对民办外来人员子女学校的扶持力度,从而确保外来人员子女都有一个健康、安全、完备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二、坚持服务为民促整改,推动教育和谐发展
针对山区群众学历低,农村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就学尚存困难的实际,积极创新举措,积极构建服务为民教育机制。一是实施“送教育”服务工程。这项工程主要围绕“送文化上墙、送知识上山、送培训进企、送健康到家、送教育下乡”等形式开展,至目前,受惠基层21个,受惠群众3500余人。二是实施“食堂校办”工程。根据家长对承包食堂菜质的反映,09年下半年起,我县中小学全面实施“食堂校办”工程,增加学校负担,减轻农村家庭负担。据上月统计,学生每月节省10-20元左右,食堂只留3%盈余,用于日常设备维修、添置。三是贫困帮扶做到应助尽助。2009年下半年完成省学生资助管理系统的学生信息录入、义务段学生杂费、教育券和营养餐的申报工作,录入学生57829人,减免杂费471.339万元(其中减免外来学生杂费71.7665万元);享受教育券学生1597人,教育券总金额195.826万元;享受营养餐学生4877人,营养餐总金额87.72万元;职业类学校农业种养技术专业免费补助145人,免费金额23.2万元。
三、强化师风建设促整改,助推教育科学发展
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该县教育系统通过“禁、讲、训”三活动,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一是实施禁止有偿家教活动。针对城镇居民反映的教师有偿家教现象,教育局根据实际调查,下发了安教发122号《重申关于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活动的通知》,通过制定4条处罚措施对有偿家教的5个方面进行量化处罚,把抵制有偿家教列入教师聘任合同和教师绩效考核的内容,切实禁止有偿家教。二是开展“双讲”教育活动。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在全系统组织开展了“教书育人讲奉献,服务学生讲效益”竞赛活动,全县广大教师均从师德目标、教学目标、质量目标三方面进行了承诺。2009年10月,该系统还启动基层学校“五好班子”创建活动,五好即“政治素质好、教育管理好、教学质量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广大党员教师在校级领导的带领下,静心育人,潜心教书,默默奉献,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三是开展党员的“轮训”活动。为让学习实践活动持续化、常态化,该县教育系统对全县第二批参学的700余名党员教师分三个班级开展党员轮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