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先做事,做事先做人,这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关系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我们要把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作为提高党性修养、锤炼为政之德的基本切入点。
做人,要干干净净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无为”。胡锦涛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干干净净是一个人品德的核心,是能否真正干事创业、有所作为的关键所在。
人生难免起伏跌宕,一个干干净净的人,安之若素,心如止水,经得起磨难,守得住清贫,心境天宽地阔。把干净作为一种境界一生坚守,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他人,活得最透彻、最踏实、最有意义。干净的人往往被人欣赏,受人尊重,让人仰慕,与干净的人交朋友可敞开心扉不设防,又明净,又亮堂。
说一个人干净,就是对这个人的最高褒奖。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定政治信念,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把干净当作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和人生信条,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俗话说,水清沙自洁,官清事自成。一个单位,一个地方,如果大家都爱干净,讲干净,人们的心灵就会得到净化,民风就会淳朴,政风就会清明,环境就会清爽,就会有一种深厚的底蕴,这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是无形的财富,是最大的竞争力。
做事,要堂堂正正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行得正,坐得端是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基,这样的人静得下心境,站得稳脚跟,担得起责任,经得住检验,当得好表率,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堂堂正正的人,思想上坦率真诚,没有私心杂念,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群众信任支持。堂堂正正,不仅是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严谨科学的工作方法,很多事情,你如果怕是非,上也难下也难,得罪了人还被人瞧不起,但如果你旗帜鲜明,坚持原则,腰杆子硬,反而做事有根基,做人有底气。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党和人民给了一个干事的舞台,我们就要有勇气把问题摆在桌面上让群众评说,把权力晒在阳光下让群众监督,光明磊落、公道正派的干出一点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才不枉对这个位置。如果心术不正,指望用手中的权力“捞一把”,就会活得很阴暗,群众就会唾弃他。
“作为一个纪委书记,不办案就是失职;作为一个纪检干部,不办案就不配在岗!”我们南江的王瑛同志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她实行的纪检监察工作“五个零”工作法,体现的是一种气度和风范,一种气魄和胆略,一种意志和涵养,体现的是一个共产党人的生命本色。
做官,要清清白白
春秋时代,宋国有人把一块宝玉献给高官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我以廉洁为宝,你以玉为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在这个历史上有名的“以廉为宝”的故事里,两种不同的“宝”体现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
清白为政,是党员干部最起码的从政底线,是取信于民的基本条件,它意味着常修为官之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意味着常怀律己之心,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把这个“宝”随身携带、终身铭记。
“公生廉,廉生威”。清白能营造一个政治清明、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能凝聚民心和智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全体人员一心一意干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一个党员干部,如果顶不住歪风,经不住诱惑,自身不清白,在干部群众中就没有威信,就不可能有执行力,这样的干部不但一事无成,早晚有一天还会出事。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被贪欲吞噬了灵魂,毁掉了前程,“政治”上断送生命,“经济”上两手空空,“名誉”上身败名裂,“家庭”上支离破碎,“亲情”上众叛亲离,“自由”上身陷囹圄,“健康”上体质衰退,由这清廉“七笔账”可以看出,清清白白是每一名党员干部最大的幸福。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党员干部的最高境界,是让群众觉得离不开他,离开了仍然怀念他。实践表明,只有干干净净做人,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官,才能在老百姓心中有位置。如果千千万万的基层党员都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一定能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完成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