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许多默默无闻的组工干部一样,做着一份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就是我在档案员岗位上不知不觉干了31年。
让我感动的是,这些年来,组织和领导给了我很多的关心和荣誉。我问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对得起这么高的评价吗?1979年7月,当我第一次走进玉环县委组织部办公室时,我并不知道,我的青春年华,从此便与这静默无声的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还清楚地记得老部长语重心长的话语:“这是全县所有干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现在交给你,希望你能保管好。”接过那几十箱档案,当时的我就感觉好像接过一个个沉甸甸的人生。我很虔诚,也有些担心,21岁的我,能担负起这么沉重而神圣的责任吗?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干部的档案散失不全,为了收集档案,我一个乡接一个乡、一个单位接一个单位地跑。玉环是海岛县,当时出门都要坐船,对于在沂蒙山区长大的我来说,晕船呕吐的折磨确实很难受。可无论去哪里,不管多么辛苦,我都要自己去跑。我觉得,只有自己去看、去找,才能踏实,才能放心。就这样,我整整花了3年半时间,终于收齐了6000多份干部的材料,救活了大量的“死”档案。
在小小档案室里,我一干就是31年。从市级先进到省级先进,再到全国达标,玉环的档案工作也逐步完善起来。我在工作中摸索出的“姓氏笔画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查档方法,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和推广。
同事们常夸我是“活档案”。因为我对每份档案的基本情况都很熟悉,只要查档的同志一说出名字,我马上就能说出档案内容的大概,知道档案存放的地方。这并不是我的天赋,而是我与这些无言的卷宗相守多年的结果。其实做任何事都这样,只要专心去做,甚至坚持做一辈子,又有什么事会做不好呢?
当然,档案工作中也会有委屈,有别人的不理解。因为利益关系,少数干部在填写履历表时,把出生年月越填越晚,入党入伍越填越早,学历学位越填越高,碰上这类事,我始终坚持“态度上谦让,原则上不让”。有位干部要求更改身份被我拒绝后十分生气地说:“看她还能管到退休吗?”
几十年的档案工作,让我对档案有了新的认识。一份档案就是一个人的历史,一份档案或许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档案工作无小事。自己多一份操心、多一份热心,别人就少一份麻烦、少一份遗憾。
31年来,我先后经历了12任部长,许多同事也相继被提拔到领导岗位,部领导多次征求我的意见,想把我转岗到待遇好点的单位或提拔到领导岗位。说实话,我也曾动心过,但几经考虑,我放心不下档案工作。档案室就是我的家,又有谁会厌烦自己的家呢?
再过两年我就要退休了,但是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去年,省里要求用5年左右时间按中组部统一的新标准重新整理档案,为今后档案电子信息化作准备。这意味着,我精心整理的所有档案都要从头再来。我要赶在退休前把这项工作做完、做好。只有这样,我才能安心地退休,安心地回家。
最后,我想说,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档案员,一名普普通通的组工干部,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据中国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