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保证金”再一次证明,对于“什么是稳定、如何维护稳定”这些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楚、整明白的,大有人在。
各地政府对付信访的创意与办法,可谓花样百出,诸如召开“公开处理大会”、送进“黑监狱”、家属连坐、关精神病院等,不时见诸媒体。最近,江苏盱眙县又有人祭起了“经济杠杆”,搞出了“信访保证金”的新花样。
据报道,该县桂五镇农民上访,镇政府干部将上访人员带回,并逼他们各交300元钱“信访保证金”。只有一年内再无上访行为,才可以领回这笔钱。可是一年半过去了,上访农民还没有拿回钱,相关部门也未给出此事的处理意见,一位县里干部还反问记者“300块钱算什么呢?”
300块钱在这位干部眼里好比九牛一毛,但对在田里刨食、工地流汗的农民来讲,可不是小数。更值得说道的是,这保证金到底该不该收,如果不该收却收了,哪怕是一分钱也算个事。
当地干部接受采访时,口口声声农民违反了信访条例。翻开信访条例,不仅找不到收取保证金的任何依据,反倒是条例第一章第三条中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畅通信访渠道,为信访人采用本条例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提供便利条件。
这样的便利,是为权力救济提供更多服务和可能,而不是采取种种措施包括收取保证金压制上访的“便利”。可见,收取信访保证金不仅于法无据,而且,“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政府行为与信访条例原则相悖是明显的违法行政行为。
不该收的钱收了,表面上是打着信访条例、维护稳定的旗号,而实际上,当地干部的坦承道出了原因——“坦率地说,村民信访和我们的政绩考核有关”。由此看来,稳定在一些人的眼里就是没有信访,而要没有信访,就要使出一些招数摁住上访者的“命门”,使其不敢上访,不能上访。
不由想起此前“花钱息访”的新闻,上访者一旦出来,就陪吃陪玩、给钱送物地送回去,天大的事儿过了这关再说。一个收钱,一个给钱,一个压,一个哄,看似路子不同,其实都是“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的思路。盱眙的农民上访,原因在于征地补偿不合理,安置新房质量不合格,如果这些利益问题不解决,上访者不会一直沉寂下去。花钱买不来稳定,“保证金”也保证不了稳定,反而以另一种方式损害着稳定。
民利可为之谋而不可与之争,民怨可因势疏而不可以权压。“信访保证金”再一次证明,对于“什么是稳定、如何维护稳定”这些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楚、整明白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