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编写官方微博?怎么吸引微博粉丝?在微博上被网民骂了该怎么办?怎样适应网民的围观?最近一个月来,浙江全省各地党校都把微博作为官员脱产学习班的必修课,给各地的市县委书记、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进行“微博扫盲”。
“官员要走进玻璃房”
据了解,目前在浙江省委党校学习的204名学员,都是厅级和处级官员。微博课是今年新增的一门课,授课内容包括“微博发展现状”、“如何开设微博”以及“微博与社会舆论关系”。教授这门课的特约教师项宁一说,学员们希望通过微博来增强自己管辖的机构或者自身网络上的吸引力、影响力,“在互联网这个领域成为意见领袖”。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中,一系列重大公共事件微博无一例外地充当了信息披露的源头和凝聚公共意见的舆论场。这些事件让一些有远见的官员认识到,微博并不仅仅是80后、90后的时尚网络玩具。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说:“官员要走进玻璃房,接受监督,要创造条件让老百姓围观。”
不仅党校中开设了专门的微博课,浙江的许多官员早已经在互联网上注册了实名微博。在腾讯网实名开通微博的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在微博中写道,“官员开博的本意是融入社会。拥有的粉丝及转播越多,表明社会对你的认可程度越高。”
几十名官员开微博
目前,浙江省至少有几十名官员开设了实名微博。从抢盐风波到最近的染色馒头事件,只要遇到公众关注的焦点事件,即使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分管相关工作,在微博上却必定是站在公共事件的风口浪尖。
近日,浙江省部分地区发现一些不法商贩制作的“染色馒头”流入学校的问题。浙江分管教育、文化等方面工作的副省长郑继伟17日在微博上“点名”浙江多家学校领导,提醒关注食堂食品安全问题,他说:“请关注食堂食品安全,严管进货渠道。伤不起啊。”
掌声之后诸多担心
官员开博赢得了掌声,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有诸多担心,例如官员微博是不是由秘书代劳,或者迟迟没有更新成了“空壳微博”,还有人质疑,认为官员微博会重蹈官方网站的覆辙,成为一个互联网摆设或是沦为官员们的时髦秀场。
无论是叫好还是质疑,网民对官博的关注离不开对官民关系的审视。
“为什么我们的官员开设微博,成了媒体报道的重点新闻?”拥有8万多名粉丝的海宁司法局长金中一反思道,“这或许说明,以往我们的官民距离,确实有些远了。”
蔡奇在微博中这样告诫他的部下:少说官话,少打官腔,否则网民不会买账。副省长郑继伟则在微博中幽默地回复称他为省长的粉丝:“别喊郑省长,其实是副的。让我扬名最好喊名字。”
事实上,微博对官员最大的考验,不仅仅在话语方式,更重要的是其现实生活中的为人为官。 “官员开微博需要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于自身的坦荡和自律。”一位粉丝在微博中这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