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到线下去,到基层一线去!今日起,浙江在线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媒体记者将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市场等,入基层,听民声,反映民情、联系群众、深入现场,推出“入基层 听民声”——短、实、新、多、快新闻专栏。力求展现短小精悍的文风、实实在在的作风、贴近生活带有体温的报道,多媒体多手段和及时快报的网络传播特色。

  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民生帮帮帮》、《警察出更——记者蹲点派出所》等发自一线的专栏报道。

·“凝聚网络力量 真心服务网友”本网采编人员走进社区
·关注玉树无电学校 萧山供电局将定点援助玉树曲新村小
·廿八都农房改造记:农民的“老念头” 江山农村的新愿景
·浙江农业市场化和品牌化有两大法宝:农民信箱和展会节庆
·重抓生产源头 浙江着力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走基层:光明守护者 电力巡线工(组图)
·算一算奉化市大堰镇西畈村有机稻米这笔账
·从卖电器转行卖汽车 山城陈老板的“4s店”梦
·本网记者采访村民叶海武
·算一算奉化市大堰镇西畈村有机稻米这笔账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走基层 正文
萧山小企业的打工者:中年人忙不停 年轻人直喊累
成批的电脑绣花布料,就是出自他们这些打工者之手

  浙江在线见习记者张冰 9月16日发自杭州萧山

  打工者、管理者,都是企业的成员,他们相互自称是对方的“打工仔”。

  他们都说自己“不容易”,都说“很累”。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无论是“生意经”,还是“生活经”,念得都很辛苦。

  记者对萧山一家小工厂的管理者、打工者进行了采访,涉及了打工者当中的不同年龄、不同工龄的人。他们都有各自的生活。

  这家名为“美浩花边有限公司”的小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200万元,主要经营电脑绣花等业务。60多台机器,将近70名员工。在整个萧山,并不显眼。

  车间里机头的声音像数以万计的小鼓不停地在耳边敲打,说不上嘈杂,但两个人之间说话,声音会不由自主地提高分贝,否则别想让对方听清。

  在二楼,机器的震动让整个地板都随着一起颤抖。整个车间不是很热,每一排都有个巨大的冷风机,电风扇也是每个工作台前都有。

  机器很多,但是有将近一半是空闲的。中年模样的工人,工作都很卖力,来回跑,修机器,很少抬起头来看别人一眼;年轻的姑娘相对清闲些,工作之余还能休息一下;看上去年纪不大的几个男孩子,应该是最轻松的,时而在台子上坐一会儿,时而掏出手机来摆弄摆弄,还有一个貌似在旁边睡着了。

  经理:招不到更多人,老板给工人“打工”

  周海江看上去年纪不大,但已经和爱人共同经营这个小工厂六七年,当听到“周老板”的称呼时,他回应:“说好听点是老板,实际上我们也是在给他们(外面的工人)打工啊。”他感到,这几年钱越来越不好挣,工人越来越不好招。

  招不到人,是一大难题。近两年,“招工难”几乎是所有工厂面临的困境,周海江的厂子也不例外。除了年初可以招到部分人之外,其余时间很少能招到人。即便招到了,说不定哪天就走了。

  走进车间可以看到,虽然公司看起来规模不算小。但60多台机器中,有将近一半是空闲的。周海江说,这几万块钱买来的机器,放在那里不运转,本身就是一种浪费。

  与招人难相对应的就是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除了老员工都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外,大部分新员工,尤其是年轻的员工并不乐意签订劳动合同。

  在他们看来,签了劳动合同就相当于把自己“卖”给老板,毫无自由可言,非常不习惯。而如果不签劳动合同,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工厂的资金运转的压力也不小。今年,周海江向银行贷款290万,然而,资金回流却是个问题。因为现在,购进绣花原材料需要支付现金,而卖出去的成品却是半年甚至更久结算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与打工者相比,工厂的管理者处于更被动的位置。因为打工者每个月固定时间可以拿到工资,而管理者支付的工资,却有可能是刚刚借出来的。

工厂的“元老”周大姐,成立第一年就在这里了

  工厂“元老级”员工:两口子工资加起来近万

  黄师傅和周大姐夫妇是厂子里的“元老级”员工,从2005年工厂成立至今一直在这里打工。听厂里的人说,他们已经在这里买了房子。

  两个人干活热情高是全厂出了名的。从工厂提供的工资表也能看得出,两个人每个月工资都有四五千,在全厂算是数一数二的。对于拿计件工资的他们来说,这些钱中的每一分都是他们辛苦换来的,他们也似乎习惯了这种工作环境。

  他们很忙,两口子看管着4台机器,时刻盯着机子有没有出现断线的情况,一旦有异常马上跑过去处理。弯腰处理线头,低身处理故障,他们一直没有闲下来过。

  周大姐他们来自四川成都,来这里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她说,孩子也在杭州工作,生活虽然辛苦,但也算是不错。

黄大姐剪线头的活,虽然挣钱不多,但相对轻松

  剪线头的黄大姐:钱挣得少,但比较自由

  43岁的黄大姐来自河南信阳,今年刚到萧山工作,在厂子里负责剪掉成品的线头,再检查是否存在漏针现象。

  她的工资不高,处理一匹布给一块三毛钱,一个月做好了也不过两千多块钱。但她还是很喜欢这个工作。虽然签了工作合同,但对拿计件工资的她来说还是比较轻松、自由。

  黄大姐一家四口人,有三个在浙江工作。丈夫在另外一家公司跟车做装卸工、儿子是开挖掘机的,最小的女儿现在还在郑州读大学。

  “在外面打工,总比在家种地挣钱挣得多。如今,家里的土地已经转给其他人种,也就可以安心在外面挣钱了。女儿现在在读大学,一年要花费两万多,不挣钱不行呀。”

  周大姐说,一个月房租一百多,加上柴米油盐,她挣的钱差不多足够三个人在萧山这边的花费了。丈夫和儿子挣的钱,就能攒下来。而且,做这个工作,随时可以请假,还可以照顾家人的吃住,也挺不错。

年纪轻轻的小凤,一个月也能拿到4000多

  四川来的姐弟:同一工种工资相差三四倍,都喊累

  来自四川达州的小凤今年24岁,也是今年年初刚来到这家工厂。看到工资表上,她一个月也能拿到4000多,在众多员工中也算是高工资的。

  但她对于这些并不是很满意:“看着两台机子才能拿到4000多,平均一台机子也只有2000多啊,很累的。”

  她说,因为之前做过这种工作,做起来比较顺手,所以工资才会高一些。不过,她似乎并没有打算一直在这里做下去。“过两年肯定回家,谁愿意在外地打工啊。”虽然这样说,但整个对话过程中,她始终笑着,带着川妹子那种爽朗。

  19岁的堂弟小军是她介绍到这里来的。相对于姐姐,小军显得更腼腆一些。他小声说,自己学习不好,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书。今年跟着父亲到这里,由姐姐介绍到了这家工厂。

  问到工资,他很不好意思:“一个月只有一千多。”刚刚接触这种工作,小军只看着一台机子,还能抽时间玩一会儿手机。

  “以后打算继续做这个么?”谈到这个问题,小军同样摇摇头,“太累了。”

  中饭时间到了,年轻的几个姑娘和小伙子都不再那么忙,有的泡一包方便面,有的则到楼下自己做饭;那几个中年的员工,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还在不停地忙着。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老中铁20年修了17条铁路和地铁 只有3个春节与家人度过
·走基层·人物:民警杨光照 把阳光照进老百姓心坎里
·走基层七日记:一个“挂”在半山腰上的“独孤村”
·【专题】入基层 听民声——本网记者在行动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秋佳节 近乡情怯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