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上到线下去,到基层一线去!今日起,浙江在线启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媒体记者将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市场等,入基层,听民声,反映民情、联系群众、深入现场,推出“入基层 听民声”——短、实、新、多、快新闻专栏。力求展现短小精悍的文风、实实在在的作风、贴近生活带有体温的报道,多媒体多手段和及时快报的网络传播特色。

  同时,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民生帮帮帮》、《警察出更——记者蹲点派出所》等发自一线的专栏报道。

·80后“地质人”心灵独白 那些心结依然无法打开
·一起寻宝的日子 记者七天亲历“地质人”生活
·从塘栖到杭州主城 上班族在城市两端长途奔波
·记者走进加油站 亲历加油工的酸甜苦辣(图)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 让护士走进患者心间(组图)
·盾安环境:上市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
·盾安环境:上市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
·走基层:老翁十年自费授课 "土讲堂"里学生多
·留人又留"心" 杭州石桥"新市民之家"是怎么做到的
·报销路费也不愿做医院护工 记者体验护理员生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走基层 正文
永嘉岩头镇屿根村 特色农业面积是村庄山地和农田三倍

  浙江在线永嘉9月20日讯(记者 沈华军)屿根村位于永嘉县岩头镇西南面,三面环山,一面临溪,风景秀美。该村先后获得过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温州市文明村、温州市三星级新农村等荣誉称号。今天,记者今天走进屿根村,探访当地的特色农业。

  屿根村的规模并不大,全村占地面积仅2平方公里,183户人家,938口人。屿根村的村主任张晓茶告诉记者,其中务农的220人,务工的150人,210人在外经商,经济相对富裕。经商的村民主要以开超市和承包商场柜台为主,部分人的生意已经做得颇具规模。

  屿根村全村虽然只有500多亩山地、160多亩农田、200亩耕地。但是,这个村的村民却种植了2600多亩的白荔枝枇杷和东魁杨梅,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了村庄山地和农田的三倍。

  村主任张晓茶说,屿根村的村民对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非常看好,村两委也非常支持并鼓励农户发展特色农业,这几年带着农户到宁海、仙居、青田等地考察,学习他人的经验,引进其他地域的特色农产品,发展自己的特色农业。如从宁波宁海引进白荔枝枇杷,从仙居引进东魁杨梅。

  虽然屿根村自己的山地和农田不多,村民们就另辟蹊径,通过租借其他村庄的山地和农田来发展本村的特色农业。作为村主任的张晓茶,自己就是一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带头人。据介绍,屿根村2600多亩的白荔枝枇杷和东魁杨梅,张晓茶一个人就种植了1600亩,而其他村民加起来才1000多亩。

  在做“大”农业的同时,屿根村还努力做“精”做“专”。2010年,张晓茶投资100多万建了一个冷库,可存储8至10万斤当地产的东魁杨梅,使售卖期极短的东魁杨梅,经过技术化的冷藏之后,保鲜25至40天。原本8至10元批发价的东魁杨梅,在经过保鲜冷藏之后,批发价能提高一至两倍。“反季节”高价出售,使得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张晓茶还投资数十万购买了一辆冷藏车,用于远距离配送保鲜的东魁杨梅等特色农产品。

  现在屿根村的村民,已经从特色农业中尝到了甜头。据村主任张晓茶介绍,目前种植东魁杨梅的农户,刨去成本后,每亩净收入可达到6000至8000元。而种植白荔枝枇杷的农户,净收入更是高达8000至10000元。这比传统农业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屿根村的“大”农业才刚刚起步。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者、经商者回来发展屿根村的特色农业。尤其是那些在外掏到第一桶金,已经把生意规模做大的经商者,他们通过租借邻村的山地和农田,发展本村的特色农业。“小”村庄正雄心勃勃,做大、做强、做精、做专特色农业。

村民种植的白荔枝枇杷
负责配送的冷藏车
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
投资100多万兴建的冷库
分享到 转播到浙江微博浙江微博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开心网 开心网 人人网 人人网 推荐到豆瓣 豆瓣 搜狐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我要注册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冷库已停用 电表还转 电力神探掘地为用户解疑团
·抢摘的蜜梨进冷库保鲜 保质保价秀洲农民安心了
·特色农业:蘑菇种植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