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副县长,农民出身,入了官场,却想保持廉洁。结果,几件意想不到的事,让他慨叹“想廉洁很难”。寻常事件,却极具标本意义,值得剖析。
这个副县长,父母都是农民,当了乡党委书记,衣着和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当了副县长,才讲究了一些。但妻子和他结婚多年,连结婚照也没有拍过,别人戴的是项链,他妻子戴的是一条五色的线绳。副县长总觉得对不住妻子,狠狠心,用工资买了一条镀金的项链,妻子很高兴,穿着低领的上衣,把金灿灿的镀金项链露在外面。别人问:“买项链了?”她自豪地说:“老公买的!”别人都说:“还是当县长好,刚上任就能买得起金项链。”她说:“这是老公用工资买的。”听者都冷冷地笑,当面不说什么,背后都说:“鬼才相信她的话,哪个贪官能说自己贪污了,为什么早不买迟不买,刚当了副县长就买金项链呢?”话传到副县长的耳朵里,他越想越憋屈,拿着发票到纪检委去解释,纪检委的人听完他的解释说:“回去吧,当上副县长不容易啊,以后注意点,群众说也有群众的道理,日子长着呢。”几句话说得他哭笑不得:“我确实是用自己的工资给老婆买的项链,为什么别人不相信呢?为什么想廉洁会这样难?”
群众说的虽是臆测,什么根据都没有,却又分明是共识,让人没法不这么想。诚如有人所说,提到发廊,人们想到的就是发廊妹和性交易;提到出国考察,人们想到的就是公费旅游;提到药品推销,人们想到的就是吃“回扣”。一个文秘专业的女孩,死活不愿当秘书,怕的就是有人说她是给老板当“小蜜”。这样的思维定势固然可怕,形成如此思维定势的社会现实才更加可怕。
在官场为官,为什么官员都自嘲“身在江湖”?身为领导,为什么都被下属称呼为“老板”?明明要讲原则,通行的却为什么是潜规则?你拒绝吃请,别人就得陪你忌口;你拒绝红包,别人就得陪你廉洁。“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徒”为什么成了同流合污的劝降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什么成了自甘堕落的下台梯?“只要不往家里拿,吃点喝点玩点就算好的了”为什么成了退而求其次的亚道德?所有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担忧:许多原来和那个副县长一样廉洁的官,在深知“想廉洁很难”以后,又会怎么做?
从此不再廉洁的,肯定会有;依然廉洁下去的,不会没有。加强教育、健全监管和加重惩处的真正目的,是让所有的官员能够远离腐败。那么,让社会风气发生逆转,给副县长们廉洁下去的理由吧,这是反腐败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