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3日讯
《钱江晚报》这几天多次报道的“冻疮女孩”万丽珠和她的同学,得到许多热心人的关注,现在冻疮膏、手套、羽绒衣已经送到孩子们手中。万丽珠第一次穿上了羽绒衣,兴奋地说:“好暖和啊!好软好轻啊!”
小丽珠手上的冻疮,估计不用等到春天来就愈合了。但是,这组报道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不是涂点冻疮膏就能解决的。报道说,“孩子的家长们都忙于打工,每晚天漆黑才回家,哪有时间给孩子用热水泡手、涂药膏?对孩子的照顾,真比不得城里人”。万丽珠的妈妈也只是对孩子说:“过完年,到了春天,手就会好的。”这些孩子需要父母关心、关注的,肯定不只是冻疮。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许多心理、生理的问题,都需要家长的关注;而关注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知识、能力等,这些是很多打工者所欠缺的。这些做了父母的打工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他们自己就很可能有许多现实的、精神的问题需要别人的关心、关注。
如果我们承认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关心是不够的,那么,是否应该检讨:社会管理者、社会资源的掌控者,还应该做些什么?目前已经做的,与应该做的相比,还有哪些欠缺?如果有的打工者连工资也不能按时拿到,如果他们在有损健康的污染环境里工作……看到《钱江晚报》关于“冻疮女孩”的报道,他们可能会觉得这很“奢侈”。前不久,有报道说,以“开胸验肺”而广受关注的张海超病情加重,已经向记者“临终托孤女”了。这说明,打工者群体中,有很多人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是问题。
在一些政府履职较好的地方,能给打工者提供一个基本生存的保障就已经不错了,更高层次的关心和关注,似乎还没有提到政府议事日程上来;往往是发生某个新闻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引发一波爱心潮——分散的、非组织化的热心人士,只能提供这样随机、偶然的帮助;这个群体需要“更暖更软”的社会帮助。
“更软”,主要是心软。昨天有关兰考火灾案的最新报道,《新京报》记者说,在兰考采访时,与当地有关官员同乘一个电梯,准备参加这场火灾的新闻发布会,这些官员这时还有心情说笑,打趣其中一名女干部“你很像省里来的”。《新京报》记者还发现,除了先前报道过的兰考县财政局花2000多万元造了新大楼,还有耗资5000万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是该县“80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它旁边,还有至少4座大楼在建或刚入驻,大部分气势恢宏,都是机关办公楼。社会资源集中于上层,“重点”供社会管理者享用,是官员个人享用欲望体制化、“合法”化的结果。这个体制如果不“软”下来,“更暖”就很难实现。
也许事情有改变的可能。《天府早报》记者走访成都各高档酒店发现,机关事业单位“团年宴”的预订量明显减少,这说明中央的“八项规定”起作用了。但是,明年会不会故态复萌?一些单位会不会搞“堤内损失堤外补”?根治的办法其实是有的,减少机关单位的财政经费就可以了;《天府早报》记者了解到,天府丽都喜来登饭店往年“团年宴”的预定量中,机关事业单位约占10%,可见其经费富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