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嘉兴3月14日电 昨天上午9时,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天明社区天明花苑的传达室里,七八个老人坐在一起聊天,66岁的保安冯雪勇端茶送水,乐在其中。
从2002年起,大桥镇10个行政村的村民纷纷“洗脚上岸”,住进了拆迁集聚的天明花苑。建国村村民冯雪勇由一名泥水匠变成小区保安,传达室也成了老人的聊天室。
老冯说:“现在不需要种田了,每个月还有养老金拿,老人们生活无忧,真正享清福。”“还是闲不下来。”72岁的范月根高声接过话茬,“你看小区绿化带都成菜地了,鸡鸭猫狗到处跑。”
在座的老人也跟着“抗议”起来。原来,老人种田种惯了,进城了也放不下锄头。“要么你领他们一起去打气排球、打门球?”范月根碰了碰坐在身旁的陈志明。
陈志明今年57岁,过去是八里村地地道道的种田人。2007年,大桥镇文化站送他到嘉兴市体协培训,在那里,他学会了五禽戏、八段锦、老年气排球和门球,回到社区以后,他经常组织老人们打球,2010年,还拿到了两个球类体育项目的教练证书。
“现在有40个人跟着我打球了,我还能再带动20个!”老陈报告了个好消息,今年镇里会投资100多万元建一个专门的门球场地。“南湖区6个镇,每年都会组织两次老年气排球循环赛和一次门球循环赛,一个个镇地打过去,才过瘾呢!”
“说到场地,我们跳舞的室内场地还不够。”68岁的邵剑青说,“我想带更多老太太一起跳舞。”
4年前,邵剑青去嘉兴上了老年大学,把舞蹈带回了社区。一开始,镇中心公园里只有她和老伴两个人跳,后来,越来越多的老人想学,她便热心地教开了。
“镇里的文体活动室就一个,要是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就好了。”老人们纷纷说道。冯雪勇提议:“文体活动室里,要有排练室,还要有聊天室!”话音一落,传达室里响起会心的笑声。
- 农民期盼文化生活更丰富——新农村,大舞台
- 拓展文化交流 景宁畲族博物馆打造群众"文化会客厅"
- 绍兴将兴建中科院浙江数字内容研究院 带动区域文化科技产业
- 代表委员呼吁改变文化考核畸形发展现状
- 温州瞿溪大会市开幕分7区块 农耕文化成一大看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