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8点13分,地铁一号线发生故障,一列行驶在近江-江陵路上行区间的列车在钱塘江江底隧道内抛锚,车上113名乘客被紧急疏散至江陵路站,同时,有25列车受到事故影响,造成48分钟延误。
昨天,杭港地铁有限公司召集了新闻通报会,运营和技术相关负责人针对故障的具体原因,如何采取应急预案等,做了解释。
接触网导电装置部分腐蚀脱落
造成短路后跳闸断电
前天事故发生后,杭港地铁公司初步解释原因称是由于“供电系统故障”。
昨天,该公司工程总管程耀荣说,地铁列车运行的动力来源于上方接触网供给的电能。列车前进中,电网的电能通过列车车厢顶部的受电弓源源不断输给列车。
此次的故障点在与受电弓直接接触的传导设备上,该设备主要由一块块汇流排和一根铜电缆(直接与受电弓接触)组成,汇流排和铜电缆之间原本有厚厚的导流脂传导电流。“汇流排和铜电缆之间的导电油脂随时间延长以及磨损流失后,由于钱塘江隧道中的空气潮湿,产生电腐蚀松动。当时,那列列车受电弓划过时的震动,导致接触线约长2.5米脱落,接触网间形成了短路。这时过电保护器因保护作用跳闸断电,车辆失去了动力。”程耀荣说。
今年5月已检出问题
但没有来得及全部更换
程耀荣说,地铁1号线设置了防淹门,每个防淹门都有一个可以放下的闸门,可将这段隧道区间完全封闭,以应对可能出现隧道进水事故。
因为闸门放下时也要切断接触网,防淹门处上方的接触网装置就与别处连续不断的线网不同,它是一个可以断开的装置,像一个活动的关节,在闸门放下时也会自动断开。
“我们在今年5月的设备检修中,其实发现了导流脂腐蚀、分解问题,意识到了可能会发生的故障,采取了加装防腐蚀盖等措施,并与供应商联系要求全部更换。”程耀荣说。
“考虑到供应商暂时没有那么多库存,于是我们打算分批更换,原计划到9月底全部更换完毕。”他说,截至事故发生前,已经更换了7套。
“近江-江陵路区间那套还没有更换,没料到这次故障正好发生在这里。”程耀荣说,接下去他们将加快更换速度,在本月中旬全部完成。
但程耀荣不认为杭州地铁的供电接触网存在设计缺陷,“设备在使用中,因为潮湿空气的腐蚀,自然磨损等因素,有一定出现故障的概率,不过可以通过加强维护保养来减小这种概率。”
据悉,接下来杭港地铁工程部门将会把维修检查工作的频率,从3个月巡查一次增加至2周巡查一次。
社会上有一种质疑的声音:地铁有两条线路供电保障,发生故障时为何不启用应急电源?
对此,程耀荣说,两路供电是指电力部门供给地铁的电路除了日常使用的外还有另一路保障电路,而接触网和列车之间仅一路电。
事故发生后实施3个小交路运行
能在1小时内恢复因此未采用公交接驳
杭港地铁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经理谢传威说:晚上8点13分,事故发生后,地铁方面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封闭近江-江陵路上行区间,切断该区间电路,扣停后方车辆,并立即打开应急照明电源和逃生门,通过车厢、车站广播和车站人员引导困在该区间列车内113名乘客从隧道边的栈道(平时用于检修设备),向距离比较近的江陵路站(该段区间约3000米左右,列车故障点距江陵路站有600米)疏散,并组织维修人员携物资设备前往该区间维修。
“所有乘客走过隧道的时间约30分钟左右,加上开灯、关灯、引导时间,因此上行区间延误了48分钟左右,一共25列车受到了影响。”谢传威说。
同时,为了减少对其他区间列车的影响,于事故10分钟后启动了三个小交路运行,并于晚上9点19分左右,上行车辆借用下行隧道通行,恢复了双向通行,但将发车间隔延长为10分钟。
经过抢修,接触网于昨天凌晨4点左右恢复正常。
有市民质疑,既然造成了延误,地铁方面为什么不安排接驳车辆疏散乘客?
谢传威说,事故发生后,技术人员分析延误时间可以控制在1小时之内,因此没有启动更高等级的应急预案,比如联系公交等地面交通工具疏散乘客等。
据了解,杭州地铁因为供电设备故障造成停运尚属首次,他对造成延误特别是被困隧道内的乘客表达了歉意,他表示将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形成完整的分析报告,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每日商报)
- 江底潮湿腐蚀接触网 引起地铁区间供电故障
- 杭州地铁趴窝原因:江底隧道潮湿引发接触网故障断电
- 导电设备出毛病致杭州地铁江底“趴窝” 拷问安全应急
- 杭州地铁江底抛锚由接触线装置故障致短路造成 与供电无关
- 杭州地铁供电故障系接触网可断开装置受腐蚀引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