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三问平阳 “最美乡村干部”是怎样炼成的
2013年11月08日 11:46:08

王青意办公室柜子里放着电筒、雨具等抗台装备(记者 倪雁强/摄)

      浙江在线温州11月8日讯(记者 童俊)他们是中国最普通不过的基层乡村干部,每天黄土朝天、家长里短,跟农民兄弟打交道、交朋友。一位是社区书记,一位是村主任,两个基层干部离去,数千群众夹道泪别,为之悲恸,至今难以忘却。他们为什么会让群众如此痛惜?

  连日来,我们沿着“最美干部”王青意、蔡福想生前的足迹,寻访老领导、老同事、老百姓,想从中找到答案。

  英魂,归来!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3/11/07/019692095.shtml

  生前口碑 身后丰碑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3/11/06/019689305.shtml

  一问:危难面前为什么是基层干部挺身而出?

  10月31日深夜,忙完公事结伴回家的腾蛟镇带溪社区书记王青意、青湾村村主任蔡福想,共同完成了人生中为百姓做的最后一件事。面对沉沉的夜色,飞驰的汽车,躺倒在路中间的重伤者,在一起的两人,没有远远站在安全的路边报警求助,更没有因已有群众在场帮忙离去,而是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组织现场救援。他们紧挨伤者蹲下,轻声呼唤。就如几个小时前,王青意去看望社区十几位老党员时,在他们耳边轻轻细语般。就在这时,一辆突如其来的农用车却将两人的生命永远停留。

  正是把群众当成朋友,当成亲人,才会让他们平日里工作上呕心沥血的付出,生活中对群众关怀备至,在危难中选择了奋不顾身。“我是农民出生的,我就是从群众中来的,做群众工作,我最合适了,当然我要亲自下去了。村民们看到我,也比较有信心啊。”这是王青意最常说的一句话。

  “别人遇到这样的事,可能会在旁边打电话报警求助,但以他的性格,我知道,他一定会上前救的。”王青意的同事苏志文说,南溪制革基地整改涉及约260亩地,拆迁上百户,拆迁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尽快推进这项工作,王青意自己带队,几乎每天都泡在基地里,挨家挨户亲自上门做思想工作。也正是因为王青意这种干劲和执着,南溪制革基地整改工作顺利推进。目前,基地已完成一期83亩的征地工作,启动了新厂房建设。

  蔡福想也一样。三年前,村里没人愿意做村主任,最后村民们找到了他。望着众乡亲期盼的眼神,尽管家人不情愿,但他还是没有推辞,毅然放弃了自己经营的加工厂,去当青湾村主任。自打当上村主任后,一个青湾村,就是他的全部。三个春夏秋冬过去了,他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回,跑烂了几双鞋,啃了多少个馒头,费了多少口舌,搭进去多少钱。他晒黑了,累瘦了,头发也有点白了。老天不负有心人,青湾村变了。水来了,路畅了,可是蔡福想却看不到了。

  平阳县委书记王中毅说,王青意、蔡福想见义勇为不幸遇难的英雄事迹,诠释了平阳干部的责任心,他们是践行“三心四德”最好的榜样。他们是好人,更是好干部,是每一位基层干部的榜样,号召全县人民向他们学习。

王青意的妻儿(记者 倪雁强/摄)

  二问:“最美乡村干部”是怎样炼成的?

  在事件的一开始,我跟不少网友一样,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工作非要在晚上才去办呢?当我到了平阳实地采访后,才发现当地基层干部晚上办事那是家常便饭。

  基层工作难做的原因之一,就是碰不到人:白天干部进村村民出门,晚上村民回家干部下班。为了扭转这种时差,在今年初平阳县提出了住夜制度,每位乡镇干部每周至少在乡镇住夜两晚。在此基础上,推出了夜学、夜访、夜议、夜帮的“四夜”制度。这一做法,化解了一批困扰基层已久的矛盾纠纷,提升了干部对群众的“知民度”和群众对干部的“知名度”。王青意、蔡福想出事的当晚,他们就是利用晚上时间,忙完村里组织换届的事,在返回镇里的途中发生了意外。

  我们也从平阳县委组织部了解到,到本月初,全县636个村(居)中党组织换届完成率98.6%,村委会换届完成率24.5%,共收到群众业务咨询来电180多起,尚未接到贿选、破坏选举现场等违法违纪行为方面的信访举报。这样的结果,离不开基层干部夜学、夜访、夜议、夜帮的努力和艰辛。去年以来,平阳还提出实施以孝心、爱心、责任心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三心四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建设工程”,把“三心四德”纳入了社会诚信系统,建立个人道德档案。

  王青意、蔡福想作为其中的优秀代表,平时的积累让两份档案更有厚度,很好地诠释了基层干部的担当和职责。工作中既是带头人,更是服务员。坚持为群众搞好服务,办实事,帮群众解决最实际问题。为了尽快给霞山村一对孤儿姐弟办低保,王青意去镇里、县里十几趟;为帮助没房住的村民,蔡福想连续20多天村里镇上来回跑审批;村里孤寡老人多,担心他们病了也没人知道,蔡福想一个个入户探望。作为农民的儿子,他们深深懂得“饮水思源、滴水之思,当以涌泉相报”的道理。王青意和蔡福孜孜以求,夜以继日,心里时刻装着群众,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始终为人民谋福祉,树起了一座共产党人的丰碑。

  英雄的事迹也深深的感染着其他的基层党员干部。在追悼会上,与王青意同事多年的章小梅放下白菊痛哭:“王书记,同事们跟着你,一个个叫累,却一个个佩服。你最会给我们打气。你说,团队就是钥匙和锁的关系,如果互相扯皮、争斗,结果是两败俱伤,唯有互相配合才能共同繁荣。心在一起才是团队。放心,我们一会把你未完成的事情做好,让老百姓满意。”

左边是原来的泥巴路,右边是蔡福想组织修建的新路(记者 倪雁强/摄)

  三问:党员干部与老百姓如何才能一家亲?

  出事那晚,许多知道消息的村民赶到医院,数百号人在医院守着消息。出殡那天,雨后的腾蛟镇,上千群众自发赶来送别,有两名已经搬到杭州的青湾村老人专程赶回,只为了见蔡福想最后一面。追悼会上,挤满陆续赶来的亲人、故交、同事和许多方圆数十里的村民。“头七”当天,一场数千人参加的民间祈福活动在家乡广场举行,人们在带溪河畔放莲花灯、孔明灯,为英魂祈福,呼唤英魂归来。

  正如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当我们一次次踏上王青意和蔡福想所热爱的土地,从村民湿润的双眼中,我们看到了血浓于水的深深情谊。

      顺溪流域防洪堤工程、霁山碑林工程、棋王碑林工程、红楼修缮工程……一路上,带溪社区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王青意奔走过的项目。然而,在镜头面前,不断有村民想要述说王青意的故事。前不久,台风“菲特”过境时,陈应贵所在的北溪村狂风暴雨不断,房子也是摇摇欲坠的样子。但瞅着上千只鸭子,社区干部苦苦劝说,陈应贵和妻子都舍不得走。眼见着风雨有越演越烈的趋势,陈应贵有点犹豫了,此时,王青意带着其他干部再次上门。当发现车子坐不下所有人时,王青意又将位置留给陈应贵和他的家人,自己却在雨中淋成了落汤鸡。

  在青湾村,老人张冬莲已经77岁高龄,好几天没见村主任蔡福想在村里小公园散步了,她向别人打听,才知道出事了,执意要去镇上送最后一程。“他是好人哪。”说起蔡福想时,老人忍不住擦起了眼泪。张冬莲家没有卫生间,上厕所要走到几百米外的村公共厕所,还得走一段田埂,没有路灯。10月初的一个晚上,张冬莲的老伴邓敦章去厕所的路上不慎摔倒。第二天,老人就找到蔡福满说起了这个事情。蔡福满当即拿出几百元,让老人在家里装个马桶。老人说,自己不会弄,也不知道找谁。“那我帮你弄。”蔡福满前后花了上千元,在老人家里装了一个坐便器,并新铺设了管道,通到几十米外的排污池中。“他从来没有看不起我们老人家,这样的村长(村主任)从来没有过。”

      台风把低保户肖日连家的屋顶瓦片刮掉了,70多岁的老人自己爬梯子翻修。蔡福满看到了立即塞给老人200元钱,让他雇个人。村民都说他是个“贴钱主任”。忙修路,忙引水,忙造污水处理池,村里大事小事,随叫随到,连家里的生意都顾不上。为了方便去村里,他上任时特地买了辆电动车。一周前,电动车坏了,他又去买了辆新的,笑称:“这就是我的‘奔驰’。”村里筹资搞建设,他第一个掏钱,还垫资过二十多万元。

  83岁的青湾村村民马素花也想起了王青意和蔡福想曾对她共同承诺:“年底前,一定把你家被台风损坏的房子修好,让你安心过年。”作为中国最基层的干部,王青意和蔡福想短暂而厚重的一生,在这一刻,因为救人时跨过的这十米宽度,在百姓心中刻下了永远铭记的人性厚度。

蔡福想帮助过的老人(记者 倪雁强/摄)

  结束语:

  在摄影上,最美的是稍纵即逝的瞬间。然而,这种美感仅是一刹那的感动。但在“最美乡村干部”王青意、蔡福想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危难面前大义凛然的勇士形象,更是一个扎根土壤,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的暖心人。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事情过后,老百姓并没有只描述车祸当时的悲惨瞬间,更多的是述说两位英雄与他们的深厚情谊,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有点道之不尽的意味。

  “最美妈妈”、“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保安”……近几年,在浙江的这块道德高地上,“最美”现象接连不断,层出不穷,涌现出一股争当最美的热潮。

      对照今天“最美干部”的例子,我们看到了内容更丰富的“最美”:作为普通人,他们的标签是见义勇为;作为基层干部,他们的标签是以民为本、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正是这样两位硬铮铮来自基层的汉子,用日常的善行书写了群众“贴心人”的字眼;用生命的代价诠释了“最美浙江人”的精神内核。这样一个温暖的案例,不仅为“最美”墙补上了靓丽的一笔,也让扎根基层的党员干部在这面最美墙上有了最为鲜活生动的学习范本。

 
  

温州两名村干部救助车祸伤者 不幸牺牲_最美村干部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记者 童俊编辑:郭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浙江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