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3月21日讯 (记者 潘杰 王坚颖) 今天上午10时,“中国梦想美丽浙江”——五水共治大型网络访谈举行第二场,副省长熊建平作客浙江在线介绍治污水的总体概况、目标及下步计划,并围绕落实河长制、公众参与等热点回答了网友提问。【访谈】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谈落实“河长制” 改善水环境
据统计,约53000人次同步点击观看了访谈直播。
三轮“811”行动持续治水
Ⅲ类水质比例十年提高20%
2013年2月,温州一位网友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的事件引发了对浙江水环境问题的热议。
熊建平介绍,浙江省委、省政府历年来都十分关注水环境治理,在三轮“811”行动中都把治水作为重点。第一轮“811”行动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到2007年底结束,重点解决了水环境突出问题,水环境的污染趋势基本得到控制;紧接着,2008年实施了第二轮的“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2011年又实施了第三轮的“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
通过十年的持续治水,浙江水质改善明显。与2004年相比较,2013年全省地表水Ⅲ类以上水的比例由41.9%提高到63.8% ,且每一类都提高了;Ⅲ类以下水的比例,每一类都下降了;尤其是劣V类水的比例,下降尤为明显,从近30%下降到了12%。
熊建平表示,虽然治水成效明显,但地表水的总体状态仍然不理想,平原河网水质近9成劣于Ⅲ类、近岸海域53%为劣Ⅳ类水质、县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仅为86%。
三句话概括治污水最终目标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能下河游泳,让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我们治水的最终目标跟老百姓的期待是完全一致的。这个最终目标,概括起来讲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是让老百姓喝上放心的水;第二句话是让老百姓能够下河游泳;第三句话是让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熊建平表示,要实现这三个目标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为美好的愿景共同努力。
访谈开始前,本网“浙江视界”栏目在街头随机采访了群众,大家在谈及对水环境的期待时,不约而同提到了饮用水安全、河流水体治理等。
在介绍饮用水安全保障时,熊建平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一是水源保护环节,加快推进合格的、规范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二是供水配水环节,力争到2015年所有城市具备2个以上水源供水能力,并加快建设一批引调水工程、提高自来水处理标准、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三是监测预警环节,加密对饮用水源地水质的指标分析,实时掌握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变化情况,强化预警能力。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除了城镇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等的处理工作,工业污染的治理也是重点。
熊建平介绍,浙江的水环境污染根子还是在产业,特别是生产粗放的重污染产业。他介绍,2010年,浙江选择铅蓄电池、电镀、印染、造纸、制革、化工等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作为突破口,实施整治提升。
主要做法是根据企业污染情况、环保措施等情况,关停淘汰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原地整治提升一批。目前,铅蓄电池、电镀、制革行业的整治提升已基本完成,工艺、管理、竞争力都有提高;印染、造纸、化工行业的整治提升正在全面推进;所有整治提升工作将在201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确保浙江每一条河都有人管
钱塘江流域3600名河长齐治水
2013年11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施“河长制”,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
熊建平表示,落实河长制有三个关键点。一要确保每一条河都有人管,出了问题就能直接找相应的河长;二要成网络,全省已建立省级、市级、县级、镇(乡)级四级河长体系,很多地方还延伸到了村一级;三要明确河长职责,制定治理方案,层层负责,不留死角。
跨五个设区市的钱塘江流域,熊建平担任总河长。目前共有市、县、镇(乡)、村四级河长3600名,形成了一个五级联动、纵向到底的河长网络。
对于钱塘江的治理,他用“建好两个库、排好三张表”作了概括。两个库即档案库、项目库,前者将建立“一河一档”的信息化档案系统,给河流上户口,后者则是进一步论证优化800多个治理项目,加快项目实施,以建促治。
时间表、责任表、考核表则是需要排好的三张表。目前,省本级和钱塘江流域5个设区市都已经编制了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要细化具体时间节点的任务;今年该流域7方面的重点任务已分解为27个子项目,省政府与5个设区市签订了责任状,每一项责任都要分解到具体岗位、人员;此外,省政府将对各市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项检查,每半年进行一次专项督查,每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与政绩考核、项目审批、经济奖惩都会挂钩。
“治水既是宏大的事业,又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访谈结束时,熊建平呼吁大家从自身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积极投身治水志愿活动,多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监督治水工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