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今年,省政协围绕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开展了“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行动。前不久,省政协5个监督组对全省“五水共治”情况开展了调研监督。

6月18日起,浙江省政协“五水共治”民主监督组织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浙江在线启动“政协委员话治水”系列网络访谈。

嘉宾简介:

叶碎高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吴良欢
农工党省委会常委,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

张跃进
金华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

  由省政协“五水共治”民主监督组织协调小组办公室联合浙江在线共同主办的“政协委员话治水”网络访谈于6月18日上午10点举行。

  3位省政协委员作客浙江在线,与网友共话“科学治水”。他们分别是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叶碎高,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吴良欢,金华市政协副主席张跃进。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省政协“五水共治”民主监督组织协调小组联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共同主办的“政协委员话治水”网络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周莎莎。

  今年,省政协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开展了“三级政协联动、万名委员同行、助推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前一段时间当中,省政协5个监督组分别在陈加元、陈艳华、张泽熙、陈小平副主席等带领下,深入实地,对全省“五水共治”情况开展了调研监督。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来关注省政协这次民主监督的情况。

  现在我身边坐着的是参加了本次民主监督的省政协专家委员,他们分别是来自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的副总工程师叶碎高委员,欢迎叶委员。

  叶碎高: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第二位是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吴良欢委员,欢迎吴委员;

  吴良欢: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第三位是金华市政协副主席、环保局副局长张跃进委员,欢迎张委员的到来。

  张跃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再次欢迎三位的到来,据我了解,这次民主监督活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参与委员之多,在我省人民政协史上是空前的,那么,它与以往有哪些不同?民主监督的情况如何?请三位政协委员给我们作个介绍。

  叶碎高:好的。这次民主监督,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全省2万多名委员参加,据了解,在省政协历史上是第一次,我当政协委员以来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活动。省政协乔传秀主席亲自动员部署,多次到市县调研,推动“五水共治”民主监督工作。各市、县(市、区)政协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协调机构,排出民主监督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可以说,今年三级政协的工作,重头戏是查水情,念水经。据统计,今年以来,全省政协围绕“五水共治”召开资政会、常委会议45次,提案办理1400余件,已组织委员专题视察调研1600多次,召开各类座谈会1890多次,组织明查暗访小分队1130多支,实地查访1280多个乡(镇、街道)、5880多个村、4970多条河道(江、溪)、2840多家企业,发现各类问题3590多个,已经整改1940个。

  主持人:好,这是叶委员在民主监督过程当中看到的一些内容,接下来问问吴委员,这次活动当中你的感受是什么?

  吴良欢:这次活动,得到了广大政协委员的积极响应,参与热情很高,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技术的出技术。这里有一组数据,截至6月2日,三级政协举办治水讲座、沙龙49场次,收集“万言千策话治水”意见建议256条,举办政协委员话治水、民生论坛、电视问政会27场,向当地党委政府报送治水社情民意信息972条。委派885名政协委员担任政府治水监督员,建立治水联系点1624个,1206名政协委员担任“河长”,6334名委员认领河道保洁绿化工作,结对服务“五水共治”工程建设项目4757个,累计捐款3.72亿元。

  我了解到,诸暨市、新昌县、上虞区、柯桥区、奉化市、永康市政协委员捐款都在1000万元以上,在绍兴等地有3名委员个人认捐赠治水1000万元以上。

  主持人:有一系列有力的数据为我们介绍了这次民主监督会的有关情况,张委员,这次民主委员监督活动当中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张跃进:我已两次参加省政协监督组活动,印象最深的是,监督前,做足功课,确定监督的重点区域、重点河道以及重点内容。监督过程中,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不定时间、不定线路,重点关注治污难度较大的城乡结合部、关乎民生的重要水源地和容易被忽视的边角盲区。每个组对发现的问题,通过摄影、照相、在图册上标记等方式予以记录,用事实反映情况。监督后,及时向地方政府反馈,针对发现的问题,发动委员建言献策,与当地政府部门会商整改措施,让每一个问题都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时间表,我感到,这样的监督是参与服务中监督,是深入一线监督,是实在管用的,也得到了当地党政部门的认可和群众的认同。

  主持人:嗯,以上是说到了有关这次省政协民主监督组织调查小组,在这次过程当中探讨“五水共治”总体方面的情况。接下来我还想继续问一下张委员,在这次过程当中,你了解到各地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五水共治”决策部署的情况落实的如何呢?

  张跃进:从监督调研情况看,各地贯彻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认识统一,措施有力,行动坚决,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群众,都清楚“五水共治”,身边都有治水的动作、大家都有治水的愿望、治水的任务。各个市、县、区都有作战图,时间表,具体到点,责任到人。各地都以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消灭垃圾河、治理黑河臭河的战役中,治水办加班加点,治水现场热火朝天。以金华市为例,在全省率先提出“一年一臭河、两年提水质、三年可游泳”的目标,清理河道、清洁乡村、畜禽养殖整治,结合三年行动计划将组织一批重点项目,投资额达322亿元,其中今年全市安排了483个项目,投资175亿元。

  主持人: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全省上下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治水场面,这场攻坚战主攻方向已定,那在具体战略战术上如何部署呢?首先有请叶委员!

  叶碎高:首先,要树立标本兼治的治理理念。目前,各地都以极高的热情和极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五水共治”,但是如何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源,取得长久的治理效果,推动力度并不大,功夫主要下在水里,存在重短期效果,轻长远治本现象。一些地方尽管清理垃圾河,消灭黑河、臭河已经显示出初步效果,但岸上的污染源并没有明显减少,也就是说没有做到标本兼治。甚至有些地方将黑臭水塘用填埋方法简单处理,这样容易出现反弹,会引起群众的反感,所以要着眼根本、着眼长远,标本兼治,避免把“五水共治”搞成一阵风式的运动。

  第二,要有科学谋划的治理思路。治水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速胜良方,不论时间多紧、任务多重,都应科学谋划顶层设计,根据当地实际问题和财力、物力条件,科学、理性地做好“五水共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包括适当的投资规模、合理的建设进度,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从技术角度看,每一个成功的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都需要专业的设计、施工、监理及质量检测等技术服务,需要合理的前期工作时间和建设工期,不能过度压缩设计等前期工作时间,降低技术要求,仓促上马,更不能过度压缩施工工期。从资金角度看,一些地方的工程投资规模过大,明显超出了当地财政能力,各地都指望上级财政支持,也不现实,还是应该科学合理安排,量力而行。

  主持人:可以看出“五水共治”的确是一场攻坚战,是持久战。接下来再来问问张委员,你觉得在今后“五水共治”工作当中还应该注意到哪些问题?

  张跃进:省委省政府决策很明确,“五水共治,治污为先”,从打赢治污攻坚战看,我感到当务之急是摸清污染源,“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这次监督调研中,发现有三个方面的污染源不容忽视:

  一是企业污水直排问题。有的企业还停留在落后的工艺、落后的场地、落后的管理上,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有个镇工业园区20余家阀门和不绣钢加工企业,基本未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这类企业排放的污水主要是蜡模水、氯化氨、氯化铝,其周边河床裸露岩石呈红色,明显为酸性污水腐蚀所致。在某铅锌矿厂区内,发现废水收集池里废水围堰渗漏,现场还挖出一根预埋的暗管。某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这个园区共有16家企业污水纳管进入污水处理厂,一天处理现状的量200吨,而周边的几家厂,其中某一家厂一天产生的污水远不止200吨。依此推测,有些企业部分污水很可能直排到其他地方。

  二是生猪养殖业污染问题。据资料预测,一头猪的排泄量是人的十倍。像嘉兴、衢州等市往年出栏数量都在700万头以上,相当于7000万人生活在当地,环境容量怎么能承载?在生猪养殖业中,规模偏小的占大部分,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处理等技术很少,带来很大的环境压力。农户反映,生猪养殖粪便处理还可以做肥料,猪尿处理就没那么容易,没什么办法。

  三是村镇生活污水问题。有些乡镇所在地均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这是“十一五”全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来的。但基本上大多数都是无动力厌氧模式,因管网断裂等原因,多数处于瘫痪状态。村镇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多,范围广,基础差,治理任务还很重。以鄞州区东吴镇为例,仅在农村家庭截污纳管工程改造工程方面,户均至少需要投入1万元,全镇约1万户家庭则至少需要1个亿的资金。

  主持人:嗯,这是你特别关注到有关于指污水的问题,可以说治污水如果治好了,是直接关系到水环境的问题,同时也是可以更好保障居民供水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再来问问吴委员,刚才张委员也提到了,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污水治理变得更加散、更加难一些,在你调研的过程当中,你发现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呢?

  吴良欢:说到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情况,我觉得农药化肥污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研究显示,我省约有10%的耕地受化肥、农药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处于高风险水平。一是化肥污染严重。我省太湖流域农田氨氮和总磷的流失量,已占该区域总排放量的60%左右,水体富营养化加剧,逸失的一氧化二氮造成空气污染并加剧温室效应。二是农药过度施用。2011年我省农药使用量6.39万吨,平均施药强度22.80公斤/公顷,为全国最高水平,无效流失超70%。目前使用杀虫剂为主,不仅对环境造成损害,也对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滋生,继而破坏水环境。过量的肥料还会渗入20米以内的浅层地下水中,使得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硝酸盐在人体内能还原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可使人中毒缺氧,理论上可以致人死亡。它也可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而人体中的硝酸盐主要来自蔬菜,而蔬菜中硝酸盐主要来自环境。

  尽管我们国家严格禁止在蔬菜等农产品上使用高毒剧毒农药,然而市场上现在出售的一些高毒农药,价格便宜、杀虫效果又好,这就很自然就成为农民的首选药品。农户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依靠农药而又不可能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造成农田生态系统失衡、病虫的抗药性增强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严重后果。

  主持人:所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户种植的观念也是特别重要的问题。刚才三位委员针对监督调查过程当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从专业的角度谈了科学治水需关注的问题。这里也有不少网友提出的问题,有网友关注到怎么样用好的技术和方法治水,对这个问题,请三位委员做一个专业的解读,首先有请叶委员。

  叶碎高:水环境治理是一门综合学科,要做好截污、清淤、保洁、水动、修复等各方面的工作,要综合治水,不能搞简单化。污染河道、湖泊的治理,在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关键在于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发挥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每条河的自然情况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一河一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各地的治水项目纷纷上马,有的治水技术过于简单,普遍存在河道驳坎等过度硬化现象。在人居集中、有防洪要求的河段,建设堤防、适当硬化是必要的,但过度硬化将隔绝水域、陆域生态系统,破坏生物链、食物链,降低河道、湖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影响生态系统健康。一些地方的个别河道甚至仅喷洒化学药物治理黑臭现象。

  要系统治水,一些地方存在着重视大江大河,忽视小溪小河现象。实际上,大江大河监管较严,多数污水来自小溪小河,治理大江大河之污,必须从小溪小河抓起。当然,这里的大江大河是相对概念,在国家层面,钱塘江也不过是东南诸河中的中小河流。同时,要不断创新治水技术。“以工程带科研”的政策在一些省区实行了多年,效果比较好。但如果每个项目都分别开展科研工作,时间、经费、力量都很有限,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建议适当集中建设项目中计列的科研经费,对工程实际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交给有创新能力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究解决。

  主持人:嗯,我们的叶委员刚才也介绍到了,说是来自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的副工程师,所以他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都是特别中肯,特别具有专业性的,也是通过一些技术的措施可以有效的继续推进治水。张委员,在你调查过程当中,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提出来?

  张跃进:要加快转型。环境污染,表象在水中,源头在岸上,陆地上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江河中就有什么样的水体水质。因此,治水的过程,就是转型的过程。要以治水倒逼企业技术和工艺改造、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真正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高。

  昨天浙江日报头版刊登了“浦江治水倒逼企业转型”,非常好的一个例子,倒逼牛奶河发展变商业,在浦江铁腕治水的一年后,关停了1.8万多家加工厂,103万平方米的违建加工场所被拆除,9.5万流动人口离开了浦江。与此同时,浦江想方设法为产业升级设置更好的平台。电子商务,浦江方面的电子商务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蓬勃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县电子商务注册企业和个人数已经达到4千余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被列入省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试点县,网上交易额突破1.1亿元,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上升在全省第四位。

  主持人:谢谢你在生活当中也持续关注“五水共治”的有关报道,也谢谢你关注浙江日报。

  在上一个问题的时候,吴委员跟我们谈到农村面源污染的问题,在你调查过程当中,你觉得关于农村的面源污染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建议提出呢?

  吴良欢:要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根据不同作物生长规律和需肥特点,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与配方,合理确定肥料用量及施肥时间,并采用正确的施肥方式,如沟施、穴施、全层施肥、深施施肥等方法,适时适量施肥,减少化肥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不要盲目加大用肥量和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倡施用缓控释肥,大力发展生态绿肥,增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复合肥,培肥地力,以减少化肥用量;要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两者配合有利于高产与稳产,尤其是磷、钾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达到高产高效目的。

  在农药使用方面,我们要尽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积极推广应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引导农民优先使用生物农药,科学混用不同的农药,轮换使用不同的药剂,合理使用无公害果品生产中允许使用的一些药剂。杜绝使用剧毒农药、禁用农药等,最大限度地控制农药的污染和危害。要保护和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病虫害的自然控制作用。要加强对果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做到对症下药,适时防治。

  主持人:嗯,吴老师也是浙江大学非常著名的环境与资源学院的知名教授,也是从专业角度和我们分析到实际当中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刚才三位委员的介绍,我们已经感受到目前在浙江省治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没有严格的管理会反弹,这也是老百姓非常关注的问题。接下来请三位委员介绍一下,在你们民主监督当中有哪些切身的体会,或许今后要继续加强哪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呢?

  叶碎高:要强化流域管理。我省水系发达、河流众多,人多地少、逐水而居,跨界河流、湖泊比比皆是。以钱塘江为例,从衢州、金华到杭州、绍兴,直至宁波出海,流域面积4.8万Km2,人口1600多万,这么大的面积、这么多的人口,上下游、左右岸自然要分很多行政区域。其它稍微大一点儿的河流也大抵如此。水是流动的,而治水责任是按行政区域划分的,实行属地化管理,跨界河湖的管理成为难题。

  以杭州市水源地之一贴沙河为例,南北段、东西岸属于不同城区,两岸车流、人流活动频繁,游泳、钓鱼、洗衣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东岸建了隔离网,他们移师西岸,东岸的城管管不着西半边的违规者。这种划地为界、分而治之的管理模式,在水域管理方面,责任难以分清,管理难度非常大。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治水模式就是实行流域管理,即以自然流域为单元,以水安全、水资源管理为核心,将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开发与保护,兴水利与除水害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手段,进行统一协调管理。

  我国在长江、黄河、太湖等7大流域建立了流域管理机构。我省也建有钱塘江管理局,在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借鉴类似经验,在我省较大流域建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或机制,加强地区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的协作,协调解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纠纷,构建齐抓共管的和谐环境。

  主持人:叶委员提出了非常关键的一点,说是强化流域的管理,其实刚才也说到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如何把水资源管理好了,可能我们“五水共治”的工作已经取得一个明显的成效了。张委员,在你调查当中还发现了哪些问题,在今后哪些还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

  张跃进:我认为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第一个环节,加强立项监管,严格准入门槛。尤其在当前简政放权过程中,把资源配置权交给市场的同时,对涉及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的事项要从严审批。生产建设项目要严格遵守水环境功能区划、防洪规划、水利规划的规定。严格审批防洪影响、环境影响、水土保持、水域占补平衡等专题研究评价,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第二个环节,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规范生产、排污行为,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监测设施。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执法监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突出强调政府监督管理的职责,并针对目前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突出,进一步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但在实际工作中,环保设施“重建轻管”现象仍然存在。企业的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验收之后,对运行过程的监管明显不足;对违法排污等现象处置、处罚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继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依靠严管重罚,增加企业违法成本。对不能截污纳管、又没有处理设施的高能耗重污染企业,要坚决关停,绝不手软。

  特别是对偷排漏排、屡查屡犯的企业,要实现“零容忍”;对养殖量已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地区,要加快整治步伐。要实行最严格的环境责任追究。切实落实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强化流域治理目标责任制和市县界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对未通过年度考核且整改不到位或因工作不力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地区,应严肃查处并追究当地主要领导的责任。严格执行江(河)段长负责制,切实把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主持人:好的,张委员提到有关于严格实行水环境准入制度,其实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就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的好环境,也希望大家有保护水环境的良好意识。

  这位网友提出,治水,关键要健全长效机制。他想请三位委员谈谈如何完善长效机制的看法,其实这是一个看似特别简单的问题,但是有很多话可以说,还是先请张委员。

  张跃进:我认为这场战役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公众基础作用,政府必须要有信心和决心守住监管红线,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五水共治”常态化、长效化。

  一要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从监督调研的情况看,6月份前后各地将陆续完成三河治理的年度任务,“清三河”任务完成后,河道的长效保洁是重点,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河道保洁长效机制,确保治理成果不反弹。

  二要建立长上下游协同的治理机制。每一条河道的上下游既要守土有责,又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特别是上游地区要讲大局、讲责任,对辖区内河道的污染只能做减法、不能做加法;中下游地区要与上游地区多沟通,对上游地区多帮扶,做到共同治理、共同保护、共同发展。

  三要建立多部门协同配合的治理机制。治水工作涉及治水办、环保、水利、公安、国土资源、建设、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等诸多部门,各个环节相互关联,一个环节不到位,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建议有关部门相互支持,相互补台,整合力量,整合资源,真正做到无缝衔接、百密不疏。

  主持人:我们说治水是一个过程,但是把水治好之后,如何更好的去保护它,这其实是我们更需要一直做下去的一件事情,以上是张委员介绍的。接下来我再问吴委员,之前你都是比较关心有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你觉得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上,今后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你关注到哪些方面?

  吴良欢:要重视农业农村污水治理,加强生活污水、养殖污染和化肥污染治理。广大农村是全省城市的纵深腹地、江河之水的重要来源。如果农村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治理,全省治水就很难有大的起色。我建议按照“行政村及规划保留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基本覆盖”的目标,排出时间表,落实责任制,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条件的地方,农村生活污水也要实行截污纳管、集中处理。对于单户村、散户村、空心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应从实际出发,采取生态化处理方式进行治理,不宜片面强调集中处理,以免造成资金上的浪费。

  一是省政府要明确规定,新建农房必须实行“雨污分离”模式,对污水排放要有规划,管网同步施工;二是农村目前普遍采用的无底“三格式”化粪池,这化粪池要全面改良,防止污水直接渗漏,污染地表水质;三是对于家庭作坊式企业要实行统一处置政策,敦促其迁入工业集聚区(点)、接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或者自行建设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故意不纳管、影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破坏污水治理等行为进行处罚;四是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生态县(市)、乡镇考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作为创建美丽乡村先进镇的重要评价指标。要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巩固“禁养”工作成果,扩大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范围,加强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已建治污设施运行的检查和监管力度,确保正常运行,防治偷排漏排污染环境。

  这里我要补充一点,对于畜禽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研究,还有推广应用,这个也是非常关键的。

  主持人:好,我相信如果说农村的面源污染问题关注到吴委员的建议,我相信正在建设的“美丽乡村”也一定能够实现。

  叶委员,作为普通的老百姓,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加入到全民治水的队伍当中,应该如何帮助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普通老百姓可以做些什么呢?

  叶碎高:治水是全民的事情,只有全民参与,让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无处遁形。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与水有关的法律也都有类似的条款。“五水共治”、水环境保护,光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公众参与”治水的形式、渠道有多种多样,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直接参与垃圾河清理、治水工程建设等等。发现问题及时反映、举报,有好的意见建议及时提交,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和渠道。

  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同时,要建立、完善相应的公众参与、民意征集渠道。杭州市环保局推行的“阳光排污口”工程就是引导“公众参与”的很好方式。他们的做法是把污染企业的排污口由厂内移至厂外,并公示企业排放的污水种类、排放去向、排放标准、排放方式、企业联系电话、环保投诉电话、企业承诺等重要信息。该工程已在江干区率先试行,期待尽快完善、推广。

  主持人:是的,我们也是期待全民老百姓都能够来做“五水共治”的责任人。

  今天的张跃进委员、吴良欢委员和叶碎高委员,都围绕着科学治水、依法治水、长效治水谈了自己的对策建议。相信有我们政协委员的支持,有了广大群众的关心,有了省委省政府的决心,我们的“五水共治”工作一定能按照路线图顺利推进,“青山绿水”不会只出现在梦中,美丽浙江不久就会成为现实。

  好的,非常感谢三位委员作客我们演播室与网友畅谈治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下期,我们将继续关注省政协的“五水共治”民主监督,请注意收看。再见。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