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4年,浙江拉开“五水共治”的大幕,治污水被摆在首要位置。省委书记夏宝龙指出治污水好比手的大拇指最粗,百姓观感最直接,治好污水,百姓必会竖起大拇指。如今,浙江提前半年完成垃圾河治理、超额完成年度黑臭河治理目标,9个县区成为首批“清三河”达标县。浙江百姓开始陆续享受治水所带来的环境红利。今起,浙江在线陆续推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浙江治水竖起”大拇指“》系列报道,介绍9个全省首批“清三河”达标县(市、区)治水工作。
浙江在线开化9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潘杰) 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
秉承“保护钱江源是第一责任”的理念,开化县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1-8月,全县I、II类出境水质占比达到98.3%。还组织了“万人畅游钱江源”活动,实现每一条河都能游泳,兑现送出一江清水的承诺。
全省率先提出护河“四个禁”
掷千万打造百里黄金水岸线
今年年初,开化县摸排出3条(段)、长105.1公里垃圾河,5条(段)、长8.2公里黑河、臭河。该县建立河道每月一清理、重点区块一周一清洗工作机制,开展“大河小溪”大清洗。
芹阳办事处丰源村原先有10处废弃煤矿,流经该村的汶山溪曾因矿尾水被列为全县五条黑臭河之一,水流过后留下硫磺水垢,严重污染周边环境,附近的农田因此荒废。
今年5月,县国土局联合丰源村在煤矿附近建起氧化池和沉淀池,让被污染的水过滤后再流进河道,水质得到极大改善。
期间,开化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提出“禁采、禁渔、禁养、禁倒”的护河“四禁”。
其中,全流域禁止采砂,拆除违规制砂场55家;马金溪、池淮溪、苏庄溪等流域共1976公里河道实行全境全年禁渔,增殖放流鱼苗30万尾;拆除网箱面积3.7万平方米,全县32座小(二)型以上水库、99座山塘全面禁止施肥养鱼;255个行政村制定水规民约,杜绝垃圾入河。
同时,开化累计投资2500多万元打造百里黄金水岸线,种植景观林4951亩,绿化、洁化、彩化河流和绕村河道118公里55万平方米,彩化河岸20多万平方米。
村民建房缴押金防乱倒垃圾
义工凭积分可兑换社会服务
作为山区县,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是“清三河”的关键。
地处大山的中村乡树范村原先设有露天垃圾池,村民倾倒垃圾后要等满了才统一处理,逢夏天就蚊蝇飞舞,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恶臭。
村里出“狠招”将原先10多个垃圾池全部打掉,分区划块设立了18个生活垃圾投放点,将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写入村规民约。每户村民建房前必须先缴纳5000元垃圾清理押金,一旦发生垃圾乱堆乱放,清理费将从押金中扣除,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现象明显改善。
村党支部书记钟树土介绍,由村干部、党员组成的义工服务队还经常到各卫生包干区检查督促、捡拾垃圾,现在垃圾发臭、蚊蝇飞舞的情况一去不复返。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开化在全省率先完成《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编制。关停了25家污染企业,累计拆除、关停58个生猪养殖场(户),拆除栏舍面积22536平方米,生猪存栏量消减5598头。
今年3月,开化启动“垃圾不落地”义工服务行动,减少生活垃圾的收集量、二次污染。县里推行义工积分制度,注册义工按积分可“兑换”包括医疗、保险、公交、景点门票等在内的服务。
目前,全县已建立义工队伍360余支,拥有义工1.2万名,主动参与农村和社区管理,种植苗木、花草,修剪绿化带,清理河道垃圾,宣传“五水共治”等。
通过治理,当地将垃圾河改造成了天然泳池,淤泥塘变成了荷花池,打造了一批富有乡村文化内涵的桃花溪、杨梅河、水岸林、风景潭。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