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6日讯 太浦河畔,绿树绕堤,这里流淌着目前全市最优质的水源,滋养几十万嘉善人;碧云花园,花海烂漫,这里所在的大云镇将建成近13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区;平原水网,脱胎换骨,这里正在重绘“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水乡生态画卷……
嘉兴生态市建设工作考核近日发布榜单,嘉善获得“优秀”,至此实现“八连优”。实际上,嘉善近年在这张绿色的“生态成绩单”上一直拿高分:去年获得全市唯一一个“国家生态县”命名,并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凭治水实绩,赢得全市唯一一个浙江省“五水共治”优秀县大禹鼎;实现国家级生态镇(街道)比例100%,是全省首个实现全覆盖的县市……十多年一以贯之“生态立县”,嘉善正努力打造一个平原生态样本。
发展品质经济守牢生态红线
新年伊始,嘉善打响今年第一场行业整治攻坚战,一场被命名为“绿剑5号”的专项行动,剑指大舜纽扣行业污染整治,1个多月来已颇见成效。仅2月上旬不到一周的时间,嘉善一举查封关停违法排污生产经营户354家。“2月10日前停产整治到位,5月底前污水纳管到位、达标排放到位、关停监管到位。”嘉善县环保局生态科的徐新民介绍说,专项行动已排定时间表。
以整治促提升,既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又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嘉善近年打了一场又一场行业整治硬仗。去年,嘉善全面整治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等重污染行业;在喷水织机整治攻坚战中,全面完成21593台织机整治,其中关停淘汰8000多台,年削减cod排放2455吨。
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嘉善坚持优化提升着力点,大力发展低碳、生态的品质经济,以具有嘉善特色的产业结构追求绿色gdp。生态农业方面,嘉善已建成现代农业综合区2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省级特色农业精品园13个和精品农业示范点80个,全县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113个,认证面积达27.5万亩;品质工业方面,“亩产论英雄”导向得以全面实施,对传统产业“强制淘汰一批、倒逼提升一批、适时关停一批、有序转移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加快发展低耗、低碳和高智“两低一高”经济,目前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县规上企业总产值三分之一以上,新兴产业投入约占全部工业投入的60%;现代服务业方面,以“休憩嘉善”为目标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以“物流嘉善”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以“设计嘉善”为目标大力发展2.5产业……
坚持生态立县构建“四个生态”
没有先行之路可以借鉴,生态环境错综复杂……平原地区打造生态县面临的困难千头万绪,但嘉善早在2002年就大胆确立“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此后又编制了嘉兴市首个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并着力构建和谐的政治生态、低碳的经济生态、秀美的自然生态和良好的社会生态“四个生态”。
良好的政治生态使嘉善自上至下真正确立起生态文明的价值导向。据了解,嘉善不仅构建了全面的组织领导体系,还建立了有效的生态投入保障体系。从2010年起,嘉善分三年开展碧水、蓝天等9大类别100项工程,总投资22.5亿元;在此基础上,积极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实行专款专用,投入体系趋于多元化。嘉善还把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分值由最初的2分提高到30分,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为打造秀美的自然生态,嘉善拆、建、治、管并重。去年嘉善基本完成全县禁养区猪舍拆除,生猪存栏量从年初的37万头削减至11.8万头,大大减轻了区域生态压力。与此同时,嘉善加大投入编织污水收集网、城乡供水网、环境监管网、垃圾处理网、集中供热网、城乡绿化网“六张网”,解决生态突出问题,让城乡百姓真正享受到生态利好。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为例,嘉善投资8.55亿元在嘉兴率先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价供水,惠及城乡几十万人。
深入开展生态创建、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则为嘉善营造起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生态。目前,嘉善9个镇(街道)全部建成省级以上生态镇(街道),建成市级生态村100个,创建比例达到96.2%,为全市之最。嘉善还发动全民参与制定了《嘉善县生态文明公约》,并积极依托“环保市民检查团”、“环保专家服务团”、“环保联合会”等开展联合行动,使公众参与从环保信访向环境执法、生态宣传、技术服务等领域拓展。
据了解,嘉善去年生态环境稳中趋好: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连续6年良好以上,去年为优秀;太浦河水源地水质达到iii类水标准,为全市最优;水质监测显示,地表水iv类以上水质占85.7%,占比居全市首位;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80天,优良率76.7%;城区区域环境噪声为51.9分贝,达到国家环境质量考核标准。
“嘉善坚持把生态环境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培育,把生态创建作为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的重要载体来落实,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实施,积极探索符合嘉善实际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平原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嘉善县委书记姚高员介绍说,2015年嘉善要继续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城乡环境整治三大攻坚战,推动嘉善继续大步迈向生态文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