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湖市新仓镇友联村文化礼堂内人头攒动,格外热闹。原来是堂内的“瞒瞒子馆”正式对外开放啦,好奇的村民们争先恐后的来体验“瞒瞒子馆”的乐趣。“瞒瞒子馆”为友联村文化礼堂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原有“乡村记忆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村的文化资源,用谜面文字与谜底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别具一格的乡土文化,以此来保护和传承本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瞒瞒子”,即民间谜语,也称之为“谜谜子”或“谜子”。“瞒瞒子”的“瞒”,意为“隐藏”,即“隐藏谜底,让人猜测”。猜瞒瞒子活动包括制谜、出谜、猜谜等,带有较强的民间游戏的娱乐色彩。
“瞒瞒子”起源于古代先民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如果从春秋时期的“廋辞”、“隐语”开谜语之先河算起,至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本地的民间谜语应该比之要晚一些,却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表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瞒瞒子馆”内共设置28块图板,收录156条瞒瞒子,陈列99件具有乡村记忆的物品,涉及自然、生产、生活、人体、动物、植物、食品、器具、建筑、文字、地名、日常用品、文娱体育等等,内容丰富,品种多样。
据民间文艺家邓中肯先生研究成果表明,新仓本地的“瞒瞒子”有1000多条,简约精炼,如一幅幅明丽的简笔画;通俗清浅,像一段段质朴的顺口溜;自然流畅,像一则则动听的田山歌;机智诙谐,似一句句活泼的俏皮话;生动形象,如一首首鲜明的格律诗。
瞒瞒子已成为传播百科知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谜语”,而在其所体现的民间文学、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社会历史等等之上,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寄寓了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陶冶情操作用。平湖瞒瞒子非常准确形象的语言,就像一篇篇短小精悍的韵文体说明文,就像一段段耐人寻味的民歌,更是一首首清新而隽永的短诗。
此外,友联村将“瞒瞒子”与拨子书结合起来,以方言表达的形式编排了“一村一品”节目《我爱瞒瞒子》,将于本月下旬亮相新仓镇第七届芦川文化节开幕式,与新仓的百姓们一同领略“瞒瞒子”的风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