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郑琪 通讯员 吴燕萍)本月公布的十三五规划,仔细阅读,就能发现医疗卫生领域的关键词是:分级诊疗、健康中国、远程医疗。其中,分级诊疗更是“十三五”期间医改的重头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列出的时间表: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
分级诊疗,直白地说,就是小病在社区医院就诊,大病才去大医院。推行这一制度,重中之重就是把患者分流到基层。早在去年10月,我省就分批启动了分级诊疗试点,打出一套医改“组合拳”。
率先“探路”,浙江基层医改交出漂亮成绩单:钱江晚报记者昨日从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处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高达15538.18万,占所有医疗机构门急诊人次的47.91%,比去年同期增长将近800万。
那么,到底是什么变化,吸引了广大居民到基层看病?下一个五年,基层医疗又将会有哪些发展?对此,钱报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与梳理。
现在,基层就医发生的这些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出门步行20分钟
偏远山区也能找到医生
如今在浙江,不管在海岛或是山村,都不愁找不到医生。因为从县级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再到村卫生室,全省已经实现县、乡镇和村三级医疗网络全覆盖。
根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基层卫生人员共136475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28673个,其中卫生院114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5685个,村卫生室12042个,基本建立了“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也就是说,得了感冒要看病,出门步行20分钟,就能找到医生。
以地处偏远的浙江省永康市舟山镇铜山村为例,村卫生室位于铜山村、高寮和陈山头三个村的中央位置,这三个村的村民共有1000多人,但住得最远的村民,步行20分钟也能走到村卫生室看病。
首诊到基层
百姓看病能少掏钱
去年开始,浙江试点分级诊疗。它不是强制执行,而是利用差别化的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制度加以引导。简单点来说,首诊到基层,百姓看病能少掏钱。
比如建德市,今年7月1日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后,原则上,当地居民看病首诊自行到市外医院,医药费用报销时先由个人自理10%。相反,如果先在市内医院首诊,医保报销不受影响。
除了利用医保和价格杠杆,基层首诊还能得到很多便利。比如上级医院对由基层社区转诊而去的患者,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住院等。
杭州市西湖区,去年推出“社区健康通”APP。通过这个平台,西湖区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可以帮患者预约5家杭州大医院的专家号和部分检查项目。但因为是单独合作,一些居民向钱报记者反馈,现在服务项目比较零散,期待接下来建立预约、转诊的统一信息平台,享受更多医疗便捷服务。
签约责任医生
健康大小事全问他
美剧里时髦的“家庭医生”,中国现在也有了。在浙江,管理一家健康大小事,可以先找责任医生。
最近几年,我省基层不断推行责任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后,居民有健康问题,可随时拨通责任医生的电话,也能请他帮忙转诊、挂大医院的号子。还有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换导尿管、处理褥疮、换药的,责任医生也会提供上门服务。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基层处处长胡玲介绍,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91%,规范签约人数达到655万人,其中有七成是慢性病人和老年人。
根据省政府的计划,5年内全省一半的人都将签约责任医生。这意味着,要为全省近3000万居民配备责任医生,目前13万的基层医护队伍需要进一步扩展。
如何招聘、培养更多优秀的基层医护,并提升技术与服务水平,将是公众最为期待的。
接下来五年,基层就医即将发生以下变化,你期待吗——
“互联网+医疗”
分级诊疗推进大提速
分级诊疗要推行,最关键也是最大的难点,就是要提升基层医生、护士等医疗从业人员的诊疗与服务水平。
新医改以来,浙江一直深化“两提升、双下沉”工程,全面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比如杭州市江干区组织社区医生与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杭州市红会医院等大医院名医结对并开展培训,已有近百名全科医生拜名医为师。
而接下来5年,“互联网+医疗”将成为一针强心剂,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落地。业内人士指出,它的破题之处主要在于利用互联网,做好病种、疾病与医院、医生的分工,提高匹配的效率与精确度。同时,大医院与基层的医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交流。
说得有些专业了,对老百姓来讲,未来的分级诊疗,可能只需要在手机APP上摁几下,就能与社区医生线上交流。想转诊,也能立即了解最适合自己的大医院医生。而你就诊前,所有病情,他们已经在APP上对接、沟通好了。
远程医疗
社区医院随时能见省城医生
“十三五”规划里提到一个词:远程医疗。这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它把基层医院和大医院随时随地连起来了。
畅想一下,坐在社区医院的诊室里,通过先进的视频技术,社区医生和省城医生就能实现实时看病。无论是分析治疗方案,还是术后复查、病程追踪,都能享受到大医院丰富的诊疗经验、精湛的医技水平。
如果你像钱报记者一样,是个上班族,应该会特别喜欢这个举措。因为,未来只要提前预约,再往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一坐,不仅免去排队困扰,轻松地看上大医院的医生,还有位了解自己的责任医生帮忙记录病情、随时把关,对基层医疗的好感度肯定能提高不少。
医养结合
在社区实现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最担心的就是长期生病,怎么办?人口老龄化加快,“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
医养结合后,养老机构和周边的社区医院将会合作。对老年朋友来说,以后住院、康复、生活照料及健康养老,社区医院会直接开通就诊绿色通道。
这方面,杭州已经开始尝试。比如目前杭州西湖区已有13家小型养老机构与就近的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为老年人开设医疗服务绿色通道。同时,医院按照“医疗服务站”规模配备基本医疗所需的仪器、设备,安排医生护士,定时定期为老人提供全天候医疗、护理、健康教育、体检等上门服务。
未来,医养结合举措进一步推开后,社区医护应该会成为老年人晚年健康最贴心的守门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