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十年特别策划——绿水青山富浙江
浙江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400专家在杭州探讨 看中医吃中药今后更多靠“创新”
2015年11月20日 06:15:15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记者 郑希均

   浙江在线11月20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郑希均)两千多年的歧黄之道,是不是到了必须进一步推进重大创新的时候?一直以来的望、闻、问、切“四诊”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是否要更多更快地融入现代化诊疗元素?治未病、医养结合等健康、养生、养老创新,我省走到了哪一步?如何通过创新,加速发展我省现代中医药产业、中医药服务业……上周末,来自全国、全省的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全省所有90多个中医院的院长,“中国中医药创新发展样本”天士力集团等的代表,中药和大健康产业企业的代表等400多人,齐聚杭州,参加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的之江中医药论坛·中医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回顾总结我省中医药创新发展经验和成果,探讨新常态下如何加快创新,全面提升我省中医药服务业的实力和水平,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优势突出、与我省社会发展、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3年前的省“两会”上,我省第一次提出了“健康浙江”的概念,提出要制定实施“健康浙江”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人群健康素质。在这个战略中,作为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支柱之一,中医药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3年时间过去,“健康浙江”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医药健康产业和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中医药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瓶颈和制约,包括相关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强、中药剂型落后造成在国际舞台上竞争力不足、中医人才匮乏和流失等问题。

  如何更好地建设“健康浙江”?如何让中医药服务业更多更好地惠及全省城乡居民?创新,是新常态下我省中医药的必由之路。这也是此次论坛的主题。

  论坛上,专家学者脑洞大开,各逞机锋,亮点纷呈,本来按计划3小时就结束的论坛,开了近5小时。场外夜幕已垂,场内“创新”声声。

  a

  坚持创新,“中医药必将再获诺奖”

  论坛上,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徐伟伟7次提及“创新”。包括“传承保护与创新驱动结合”,“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服务模式。鼓励开展融医疗、康复、预防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多专业联合诊疗模式和多种中医药方法综合应用的治疗模式;鼓励资源下沉;鼓励县乡一体;鼓励连锁发展……”他甚至认为,坚持创新,“中医药必将再获诺贝尔奖”。

  他透露的关于养生的一则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浙江省鼓励社会资本开设四类中医养生馆,包括经络按摩馆、太极运动馆、药膳馆和情志调摄馆。“浙江一直在发展中医养生保健产业,我们鼓励企业开发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中医养生保健器械产品,以及以中药材为基础的保健食品、药膳产品,做大做强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市场。”

  “未来将在浙江建立多家药膳馆,大家以后通过网络就能很方便地买到专业的药膳。中医药食同源,菜里可以放药材,酒里也可以放药材。我们不是光开个餐馆,而是将利用好互联网+的平台,把两者结合,不仅让大家能通过网络买到专业的药膳,还能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定制适合自己的药膳,让中医更好地为每个老百姓的健康服务!”除了药膳,未来还将推进运动养生馆的建立。徐伟伟说:“浙江提倡的是基层中医,不用都去大医院排队挂专家号,在家门口就能把病看好。9月1日我们还发了文,把中药颗粒剂放进医保,让老百姓用得起药。”

  b

  “医联体是最新一个重大创新”

  浙江省中医院院长吕宾干脆把“创新”安进了他发言的题目中——《创新医疗服务大众》。这个拥有50多位国家级名中医和省级名中医的浙江省中医医疗龙头,浙江省中医院一直感受着城乡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压力。吕宾认为,要解除或缓解这一压力,根本性的举措就是创新,别无他法。近几年,浙江省中医院大力度、超常规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改善中医诊疗制度,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提高治疗水平,等等。最近最大的亮点是成立医联体,这也是最受此次论坛关注的一个点。

  据吕宾介绍,成立两个月的我省首家覆盖全省范围的医疗联合体,首期加盟的21家单位中,既有中医院,也有人民医院,既有县级医疗机构,也有市级医院,还有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会资本办医的民营医院。以医联体为平台,上下级医院之间互相联结,医疗资源能有效整合又合理分配。有利于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线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医联体通过医院搭建的云平台,打破机构之间界限,统筹协调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医疗检测检验等设备资源的统一配置、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

  具体来说,以前基层患者在当地医院看病需要转诊时,患者自行联系上级医院,因为信息不对称等种种原因,常找不到合适的医院,抢不到专家号。即使找到了,也因没有床位,需要长时间等候而耽误诊疗。医联体成立后,内部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患者在当地就诊需要转诊时,当地的医务人员可以直接联系好上级医院的专家、床位和各种检查。

  配套医联体开发出的“省中医疗云”,除了远程咨询和问诊、预约挂号、线上支付三大基本功能外,还有“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医药联动、检查协同、远程联合门诊”五项核心功能。“这将促进当前就医模式的转变,实现‘人性化、智能化,医养护一体’的就医模式;促进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实现‘远程、协同、连续的线上线下一体化优质服务’模式;促进医院管理模式的转变。”吕宾说。

  c

  天士力带来的启示

  与以前相比,此次论坛更具开放性、包容性,请来了中国最大民营药企之一的天津天士力集团,介绍该集团的创新发展经验体会。作为“中国中医药创新发展样本”,近年来,天士力奉创新为圭臬,从机制创新,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书写了一部令人激动的创新史。天士力的中药产品复方丹参滴丸,是中国最大的单一中药品种,并成为第一个进入美国进行3期临床试验的中国中药产品。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一不是基于创新。天士力的创新,天士力董事局主席闫希军在论坛上的介绍,给浙江中医药带来了诸多启发。

  中药现代化,路很长,很艰难,但国际化路更长、更难。中药因为难以量化而不被国际社会承认,并被指责为“不科学”。在“以国际化带动现代中药的创新和发展”为题的报告中,闫希军说,20年前,天士力发展初期,就着手推进中药现代化,而1996年,从一个创新技术成果——复方丹参滴丸启动,天士力展开了创新与变革之旅,开启了现代中药美国FDA之路,经历了从摸索、坚持,到积累、创新,再到稳步推进的艰难历程,取得了中药国际化的重大突破,也带动现代中药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和发展成就。天士力的路径是:一个科技创新成果-做专做精-打造一个产业基础-构筑大健康产业。“从一味传统经验方的复方丹参制剂,到复方丹参滴丸进入美国FDAⅢ期临床验证;从现代中药、生物药、化学药三轮驱动,到进军大健康形成‘一个核心带两翼’的战略布局,形成以医药为主,并逐步进入生物茶、保健品、化妆品、现代白酒、安全饮用水等生命健康需求产业领域,‘天士力模式’取得了成功。”

  对成功的原因,闫希军当然归结于创新。怎么创新?他说一是善于谋划,二是敢于探索,三是找准突破点,四是求真务实做下去,五是坚守。他说为了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坚守了二十年,现在还在坚守着,未来仍将坚守。

  论坛上,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肖鲁伟就对天士力的创新和坚守精神赞不绝口。他认为,互联网+时代,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很重要的一条是:要开放,要包容,要学习、吸收先进的经验,天士力值得浙江企业好好学习。

  d

  创新是对国药的最好保护

  同样是创新,杭州桐君堂药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桐君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总经理申屠银洪有他自己的独特理解。这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桐君中药文化传承人,在论坛上表示,桐君堂的口号是“传承、保护、创新、发展”。其中的“创新”,实际上是对中药最好的保护。这个坐落于美丽富春江边的桐君堂,是浙江省首批医药先进企业,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也是浙江最大的中药饮片企业。

  他说的创新和保护,一是中药企业要做真正道地药材,二是要在道地药材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作出新变化,提高现代中药的疗效。现在中药老字号企业不算少,但要做好老字号,发扬光大,就要做到这两条。

  他在论坛上介绍,道地药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和地域内所产的药材。“然而,近年来道地药材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甚至有些面临灭绝。同时,中药材市场弄虚作假、以次充好、以非药材冒充药材的情况层出不穷。在这种状况下,如何保证药材的道地,空前重要,从饮片厂采购、炮制到中医门诊开方配药、甚至煎药,都要守住每一道关。而要把住这些关,要保证药材的地道,就要适应新形势,创新方法。比如,现在不少道地药材产地已经从农田变成了工业园。这就要我们去寻找能种出地道药材的产地,或进行原产地保护、抢救性保护。桐君堂就有自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如今,桐君堂饮片厂自建的种植基地达1200亩,还与五千余家药材农户签约,连接药材种植基地一万余亩。桐君堂严把选材质量关,宁可多花钱跑远路买好材,不就近图便宜以次充好,因此,桐君堂的药材原料来自全国各地道地市场,共有道地药材1000余品规。

  至于创新手段,提高中药药效,申屠银洪认为,“我们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有中药的形态、性状,将中药的成分作为指标,通过生物发酵、生物催化转化方式提高中药中有效成分,从而提高药性”。

  创新,作为此次论坛的主旋律,贯穿始终。大名鼎鼎、近年来做中药风生水起的寿仙谷,董事长李明焱报告的题目叫“创新发展中医药服务大健康产业”;正大青春宝的发言是“以创新驱动永葆青春”;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的题目是“康复产业的现实需求和创新发展”;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药学家吕圭源则以“中药保健功能优势与产业发展”为题……论坛探讨了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政策体制创新、法制体系创新、标准化战略、产业化创新、中药剂型创新、“互联网+中药”等议题。

  肖鲁伟最后表示:创新是十八届五中全会着力强调的“关键词”,我们一定要加快创新,服务人民群众。“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看中医吃中药,今后更多靠‘创新’。”

标签: 中医 责任编辑: 曾杨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