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这到底是一所怎样的初中? 从三个普通场景里读懂它的精气神
2018年05月16日 08:45:11 来源: 杭州日报

  球场上的自信对学习一样管用

不假思索冲上去扶起摔倒老人 “孝爱”成为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

  几个月前,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的张艳老师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加浙江省博物馆的国学课程。在现场她发现,给自己孩子上课的是学校同事胡慧红。原来,从2014年成为浙江省博物馆志愿者起,胡慧红每两周参加一次志愿活动,为孩子们上国学课雷打不动。其实,胡慧红已经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活动累计232次,备课时间超过5000小时,年年是省博的“优秀志愿者”。

  做了几年出色的志愿服务才被同事发现,很多老师都说胡慧红太低调。但这样平凡却踏实的老师,在丁兰实验中学并非个例,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中,你都能感受到丁兰实验中学人身上“品质如兰”的精气神。

  有关“智慧”的一次革命

  课堂枯燥没有效率?看看这位“Pad达人”教师的探索

  高科技手段到底有多神奇 只用了两年成绩就能“说话”

  场景1  去年开学前,语文老师陈桂君坐在家中的书桌边,手捧一台平板电脑,左划划右划划,还不时腾出手在纸上做笔记。暑假结束就要给初一学生上课了,她将在这届学生面前第一次用Pad教学。

  虽然对Pad操作很熟练,专业教学APP题库中的两三千道题她也全都做了一遍,但她还要针对初一教材知识点增补一些自创题到题库中。

  在丁兰实验中学教了十八年语文的陈桂君资历很深,但很多年轻老师都觉得她讲课很“潮”——从互联网2.0一路“潮”到3.0。

  十几年前,中国很多家庭还没有电脑,陈桂君就把语文课搬到了信息教室,用上了自己制作的BBS论坛,她在上面发布了很多阅读材料和课件,学生可以自行查看,为此每月她还得交几百元维护费。但这样的教学有个问题:“当时学生看到电脑就有点控制不住自己了。”陈桂君琢磨的这种互联网教学有点“生不逢时”。

  2016年,丁兰实验中学开始在全校使用Pad教学。原本就对新技术有敏锐嗅觉的陈桂君很快成为“Pad达人”,技能甚至超过了很多年轻老师。但“会用”和“用好”是两回事,陈桂君下了不少功夫。丁兰实验中学使用的是学海教育“智通云”教育云平台的“电子书包”,每台Pad中针对每科都有不同的APP群组,辅助教师教学与学生作业。陈桂君不仅把APP里的所有语文题都做了一遍,又陆续自创了几百道题加入到题库中。这些加入的题都很有讲究,学生这段时间什么学得不够好,就多出那方面的题给学生。APP里还有个录制讲解视频的功能,陈桂君特别爱用,学生还能在Pad上看到老师针对错题的讲解视频。

  陈桂君已经成了学校里最喜欢用Pad教学的老师之一,自己不断的坚持也给课堂带来了很多改变。比如上课,一次就能看到很多学生的发言,避免了原来学生看到老师眼神追过来就低下头的“沉默”;少了机械记忆的内容,学生也变得爱阅读了,班里有个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现在经常向陈桂君要课外阅读材料,上学期期末考试进步也很大。

  现在,陈桂君正着手整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搜集杭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测验、中高考卷上的阅读题,在Pad里开一个“图书馆”。目前已经搜集了上千篇文章,并通过写法、主题等进行归类,学生不仅课上能用,课下也能读读重点句子,锻炼阅读能力。“文篇归类是语文老师必须做的事,如果没有Pad就会麻烦得多。”

  丁兰实验中学2016年引进Pad教学,几年下来成效明显。校长赵骎说,刚开始她自己带的班,29个学生中有9人自愿使用,3个月后所有学生都有了用Pad上课的想法。而成绩最能说明问题,“使用第一年,学生的AB率增加了10%,每学期都在提升,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上学期全校八年级学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提升很大,AB率语文、数学学科都有较大提升。

  有关“坚持”的一次逆转

  国家队伸来橄榄枝?零基础的学生居然能打赢体校生

  大名鼎鼎的校园排球队 成为学生们身边的精神坐标

  场景2  2014年杭州市中学生排球赛半决赛,球场边记分牌显示8:13,决胜局,丁兰实验中学队落后,对方发球,如果他们再得2分,丁兰实验中学就将饮恨于此。结果对方发球失误,9:13。换发球,队员们刚松下的一口气重新屏住,队长谢璐豪走到发球位,替补席上队友们紧握拳头,有些队友还把双手放在嘴边大喊:“我们还有机会!”

  助跑、抛球、扣球,谢璐豪发球连得6分,丁兰实验中学挺进决赛并击败决赛对手,拿到了学校排球队的第一个杭州市冠军。

  时隔多年,校排球队教练方海妙仍清晰记得这场比赛的每个细节:“是坚持不懈的精神缔造了这场逆转。”

  丁兰实验中学排球队从2012年成立起,连续参加七届杭州市比赛,从未掉出过前三名,经常能打赢体校的队伍,在2014、2015年拿到了两次冠军,历届不少学生都被市少体校挖走,有的甚至进入了U16国家队试训。

  从挑选队员到训练、比赛,几乎都是方海妙一手包办,队员每个年级招四五个,再从校内排球拓展课里物色七八个:“我们的队员都是零基础,但能练成这样,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学生要从如何垫球、发球、传球、扣球学起,方海妙定下一个规矩:要想进入下一个阶段,每个学生必须一次性对墙壁垫球500次不能让球掉到地上,“条件好的学生要完成也要一个月时间。”方海妙说,凭着热爱,几乎每个学生都会坚持下来。

  除了大课间,每天放学后队员们从下午4:15开始,一直训练到傍晚6:20左右。方海妙回忆说:“几年前没有室内场地,我们只能在篮球场上练,冬天五点半天就黑了,就对着墙壁垫球,天冷球硬,打在手上生疼。”训练日程也很密集,寒暑假有2/3时间训练,只有开学和比赛结束时休息几天。

  学生们都很刻苦,初二的路祺祥进队前被同学称作“灵活的小胖子”,坚持了一个暑假的训练后瘦了20斤。随着在大赛上披荆斩棘,慢慢积累起自信的队员们更爱排球运动了,一开始,路祺祥还不知道排球怎么打,“最早喜欢打篮球,接触排球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打得还不错,就慢慢喜欢上了,还多了很多朋友。”排球队的氛围也一直很好,队员之间懂得信任彼此,比赛的每一球结束,大家都会主动跑起来并相互击掌。平时练习出现失误,大家会主动揽责,同伴受伤会帮忙照顾。路祺祥说,加入排球队给自己的帮助很大:“刚进校我谁都不认识,通过队员认识了很多人,上周还和队友们一起看电影呢。”

  这一届队长莘晓阳原来是校羽毛球队队员,刚入队时对排球训练有点抵触,但因为有天赋打得越来越好。他也把这分信心带到了学习上,最终被保送进了省一级重高:“以前2小时慢悠悠地做作业,现在知道要抽时间训练,作业效率提高了不少,课上状态也更好了。”而很多原本对孩子练排球持观望态度的家长也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变化,跟老师们说,孩子现在更阳光,情绪更健康,和父母的沟通也多了。

  两个月后,丁兰实验中学排球队将参加浙江省阳光运动会,老球员们都在摩拳擦掌了,路祺祥说:“两年的排球生活让我学会了坚持,我希望这种精神能一直延续下去。”

  有关“孝爱”的一次洗礼

  路遇倒地老人有人不敢扶?他们条件反射一般冲上前去

  每个节假日开发出德育课程 职业体验让学生对未来不“茫然”

  场景3  这天,张佳怡跟往常一样走在放学回家路上,突然脑后传来一阵声响,一位老人在她身后倒地。她二话不说跟同学冲上前去,扶起了老人。

  “可能有些大人都不敢主动搀扶,我的女儿做到了。仔细想想,也是意料之中。”张佳怡的妈妈很自豪。和张妈妈一样自豪和欣慰的还有丁兰实验中学的老师,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奏了效。

  张佳怡是丁兰实验中学804班学生。她说:“课上老师经常说起‘孝’这个字,什么是‘孝’?要如何‘孝’?”“孝”是丁兰实验中学所在的丁兰街道的地域文化,丁兰实验中学地处城市新区,学生中有拆迁安置家庭子女,也有新杭州人的孩子,家长在教育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但这类孩子在学习和行为习惯、交往能力上的提升空间很大,需要在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上进行适当教育引导。对这些学生来说,不光要有孝的品质,还要有脱胎于“孝”而凝结成的对人、对自然、对社会的大爱。老师们把这一主题提炼成“孝爱”,贯穿到德育课程体系中。

  学校的“孝爱”培育无处不在,甚至填满了学生的每个节假日。张佳怡的妈妈曾列出了一张表,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一年中孩子要体验的活动,这些活动之间还有关联:妇女节,亲手为母亲制作一份小礼物;植树节,和家长一起在屋顶农场种植康乃馨、蔬菜;母亲节,为父母设计一张奖状并将自己栽培的康乃馨送给父母;父亲节,采摘自己种植的蔬菜并制作菜肴给爸妈;教师节,亲手为老师制作一份小礼物;国庆节,写一封给未来的信致那时的自己和祖国;中秋节,做一份家庭亲情档案……一年下来,一门大型课程就搭建好了,所利用的时间就是孩子与家人相处的每个瞬间。

  学生成长的“触手”还在向社会延伸。去年寒假,丁兰实验中学言蹊学生社会实践小队当起了鱼丸店店主,并在开学后提交了一份报告,里面详细讨论了“鱼丸什么时间最好卖”“摊位怎么设计更吸引顾客”“商品捆绑销售是不是有效的”等现实的商业策略问题。

  每年毕业生回母校跟赵骎校长聊天时,都有个共同体会——对未来要从事什么行业很迷茫。在赵骎看来,高考招生录取改革释放的信号已经很明确,那就是怎样让学生有更多选择,“选择的前提是,学生要有这个能力,坐在教室里上课一定是不够的。”

  所以,才有了很多的社会实践。现在,每年寒暑假丁兰实验中学都会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学生体验家长的工作,既培养亲子关系,又让学生吃吃父母在吃的苦,锻炼受挫能力。于是,很多人发现丁兰实验中学学生假期变身成为加油站员工、公交站务员、理疗师……

  围绕职业体验,丁兰实验中学还要做不少事:在高中和大学帮助下把职业体验开发成课程;用好每年春秋假、寒暑假,把职业体验实践做得更系统化;从社会各行业中聘请精英,成立“引路人”成长导师团,通过课程、讲座、小课题等方式指导学生;建立校园版生涯规划评价标准,激励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树立目标。

  校长说

  回头,有一路的故事 低头,有坚定的步伐 抬头,有清晰的远方

  丁兰实验中学校长 赵骎

  学校精神是什么?是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境界,也是一代代教师和学生的业绩、思想和风范的结晶。

  我希望丁兰实验中学成为充满孩子成长故事的温暖校园,成为老师们的精神家园。我们注重品格养成,寻找适合每个孩子成长的精神绿洲;激发工作激情,给老师们更快更好发展的精神天空;丰富体验活动,让学校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神圣家园。

  很幸运,我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吟唱着心中的那首诗,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步伐;抬头,有清晰的远方。

标签: 学生;Pad;墙壁垫球;老师;排球队;孩子; Pad达人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