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多举优化双创环境 激发全域民企创新活力
2018年11月16日 15:13:37 来源: 每日商报

  每日商报讯(商报记者 徐歆婷 通讯员 曾维启 周瑾)民营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上周,杭州召开了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暨争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动员大会,大会提出了六大举措,为全市发展民营经济指明了方向。

  其中,针对“营造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环境”一条,杭州市科委第一时间反应,推出了多项“举措”,以期为打造与世界名城相适应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了解,市科委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创新活力之城为目标,以实施国高企三年倍增计划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为抓手,构建全域创新的新格局,助推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重点将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化科技领域各项改革;二是推进创新主体质效提升;三是布局建设多层次科创功能平台;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五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保护;六是优化完善创新创业生态链。

  加强平台建设 打造专业化、国际化众创空间

  大会提出的六大举措中,明确提到要加强平台建设支撑。到2020年全市创建市级众创空间150家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60家以上。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杭州市政府就出台了2018年1号文件——《关于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引导全市努力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文件中明确提到两点:杭州要建设专业化、国际化的众创空间;杭州将加大对众创空间的补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

  为了往这个目标靠近,不少众创空间都推出了更多“深度”创业服务。

  拱墅区的创客蜂房总面积1500平方米,在“蜂房”里,孕育了很多创客的梦想。截至去年底,创客蜂房已累计成功孵化各类众创项目35个。

  据悉,除简单地出租场地外,创客蜂房每个月会举行项目路演,每周一会邀请专业律师为创业者解决合同、法律纠纷等一系列问题,每周四会邀请财务专员为创业者提供工商注册、报税、人力社保等财税辅导……

  专注孵化生物医药与智慧健康项目的天和高科技产业园为在孵企业提供了公共实验室、技术开发服务平台、GMP标准厂房等设施,实现了生物医药类项目研发硬件上的共享。

  坚持走“创业+投资”之路的创享+,除自身的天使基金外,还设立了一只马鞍山基金,主要做深度的创业服务类投资业务。

  创享+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如今的平台还在打造国际化示范众创空间,比如成立中以孵化器Fusion Space,主要服务于在杭海外创业人员,为他们提供服务,对接中国、以色列、美国三地的创投圈资源。

  据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目前经备案的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有409个,各类省级双创空间18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2家,居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第一,科技企业孵化器、特色小镇已成为杭州创业者追梦的土壤。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发放“三券”扶持小微企业成长

  在众多创新平台的大力扶持下,杭州的小微企业正在大批崛起。

  相关报告显示,2017年杭州市小微企业成长总指数为126.3,超过全省总指数6.89,已经连续两年领跑全省。

  城市经济想要发展,小微企业绝对是输送创新活力的毛细血管。

  浙江海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杭州一家典型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公司主营石油化工、环保和节能业务,其首创的浅层床高效离子交换技术可借助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溶液中的离子,以达到处理废液并得到有利回收的目的。

  海牛环境创始人陆侨治是一名加拿大海归,他正是看中了杭州得天独厚的营商环境才选择回杭创业。2011年,海牛环境成立,短短3年就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发展速度很快。

  当然,这只是一个缩影,在海牛环境的“出生地”——杭州未来科技城,这样的小微企业还有很多,他们每年都迅速成长。

  据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入围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城市试点以来,市科委就针对小微企业“缺资金、缺经验、缺场地、负担重”等突出问题,一边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等空间载体,一边还推出了打造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增加引导基金规模、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等举措。

  其中,市科委基于“互联网+”打造的“创新券、活动券、服务券”公共服务体系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截至目前,“三券”共发放66353万元,领券企业11218家 。其中“活动券”自实施以来,共发放22万张,惠及创业者超过15万人次。在此制度的带动作用下,杭州日均创业活动从2015年的4.5场,提升到了现在的日均15场,增长了230%。

  据悉,“活动券”制度由杭州首创,为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创业创新生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已被济南等城市复制。

  激发创新活力 培育更多优质创新主体

  创新创业是杭州发展的活力所在,而高新技术企业则是保持经济活力,生成新动能,引领新常态的基础和保证。

  近日,浙江省发布了2018年度浙江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榜单,其中杭州企业占了30家,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杭州“国高企”位居前列。

  在杭州生物医药领域,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个引领创新的领军企业。

  2011年,贝达药业成功研发了中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填补了国内空白,被誉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重大突破,获得了该领域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对于生物医药产业来说,特别是新药创制高新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没有了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就完全失去了动力引擎。”谈到创新,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坚定地表示。

  激发创新活力,重中之重就是培育更多类似贝达药业这样的创新主体。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决定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以科技和人才为支撑的综合实力竞争,而高新技术企业正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人才集聚的摇篮,抓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主体培育,是科技部门的职责和使命。”杭州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阳作军表示。

  由此,市科委坚持把“创新主体培育”作为牵引整个科技工作的牛鼻子来抓,以积极作为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早在2010年,杭州就启动了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又称“雏鹰计划”),市级财政累计投入5亿元,培育和支持雏鹰计划企业2366家。2011年,杭州率先在全国启动鼓励和扶持高校教师(专家)团队式创业的“青蓝计划”,至今已培育青蓝计划企业563家。

  今年5月,市科委研究制定了《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目标中明确指出,杭州“国高企”数量要实现倍增,到2020年达到5688家,力争达到6000家。截至目前,杭州推荐申报的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有1578家通过省专家评审,通过专家评审的新增企业1078家,占全省33.6%,居全省第一。

  近期,市科委还在全市区域内同步组织开展多场“高企培训会”,以辅导更多企业更上一步。

标签: 杭州;市科委;创新主体;培育;公共服务体系;民营经济;创新;国际...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