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腾笼换鸟”,动能转换不止步
2019年05月21日 06:17:45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刘乐平 夏丹 浙江大学学生 沈雨若 曾羽

杭钢组建环保集团,利用旧厂房建起了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了从“黑金刚”到“绿巨人”的转身。 王学峰 摄

  党报如何用好评论这个武器,发出时代之声,引领产业转型,推动社会进步?

  2005年4月8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编辑部文章《“腾笼换鸟”促发展》, 就是面对要素瓶颈制约下粗放发展难以为继的现实,推出的一篇重要评论。

  彼时,浙江省委提出“腾笼换鸟”,如何把这一发展思路变为统一思想、万众一心的纲领,变为真说真干、决战决胜的行动?在一些干部群众仍旧莫衷一是时,浙江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风向之变,在报社编委会部署下,由浙江日报原副总编辑冯卫民指导,经济新闻部几位记者采写的这篇重磅评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腾笼换鸟”的发展思路。报道刊发后,迅速在全省产生积极影响,澄清了存在于一些人头脑中的疑惑,凝聚起了全省上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精气神,得到时任省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如今三代新闻人循着这篇文章的思想脉络,寻访各地,感悟浙江经济的蜕变。10多年来,浙江持续“腾笼换鸟”,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增长动力、发展路径、资源配置的“三大转变”。而今,“腾笼换鸟”的精彩故事还在继续。

今天的滨江汇集了阿里等一大批互联网企业。 徐青青 摄

  增长动力之变 从要素投资驱动到科技创新驱动

  酷似汽车仪表盘的建筑造型,沿着建筑蜿蜒而上的汽车跑道……这里是拱墅区汽车互联网小镇万科汽车互联网核心产业园·创新体验中心。

  “这块地,我记得以前是个大仓库。……”一路走,一路看,当年作者之一的管哲晖不断向当地人求证。

  往事其实并不遥远。上世纪90年代鼎盛时,拱墅工业产值一度占杭州主城区工业产值的60%。步入新世纪,经济效益不高、环境容量难以承载等现实问题日益突出。这也是浙江当时面临的尴尬。2004年,浙江成为全国第四个GDP超万亿元的省份。同年,省统计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浙江每创造1亿元GDP,需排放28.8万吨废水;每创造1亿元工业增加值,需排放2.38亿标准立方米工业废气。

  “增长的极限”拷问着这片发展的热土。

  其时,对于中央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我省的有些干部群众并不十分理解。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情绪,他在不同场合形象地提出,我省要坚决贯彻中央政策,“‘腾笼换鸟’促发展”。

  2004年年底的浙江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腾笼换鸟”的发展思路被正式提出。

  一开始,许多人并没有领悟省委提出“腾笼换鸟”的深意。

  “当时读到浙报上这篇评论,感觉不一般,有案例有观点有分析,站位高,格局大。读下来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如今担任拱墅智慧网谷小镇负责人的吴伟回忆,当年这篇文章让人一下子读懂了省委的意图,对推进工作帮助不小。

  吴伟见证了拱墅“腾笼换鸟”的历程:搬迁了500多家工业企业,打造重点产业平台,培育数字经济,发展高端服务业……最华丽的转身要数杭钢集团。2015年底,建厂59年的杭钢半山基地全线关停。紧接着,组建了环保集团,实现了从“黑金刚”到“绿巨人”的转身。不久的将来,杭钢半山基地将建设成为创新型特色基地。

  不破不立,吐故纳新。从要素投资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正是这一时期浙江经济转型的主脉络,而信息经济的崛起正是“腾笼换鸟”的最佳写照。

  走内生增长为支撑的发展之路,滨江诞生了一条比较完整的网络信息产业链,走出了海康威视、新华三、中控科技等一大批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科技企业。

  眼下,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三新”经济对浙江GDP增长的贡献率接近四成。

三代新闻人探访拱墅区汽车互联网小镇。记者 李震宇 魏志阳 摄

  发展路径之变 从外延粗放扩量向绿色生态增效

  将烟蒂随便朝河里一扔,竟然能起火——能想象吗?

  这是21世纪初的长兴,蓄电池企业年排放的铅污染物多达10余吨。

  今天,再访长兴,这个千亿级工业强县已然找到了一条生态和经济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之路。神奇的蜕变正是源于“腾笼换鸟”——2005年开始,长兴对包括蓄电池在内的传统产业集中整治。以蓄电池产业为例,2005年整治后保留的61家铅蓄电池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减少了一半,并全部集中到园区发展。

  时光回溯到十多年前,浙江有500多个年产值超亿元的块状经济,涉及175个行业、24万家企业。当时的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认为,块状经济的野蛮生长,对环境的挑战也一度到了令人无法直视的地步:水脏了,山秃了……

  “高排放和高污染是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尴尬现象”——《“腾笼换鸟”促发展》一文中这些论述,针对的正是当年浙江面临的现实难题。

  时隔10多年,省经信厅副厅长凌云还记得当年张燕、王瀛波、管哲晖3名记者采访自己的场景。文章见报后,凌云读罢深感“说得透彻”,向许多人推荐此文。“一定要让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明白省委的战略意图,工作才能真正推动下去。”而后,浙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一手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一手淘汰落后产能。

  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10多年来,持续推进的“腾笼换鸟”有力重塑浙江的产业结构,块状经济加速迈向现代产业集群。在乐清,“腾笼换鸟”的持续推进令低压电器产业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正泰、德力西等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一个现代化的电气产业集群在乐清崛起。

  “腾笼换鸟”使浙江经济完成了从贴牌生产向设计创新这个产业链高端的攀升。的确,“俊鸟”翔集已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常态:海康威视、吉利控股、阿里巴巴……哪个不在业界举足轻重?

乐清电气产业一度呈现“低散乱”的发展格局,经过“腾笼换鸟”,如今一个现代化的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

  资源配置之变 从单一两头在外向全球市场竞合

  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只有10万多平方公里的陆域面积。在这样的空间里,无论如何腾挪,都不能说宽裕。如何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发展中的资源要素瓶颈问题,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主动?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这也是“腾笼换鸟”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无数浙商靠韧劲与顽强,撑起了交相辉映的“三个浙江”——本土浙江、省外浙江、海外浙江,这也是浙江实践“腾笼换鸟”的一个创举。

  翻阅当年的《浙江日报》,可以发现,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都不难看到浙江投资者的身影。近些年来,浙商更是驰骋于国际并购的大舞台。

  《“腾笼换鸟”促发展》专门用一个部分来阐述“‘腾笼换鸟’要有全球眼光”的观点。反复阅读当年的报道,我们被文中那股豪气打动:“我们的企业要有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和勇气,努力争创国际品牌,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这是2005年——距离浙江企业入围世界500强“零的纪录”的打破还有6年。

  “腾笼换鸟”,加速了浙江经济深度融入全球的步伐,浙商跨国并购就是一段段生动的注脚:买“龙头”、买技术、买资源、买市场。吉利收购沃尔沃、龙盛买下德司达、万丰兼并迈瑞丁及钻石飞机……

  山区小县新昌,因跨国并购与全球产业链同频共振。最近,浙江(新昌)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获批,这里将成为集生产研发、新型服务、生态居住、企业总部等功能于一体的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吸引跨国并购企业回归发展。

  从新昌看到浙江。中国与世界,浙江与全球,经济联系水乳交融、难分彼此。

  浙江经济将往何处去?步入新世纪,曾有有识之士发出这样的疑问。今日回首,可谓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浙江从单一的“两头在外”,已逐步转向全球化全要素资源配置。

zjrb2019052100006v01b019.jpg

  所谓‘腾笼换鸟’,就是要下决心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

  ‘腾笼换鸟’,说到底,就是要换来新的产业、新的体制和新的增长方式。要抓住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人为本,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取代传统的单纯追求速度的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原文摘选

拱墅区在一片旧厂房和农田上建起了汽车互联网小镇,满足了城市更新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长兴县对粉体行业进行整治,图为整治前后的李家巷镇青草坞工业平台。

  专家评论:赢在即期,更要赢在长期

  兰建平

  经济发展的结果在当下,但所有经济行为都是连续函数。对浙江而言,这个连续函数少不了“腾笼换鸟”关键一招。

  所谓“腾笼换鸟”,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朗朗上口、画面感足,深入浅出地解构了结构调整这一经济术语。

  对浙江而言,结构调整更是一个长期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发展路子。浙江经济成就是傲人的,但可持续发展的掣肘也是明显的,浙江的工业化从低门槛的家庭工业、轻小工业起步,以民营企业为主,“低散乱”特征凸显。诚然,大量的小麻雀可以很热闹,但是经济价值量不高。推进“腾笼换鸟”,就是要让有限的经济空间,培养出更多的“金凤凰”。

  时至当下,浙江省正是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紧要关口,处于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此时,“低散乱”的先天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欠优,成为制约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

  面对转型之痛,浙江坚持壮士断腕,努力赢在即期。“坚定不移淘汰落后产能,即使牺牲一二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增速也在所不惜。”面对“低散乱”的格局,浙江曾喊出这样豪迈的誓言。对浙江而言,这绝非说说而已。浙江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之时,正是全球金融危机对浙江严重冲击之时。所谓福祸相依,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使得浙江领悟到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壮士断腕在此一举。此后,浙江开始打出一整套转型升级组合拳,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一方面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动能。在动能接续转换的痛苦时刻,浙江始终坚持在正确的跑道上御风前行。

  面对转型之痛,浙江做好长跑打算,争取赢在长期。早在本世纪初,面对发展困局,浙江省委、省政府放眼全局谋一域,把握形势谋大事,深邃洞悉技术变革、产业变革、贸易变革的发展大势,以全球化的战略眼光、战略思维、战略高度,制定了“八八战略”,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直面各项发展矛盾并各个击破,最终成就了浙江的区域经济、造就了浙江经济的风景独好。

  浙江实践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耐力,区域经济的转型跨越赢在当下,但更重在长期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积累。浙江民营经济市场意识强、体制机制优、产业基础好、经营模式新,但是核心创新能力是无法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的,产业的转型也不仅仅是单纯的企业行为,科技革命的步伐越来越快,产业迭代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未来已快速向我们走来,浙江必须更加注重长期创新能力的培育,要赢在即期,但更要争取赢在长期。

  老记者感言:发时代之先声

  管哲晖

  思想是变革的先声,是行动的先导。翻看14年前这篇“本报编辑部”文章,仿佛回到了那个彻夜爬格子的年代,更对党报评论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上发挥的特殊重要作用有了更深认识。

  进入新世纪,快跑20多年的浙江率先感受到了资源、环境、成本、市场的“制约之痛”,体会到了“成长的烦恼”。当时在国内,浙江多年构建起来的低成本、低价格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在国际上,2002年至2004年,浙江遭遇美国等提起的几十起“两保一反”调查,几乎涉及了浙江全部大宗出口商品。与此同时,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未得到根本扭转。

  习近平同志调任浙江工作后,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于2003年7月提出了引领浙江发展、推进各项工作的总纲领——“八八战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就是在实施“八八战略”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他明确指出:要破解浙江发展瓶颈,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腾笼换鸟”——“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浙江只有凤凰涅槃,才能浴火重生”。

  已有增长方式的惯性是巨大的,尤其当时的浙江已一跃成为我国第四个GDP超万亿的“富省”。成绩那么大,还要不要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在发展的转折关头,如何更快、更广、更好地把省委的声音传递出去,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浙江日报编委会主动策划、原副总编辑冯卫民牵头并具体指导了这一重磅言论报道写作。

  首篇刊发“编辑部文章”,使得省委主要领导提出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这个形象比喻及其蕴含的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其后,时任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专门转达了习近平同志的表扬,并对深化报道作了具体指示。浙报头版接下来又刊发了全省11个市委书记的相关访谈和系列典型报道,整组策划在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党报应有的作用。

  评论承载的是思想、表达的是价值。回头看,这篇评论之所以能踩准时代的节拍、成为发展的推进器,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找“靶子”。

  找准问题之后,又要能表达好、“命中”靶心,这就离不开大量现实素材和思想积累。当时的浙江,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已经在推进“五大百亿工程”,已经开始更加主动接轨长三角……作为省委机关报记者的我们一直在追踪;当时的浙江,“混合所有制经济”“生产性服务业”“楼宇经济”等新事物已经开始出现,我们也敏锐地予以了关注,并最终转化成了我们在评论中思索和表达的源泉。

  风雷激荡的新时代,也是“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只要我们能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党报的评论就能在众声喧哗中发出最强音、占领制高点,成为主流舆论。

  大学生手记:感悟“记者”的不平凡

  沈雨若 曾羽

  本次同走新闻路,我们循着《浙江日报》2005年发表的新闻佳作《“腾笼换鸟”促发展》的足迹,和记者前辈们一起,来到杭州市拱墅区,重走老路,用心感悟。

  此行到达的第一站是智慧网谷小镇。登楼俯瞰,智慧网谷的规划尽收眼底:带有浓重未来感的巨大建筑拔地而起,印着企业LOGO的分隔带宣告着即将进驻于此的企业大名鼎鼎:华为云、奇虎360、顺丰;在第二站汽车互联网小镇,工作人员对着纵横交错的树状图,向我们一一介绍智能汽车研发、电子商务、互联网出行等多重业态时,眼前立马浮现出一幅充满科技感的智能生活画卷。

  而此前,我们脑海中的拱墅是传统老工业区。拱墅之变,让我们不禁想起《“腾笼换鸟”促发展》里的话:浙江省的块状经济“铺天盖地”,“顶天立地”者却寥寥。“腾笼换鸟”,是“要换来新的产业、新的体制和新的增长方式”。而今,拱墅区这片大工地摇身变为“杭州中关村”,“顶天立地”的企业正在这里生根发芽,新的产业正在成长。过去的尘土砂石与如今的楼宇在我们脑海中交叠,仿佛真的看到千百只小麻雀从这里飞走,一只雏凤正欲破壳而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14年前的《“腾笼换鸟”促发展》,诞生在浙江传统工业遭遇内外交困的双重危机下,以高瞻远瞩、对标国际的视野率先传达了结构调整的理念。追随经典的重访之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报道不仅是对新生事物的记录,更是指导社会发展、影响经济建设的重要一环。这不仅仅考验着记者的脚力,更是对记者前瞻观察、深入思考的脑力输出的检验。

  同走新闻路,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新闻人是活跃的改革记录者,新闻报道在记录历史,更要利于改变当下。作为青年一代,作为未来的新闻从业者,走在这条新闻路上,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我们是记录者,更是改变者。要努力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有人说记者如微尘,或许难以窥见时代全貌,但正是有了一代代新闻人锲而不舍地去记录时代浪潮中行进的中国,这张信息网才有了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广袤和厚重。如果说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那么用新闻去丰盈社会记忆,正是记者职业的不平凡之处。


标签: 腾笼换鸟 责任编辑: 周舸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1905/W02019052131545531268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