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相信网上“儿科用药宝典”?看病不是解公式,错误观念要纠正
2017年12月22日 16:52:28 来源: 金华新闻网-金华晚报 记者 潘浩然

  什么时候物理降温、什么时候交替口服药物、先发热后咳嗽和先咳嗽后发热有什么不同……近日,一张以“儿科用药宝典”为题的图片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甚至不少家长将其奉为真理。

  更离谱的是,这张图片传到最后,还有人信誓旦旦地告诉朋友,这是市中心医院儿科医生写的。也难怪有人问市中心医院的儿科医生家属时,家属苦笑着摇摇头说:“谁写的我不知道,但这不是我老婆的字迹。”

  那么,这样一份“翔实仔细”的“儿科用药宝典”真实性如何?科学吗?靠谱吗?记者就此事向市中心医院儿二科、新生儿科副主任高原进行了求证。

  儿童病症千变万化,不可以偏概全

  “如果这张纸是有用的,那大部分儿科医生可以不用干活了。”“恭喜儿科门诊第一个实现无人化管理,以后我带宝宝去医院,就对着墙上贴着的这张图自己看病开药就行。”……针对这个“儿科用药宝典”,网上众说纷纭,有不少人站在了对立面,认为不靠谱。

  “这张图最近的确很火,有很多人也来问我,到底对不对。”高原说,在这张图里,有小部分观点还是正确的,就是不要擅自加抗生素、发热不要捂,但其余的都不是非常合理,“总的看下来,太机械化、公式化了,就像学生的数学题解答一样”。

  高原说,就拿采取物理降温还是口服药物来说,不同的孩子有不用的症状,不是所有低于38.5℃的孩子都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

  “这需要根据孩子为什么发热到孩子的精神状态及实际症状来采取措施。”高原说,有的孩子发热是出现怕冷、寒颤的状况,这个时候再去物理降温反而适得其反,但若出现超高热及中暑等症状,又是适合物理降温的,“所以一味地去盲从图片上的准则,反而会对孩子产生危害”。

  “有不少家长在退烧后就忽视了对孩子的后续治疗,不愿意再用药,结果病情出现了反复。”对于退烧药,高原说,许多家长认为这种药物是用来根治发烧的,但其实并不然,它的最大功用是缓解高热症状,也就是让人舒服点,真正的治疗则是对病毒的清理。

  高原提醒,对于抗病毒的药物,家长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除了发热早期可以试用奥司他韦外,那就是目前还没有绝对的特效药。实际上,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只要孩子的免疫功能是正常的,通常一周左右时间能痊愈(咳嗽流涕可能会延续一段时间)。所以,当孩子出现症状时,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对症处理。如:退烧药退热;流涕咳嗽重时可以配合吃感冒药和止咳药。其他就是少量多次喝水、饮食清淡、多休息即可。

  别以先咳嗽还是先发热为准,而是要留意这个危险信号

  记者注意到,除了降温及用药选择外,不少家长最为关心及争议最多的就是“先发热后咳嗽:咳嗽不重一般没大事;先咳嗽后发热:肺炎可能性大,拍片子”这段话。那么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

  “疾病是千变万化的,每个孩子的身体条件也是不同的,都需要我们个体化去判断。”高原说,从业那么多年,不会仅靠这两句话就能判断病情。“里面还提到了发热满3天要查血象,发热加咳嗽满3天要查血象、拍片,也是不完全准确的,有不少孩子在第一天就需要进行一个细致的检查来判断病情。”

  高原说,尤其是在这段时间,是乙流及儿童腹泻病容易密集暴发的阶段,不少孩子都出现交叉感染的症状,完全不能从一个病症的角度去判断。

  “孩子生病期间,有一个信号家长一定要关注,就是他的精神状态。”高原说,如果孩子出现精神软弱或呕吐较为厉害的状况,那就是一个重症的前兆信号,这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越小的孩子越要关注,因为小于3岁的孩子,免疫功能正处在人一生中最低下的状态,错过了治疗黄金期,病情发展将无法预估。”

  真正的宝典不在纸上,要修正这些观念

  错误观念一:什么病都去大医院

  记者还记得去年6月乙流暴发期在市中心医院儿科采访时,当班护士告诉记者每天需要接诊的病人达到800余例,其中半数为乙流。而在这段时间,接诊数据已经达到了1100余例。

  “当然,这里面并非全部都是乙流,有不少还是常规的感冒。”高原说,目前儿科每天即使派出10余名医生坐班门诊,仍没法完全满足病人需求,“这和我们去街道坐诊时的状况完全不同,那边一天不过十几例”。

  “早上8点就来取号,大概等了1小时才看上病,结果在医生那儿没几分钟就出来了。”在儿科门诊大厅,市民陈女士带着儿子来看病。她说,儿子在候诊大厅里看完两集动画片才进入门诊,在门诊室里,医生拿起听筒仔细地听了听,而后又查看了下舌苔及扁桃体,在了解相关情况等常规手段后,很快做出了诊断。

  “医生说就是普通感冒,多喝水、多休息。我这一早上浪费的。”陈女士说,“不过总是大医院看着放心些。”

  像陈女士这样的家长还有不少,都认为来大医院更放心,这道理虽然不假,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实则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记者了解到,现在的基层医疗机构都与上级医院有合作关系,并有专门的双向转诊管理部门和平台。也就是说,如果社区医院认为患者需要到大医院进一步就诊时,会直接将患者的资料通过转诊平台转给相应医院,患者直接到大医院检查、住院、治疗即可,不需要重新挂号、排队,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错误观念二:国外的药都比国内好

  “还有的家长通过海淘买了不少国外的药物,也需要注意。”高原说,除了合理选择就诊场所外,还需合理使用药物,“我看过几位妈妈的国外药,成分与国内的这些药一样,的确也能治病”。

  但高原提醒,由于包装上多为外文,且来源不明的前提下,如何把控用药的量及次数是个大问题,有的国外药物含有麻黄碱等成分,是国内的处方药,如果剂量把控不当,容易产生严重后果。

  错误观念三:退烧了就万事大吉

  回到先前的发烧发热问题上,高原建议,在给孩子治病时,家长一定要多些耐心。

  “就说这个发烧,有很多家长在使用退烧药后,看孩子温度降下来了,就不愿意去用真正治疗病症的药物了,结果没几天又把孩子带回来。”高原说,“这就是不少家长没有弄清楚退烧药是降温的,而不是治疗的。”

  家长在给孩子看病时,一定要认识到治疗一个疾病是一个过程,有个几天时间是非常正常的,不要总想着下猛药、好得快,这样反而起到反作用。

  错误观念四:孩子保护得太好

  “其实用药物治疗只是一个外部手段,更重要的还是靠人自身的免疫力水平。”高原说,“现在有的家长将孩子保护得过好,反而使一些孩子经不起风浪。”

  高原建议,要适当科学地去培养孩子的抵抗力,不要老是将孩子养在“温室”当中,多出去晒晒太阳,在天气及空气质量允许的情况下到户外锻炼。如果过于依赖药物等外来因素抵抗疾病,那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就像树苗一样,太阳底下的和长在树荫下的一定是前者更健康茁壮。”高原说,“此外就近期流感及其他传染病也做个提示,近期少带孩子去空气不流通且封闭的室内场地,以免感染病毒。”


标签: 儿科;看病;误区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