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鹿城创新打造“非遗造物坊” 厚植优秀文化传承土壤
2018年01月21日 10:37:06 来源: 温州网-温州日报 记者秀慧 通讯员晴雯

  温州网讯 前天下午,一堂特殊的手工课在鹿城区南汇街道开源社区文化礼堂里开课。在两位志愿者手把手演示教学下,20多位社区居民很快掌握了剪纸的入门技巧,兴致勃勃地“创作”起来。

  这是鹿城区文广新局去年9月创新推出的“非遗造物坊”项目在社区开课的一个场景。

  鹿城是“非遗”大区,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5项、市级项目62项,包括米塑、剪纸、发绣、竹丝镶嵌等。为了擦亮“非遗”品牌,让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该区一方面积极实施传承人保护工作,通过发放补助、创建基地等充分激发他们传承技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组织“非遗”讲坛、学生暑期“非遗”实践、广场“非遗”展演等活动,以吸引更多市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去了解和喜爱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

  在此基础上,2017年,鹿城区文广新局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鹿城区和乐社工服务中心合作,启动“非遗造物坊”项目,即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对操作技巧进行适当简化并传授给志愿者,再由志愿者深入各社区“授课”,让参与者在自己动手做一个物件的过程中加深对“非遗”的了解。目前,他们已开发米塑、剪纸、印染等6个“非遗”造物课程,在15个社区完成近百场互动活动,参与者数千人。“随着项目的成熟,今年会开发更多市民喜爱的造物课,并在更多社区推出,预计全年将超过500场。”鹿城区非遗中心主任吴怡表示,“非遗造物坊”目前已作为2018年鹿城区为民办实事候选项目上报。

  “做媛子儿时会剪的,这么多年过去,现在不会喽,要重新学。”居民潘剑青阿姨一边回忆着往事,一边不停练习着拉花、窗花、囍字等图案的剪纸技巧。她说,等学好了就回家教教儿孙辈们,做几个吉祥图案,迎接春节的到来。


标签: 手工;文化礼堂 责任编辑: 杨静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