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银玲)韩国足球队门将赵贤佑,曾经因为“精致妆容”爆红网络,皮肤白皙发型帅气,据悉使用男士BB霜。
今年世界杯,电商平台上出现一匹“黑马”,你能猜到是什么吗——男士化妆品。
“运动狂出汗,全程不脱妆”,这是世界杯韩国守门员同款BB霜(意思是伤痕保养霜,被韩国化妆品界引进、改良后,从医学美容品成为了日化美妆品)在淘宝上的介绍。韩国队击败德国队当天晚上,诸多网友在朋友圈感叹:“原来男人也涂BB霜的!”这其中,有不少是女性。
而她们不知道的是,另一边,男士们已经悄悄在天猫、淘宝上下单了男士面膜、熬夜霜、免洗喷雾、男士眼霜、男士眉笔……
十年前,受制于“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绝大多数男生甚至认为用洗面奶、涂乳液都是件很“娘炮”的事。现在,无论是荧幕上的男星,还是《偶像练习生》、抖音里的网红小哥哥,都拥有精致的妆容,甚至让女性汗颜,自叹“活得粗糙”。
至此,一种截然不同的趋势正在产生——男性美妆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消费升级、明星效应与求美流行文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男生开始护肤、保持身材甚至化妆。
半小时卖出10多万片男士面膜
购买男士BB霜的人数翻倍
“真没想到,面膜会有这样的暴增。”前段时间,欧莱雅市场部葛经理跟记者感叹,今年天猫618正值世界杯,男士面膜的表现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以欧莱雅为例,6月16日开售仅半小时就卖出10多万片男士面膜,对比平时销售量有几十倍的增长。谁都不会想到,男士面膜成了世界杯期间的黑马。
葛经理说,其实,欧莱雅一直在关注男士消费,在与一些大数据公司的合作中,也能看到一些细分的品类正在以良好的势头增长。
确实,从消费数据看,天猫618期间,男士面膜、男士眼霜、男士眉笔等时尚单品均创下新纪录。
近一个月购买“男士BB霜”的人数增长104%,近一年购买3支以上男士眉笔的人超150万,618年中大促期间平均每天卖出近50万片男士面膜。与此同时,增肌、美体等运动户外单品也备受欢迎:比如,C罗同款Sixpad健腹器已经在天猫上卖疯,直接带动天猫618运动户外的整体销量比去年翻了一番。
大火的娇兰熬夜霜,涂上第二天可以让皮肤看起来晶莹透亮,这款熬夜霜自6月1日限量上线1200支后,仅一天半就告售罄,目前品牌仍在紧急补货中;而施华蔻免洗喷雾在天猫618上线仅一周已售出超过30000件。
“花美男”经济崛起
男性越来越会“爱护”自己了
“不瞒你说,我一直想修眉毛,就是没好意思。那天老婆拉着让我去,我就去了,其实内心是窃喜的,感谢老婆给了我一个台阶,哈哈。”小宋是一名销售,平时四处奔波,日晒风吹,从不保养,认为所谓男人味就是“糙”。最近,他被同事发现,偷偷文了眉,“出乎意料,没人笑我。看来如今男人爱美真的能被大众接受了。”
其实,小宋大可不必忐忑,因为他的“盟友”多了起来。文眉还是小事儿——家住上海的杭州男孩Kim,三个月内要用掉一瓶粉底液、两支修容笔、N支口红换着用……“我身边的男生都用粉底液啊,刚开始的时候不习惯,怕被人发现,后来觉得其实没什么,毕竟相比一脸痘痘和坑,大家还是更愿意看白净的脸。”
爱美的男人,被称作“花美男”。百度百科对“花美男”的注释是:Flower boys,寓意像花一样美丽的男子。花的特质是什么?精致,拥有明艳的色彩。
在众多品牌商眼中,为这些男性带去服务所产生的效益,或许就可以称为“花美男”经济。这不仅仅体现在美妆上,服饰、健身等女性消费者能涵盖的领域,几乎也都有男性消费者的身影。
比如,有的男人会花心思选家居服。
据淘宝数据显示,家居服在内衣市场份额里增幅超过22%,主要受众人群为25~29岁的90后,其中男生占比16%。他们出手不凡,甚至有人每年花费万元买家居服。而且,他们还会为自己购买男士眼部紧致精华霜,专为熬夜而准备,某品牌近一周的访问量就增长了近13%,销量增长超过183%。
其实,去年“双11”期间,这样的消费趋势就已有所体现,当时的数据显示,“男士彩妆”商品的搜索量提升157%。天猫国际披露的2017年年度进口消费数据报告显示,YSL、Dior、Givenchy成为“95后”男性最受欢迎的国际彩妆品牌。
从什么时候开始,男性也爱梳妆、注重身材了?这是个可以溯源很久的问题。放在当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原因:
一是生活理念的变化。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买东西越来越方便,而电商消费者日趋年轻化,他们所能接受的新鲜事物也在逐步递增。品牌当然也开始考虑开设男性相关的产品线。而与过去线下购买相比,线上购买会让更多男性拥有“安全感”,“买回来试试,如果不好就不用了,反正没人知道。”这是采访中我们得出的很多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二是消费升级。另外,吴亦凡、鹿晗和权志龙等诸多“带妆”男星,成了男士美妆打扮面部妆容的首选。精致的男性,也受女性追捧和喜爱。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