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动态 | 要文要论 | 时事报告 | 浙江儿女 | 主题教育 | 读书活动 | 爱国主义教育 | 经验交流 | 专题 | 你点我答 | 时政资料库
互动窗口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 浏览
新闻发布会 更多
·今年上半年浙江拉闸限电减少
·越剧优秀剧目在全省展演
·浙江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农资掺杂使假依然存在
·绍兴11月举办中国越剧艺术节
专题活动 更多
潮 起 钱 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评论之二
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图片展
科学发展观在浙江图片展
兼职讲师团动态
更多
·龚吟怡在省委兼职讲师团成员座谈会上讲话
·省委兼职讲师团成员座谈会纪要
·调整充实讲师团成员和授课内容通知
·做好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讲工作通知
·做好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讲工作通知
时政资料库 更多
·浙江省人大代表议案处理办法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
·浙江精神的生动展现
·“50佳”创业新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时论 > 青少年读书活动 正文  
    
【读本选登】用诚信擦拭学业的镜台

  故事小屋

  科学的光芒是美丽的

  你是光,你的名字就是一片光

  给予事业,给予艰难,温暖寒窗

  你是光,你的生命就是一片光

  不会熄灭,不会索取,永远善良

  你是光,你的理想就是一片光

  追求探索,追求创新,追求梦想

  你是光,你的执着就是一片光

  报效祖国,报效人民,点燃希望

  ———摘自哈工大师生自创纪念马祖光歌曲《你是光》

  1928年4月11日,马祖光出生于北京,他可能不会想到,父母为他起的名字神奇地预示了他一生的命运。他的一生,都与“祖国”和“光学”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1950年9月,马祖光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响应国家支援边远地区发展的号召,来到哈工大担任物理教师,同时在研究班学习。学习期间,他被抽调到物理教研室任副主任,1952年10月7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从教的53年里,他刻苦钻研,不畏艰险,用心血在哈工大的校史上写了壮美的篇章。

  1958年,他在哈工大创建了核物理专业。1970年,组建了激光专业。1981年他在德国汉诺威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首次在世界上发现了钠双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态跃迁发射谱以及近红外四个新谱区。回国后,他担任哈工大光电子教研室主任和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1994年,他创建了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从而使哈工大的光学研究,走进了世界光学研究的前沿领域。2001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院士称他是中国从事激光研究的少数先驱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赞扬他为中国光电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系统化的开创性贡献。也许,对马祖光院士而言,这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评价了。他的一生,一直在满腔热血地开拓着一个又一个属于世界科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

  上个世纪70年代,激光作为“光之骄子”刚一出现,便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马祖光对这个全新的学科是完全陌生的。“中国的激光研究不能落后。”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紧迫的使命感为动力,艰难地创办了国家首批激光专业。为了快速掌握新知识,马祖光废寝忘食钻研国外激光文献,掌握最前沿知识,并在专业师资队伍培养和理论研究上狠下功夫,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

  创专业之初,精通英、俄两门外语的马祖光,抽出时间去省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并用透明纸把图描下来。他连午饭的时间都舍不得耽误,经常看到图书馆关门。图书馆的员工被他的精神感动,有时给他递上开水和面包。春夏秋冬,光阴荏苒,马祖光摘抄了厚厚的几十本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和文献卡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大家。

  1980年,马祖光到德国汉诺威大学作访问学者。在那里,他选定了“钠双原子分子第一三重态跃迁”这个被预言为近红外激光发展中的一个难题,是当时国际激光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对他的“不自量力”,一些外国专家同行表示出了疑虑。一种民族感让马祖光暗下决心,“外国人搞不出来的东西,中国人不一定就搞不出来,这口气一定要争!”

  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天里,马祖光埋头实验室,孜孜不倦,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历经无数失败,终于发现了Na2的新的近红外连续谱区!但是,在这个重大的科研成果发表的时候,他的名字却排在了第三。在国内,马祖光是个出了名的淡泊名利的人,在他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他的名字总是排在最后。而这一次,他却跟主任争得很厉害,他坚持认为:“这个发现,不是我个人的事,这是中国人做出来的。荣誉应该属于中国!”最后,德国汉诺威大学研究所所长写下这样的证明:“发现新光谱,完全是中国的马祖光一人独立做出来的。”

  50多年来,马祖光院士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文献资料。一本本小册子、一张张卡片,记满了各种实验数据和公式,谁需要他就给谁看。他把归纳、整理、翻译的资料装订成册,别人需要时,他就不厌其烦地拆下来。在教研室,不论哪个同志需要书目,他都给开列出来;需要资料,他翻箱倒柜帮助查找。许多教师在教学科研中都用过马祖光的文献卡。像春蚕吐丝一样,马祖光不断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变成教研室全体同志的共同财富。

  马祖光对每一个学生的培养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总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的学生理论见长,而实验技能不足,马老师往往会安排他做以实验为主的课题,以提高实验技能;有的学生实验技能较好,而理论基础欠佳,马老师就会安排他做理论研究的课题,以提高理论水平。学生们都尊称他为“先生”。

  马祖光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在实验过程中,对每一个操作细节都要求得很严。学生说,“明明几个数据就可以证实的实验,马老师非要求采集更多的数据。”每位博士生开课,马祖光都帮助学生选题、分析、查资料。

  有位博士生做“毛细管放电”课题实验,马祖光觉得有个数据还拿不准,坚持和他一起做实验。实验连续做了6个小时,马老师没离开实验室一步,眼睛时刻盯着测试仪器,直到数据出来。而此时的马祖光已是74岁了。

  马祖光妻子孙老师回忆道:“老马常常在夜里一两点钟的时候,还坐在床上看学生的论文。每个不准确的数据、不准确的英文翻译,他都用红笔圈出来,第二天让学生去修改,一遍不行两遍,直至再也找不出一点毛病为止。”就在马祖光逝世前一周的时间里,他已感到很不舒服了,但还是参加了本科生和硕士生学位的论文答辩。

  马祖光是一位光电子技术专家。他在光电研究领域奠定的基础让他的实验室获得了一束“美丽的激光”。我们仿佛看到,马祖光人格中蕴涵的高尚精神正像一束美丽的激光,穿过世俗的尘埃,在人们心中留下科学那美丽的影像。

 相关稿件  
·进一步弘扬诚信精神
·善待诚信务工者 市民热赞丁明贵的拾金不昧
·播洒培育诚信的种子
·绍兴县农资信用网开通 是否诚信网上查询
·马云:诚信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
·“百日无条件退货”能否兑现?考验各方诚信[评]
·我省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出台 逐步建立诚信档案
·善待民工及时付薪 永康十人大代表倡议诚信付资
·医疗机构诚信调查结果 药价过高居"不满意"之首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