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林业局印发了《浙江省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方案(2021-2025年)》。浙江将全力实施1000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到202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强大的森林和湿地生态体系。
浙江将以提高林分蓄积、提升碳汇能力,美化自然景观、增强生态安全为目标,着力构建高效稳定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
森林资源明显增长
全省森林蓄积量达到4.45亿立方米以上;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100立方米/公顷,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森林群落结构稳定,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占森林面积比重提高至70%以上。
生态功能稳步增强
全省森林碳储量达到3.19亿吨以上,年固碳量1000万吨以上,森林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滞尘降噪和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进一步提高,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控取得明显成效。
景观质量显著提升
钱塘江、瓯江、大运河等3条江河,杭新景、龙丽温、常台等3条高速通道以及沿海等7条美丽生态主廊道初步建成,沿线湿地开展生态修复。
人与自然和谐深入推进
全省实现设区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覆盖。围绕全省美丽浙江体系建设,推进森林城市群联通、森林城市(镇)创建和“一村万树”行动。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完善,名山、海岛公园更加美丽,森林康养、森林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山区“两山”转化通道路径进一步通畅。
到2030年,全省森林蓄积量增至5.2亿立方米,较2025年增加7500万立方米,较2005年增加3.37亿立方米;森林碳储量达到3.7亿吨,年固碳量1100万吨以上。
浙江将围绕全省森林蓄积量提升、森林碳储量增加,以中幼林抚育、珍贵树种和大径材林培育、木本油料林抚育为重点,加强战略储备林资源培育,加快森林质量提升。
重点区域:
中幼林抚育:覆盖全省。
珍贵树种和大径材林培育:主要有23个县(市、区)。
木本油料林抚育:主要有34个县(市、区)。
浙江以《浙江省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内近期建设区域为重点,启动河流生态廊道、道路生态廊道、海岸生态廊道建设,对7条主廊道内森林、河流、海岸、湿地等生态系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
选择钱塘江、瓯江、京杭大运河3条江河两侧开展河流生态廊道建设;选择杭新景、龙丽温、常台高速3条高速两侧开展道路生态廊道建设;沿海岸线开展海岸生态廊道建设。
重点区域的县(市、区),原则上50%以上的任务量应用于保障7条生态主廊道的整体联通,其它可根据自身规划开展美丽林相改造提升,优先实施重要生态保护区位串联,建设美丽生态子廊道。
《方案》还提出了健康森林建设。着力增强森林防灾御灾能力,降低碳排放,全面开展松材线虫病枯死木清理除治,对重点区域实施松林主动改造,综合打孔注药措施,强化疫情监测与疫木监管,实现全省病死木总量、疫点数量、疫情面积“三下降”。
《方案》提到,浙江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质量、湿地保有量等主要指标纳入区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完善项目分配、招投标、检查验收、资金绩效管理等领域风险防控措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