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浙江省国有经济如何发力?6月28日上午,省国资委召开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对规划进行发布和解读。
“这是浙江省首次编制全省国资国企发展规划。”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刘盛辉介绍,这次规划首次覆盖了全省各级国有企业,包括省属企业、金融、文化类及其他经营性国有资产,也包括各市国有企业,形成了全省“一盘棋”的国资规划体系。
发展质量实现新跨越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省国有企业力争资产总额、净资产、利润总额年均增幅不低于全省经济增长水平;其中省属企业资产总额、净资产、利润总额年均增幅均达到6%,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位于全国省(区、市)前列。
量化到具体目标,未来五年,全省争取新增1至2家世界500强企业、4家中国500强企业、4至5家市值超千亿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15家左右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千亿级企业。
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改革步伐是一条必由之路。
从物产中大打响国企混改“第一枪”,到40个混改项目集中向各类社会资本敞开合作大门,坚持混合所有制改革一直是浙江国企改革的发力方向。未来五年,竞争类企业原则上全面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有条件的竞争类企业合理降低国有股比例。此外,竞争类、创投类、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服务型等重点企业,将稳妥开展管理层和核心骨干持股,激发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
“聚焦国有经济提质增效,推动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是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刘盛辉说,“十四五”期间,浙江国资国企将聚焦主业实业做强做优,基础设施扩面提速,民生保障提质优化,区域融合协调发展,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国企力量。
布局结构实现新拓展
有进有退,优化国有企业布局结构,是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规划》提出,围绕浙江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积极构建现代化国资产业体系,重点是“提升五大产业发展水平”,分别是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拓展、区域资源要素配置和经济社会安全保障。
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比如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智能交通集疏运体系,国资国企将加快推动公路、轨道交通、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全方位布局各类物流节点,提高运输系统效率。其中,“十四五”期间,省属企业将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300亿元以上,新建500个综合供能服务站、20个云数据中心、20个新型基础设施产业基地。
聚焦碳达峰和碳中和,浙江国资国企将把握机遇、直面挑战,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特别是围绕新能源、氢能、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核心领域,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整合培育绿色低碳产业,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为浙江省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持。”省国资委规划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五年,浙江国资国企将加大重点产业领域的投资,新增投资1.5万亿元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投资2500亿元以上,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决定性力量。
记者发现,《规划》中创新的比重明显要高于历年规划。“为推进实现‘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任务,我们提出实施八项重大工程,其中把推动科技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工程放在了首位。”刘盛辉说,创新驱动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课题,特别是在当前数字经济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创造力建设是摆在浙江国资国企面前亟需破解的重大课题,关系到国有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
《规划》中提到,国有企业要借助资本、政策等力量,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如聚焦三大科创高地建设,构建国资国企系统多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争创一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落地一批省级实验室,设立或并购一批海外研发中心;国有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研装置、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最重要的是解决人的问题。今后,浙江省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原则上省属企业新设创新型项目必须以国有资本、核心员工、优势社会资本等混合投资方式设立。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稳妥推行竞争类企业经营班子市场化选聘等。
“十四五”期间,浙江国资国企将新增50个省级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10个左右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平台,推出一批填补产业空白并实现规模化量产的自主产品或服务,形成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谋划布局一批“国之重器”“省之重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