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绍兴重返百强城市30强背后——
千年古城换装产业新动力
2021年07月06日 07:13:56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陈佳莹 周楷华 通讯员 潘金洁琼

QQ截图20210706071246.png

  改造提升后的智能化生产车间。 拍友 高洁 摄

QQ截图20210706071231.png

  绍兴科创大走廊展示区中的“绍芯”产品。 越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浙江在线7月6日讯(记者 陈佳莹 周楷华 通讯员 潘金洁琼) 绍兴“回来”了!前不久,由华顿经济研究院编制的最新“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出炉,绍兴位列第29名,时隔多年重返30强。2018年初,绍兴市对照这一榜单提出“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的阶段性目标,终于实现。

  看似只是一个榜单的名次之变,对绍兴而言,却意味深长。

  当以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为代表的支柱产业后劲不足,当曾经屡试不爽的传统发展模式遭遇困境,绍兴人意识到,必须砍掉落后产能,重新寻找方向。

  短短几年间,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等三大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落地绍兴;印染、化工产业跨区域集聚,作为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绍兴探索着自己的路径……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绍兴的再次发力,可以说是一份很有时代意义的区域经济发展样本,值得仔细研读。

  寻找有爆发力的产业

  对于产业发展,绍兴人一直充满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纺织、化工、金属加工等众多块状产业一路高歌,为绍兴经济总量快速跃居全省前列提供了强大支撑。

  然而,领先者也有掉队的时候。

  “没有危机意识就是最大的危机。”绍兴市经信局一位负责人记得,当年,嘉兴等地先一步开始传统产业转型时,绍兴纺织印染业的老板们依然享受着丰厚的利润,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只是过去高速增长下最后的惯性增长,更没有想到,危机会来得这么快。

  2016年,绍兴经济触及冰点,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传统产业利润总额增长微乎其微。以纺织产业为例,当年绍兴规上纺织业消耗了38.3%的综合能耗和60%的制造业用水,却只贡献了23.9%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和22.4%的利税总额。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绍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0年的14.8%,逐年下降至2016年的4.7%,导致绍兴GDP先后被多个城市超越,全国排名由2000年的第28位下滑到2016年的38名,在当年由华顿经济研究院公布的“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排名37位。同样是在2016年,绍兴在浙江各地市GDP增速排名中垫底。

  彼时的绍兴到了不得不变的关口。

  如今任绍兴滨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的郑华是那个抉择时刻的亲历者。“当时,绍兴三大传统产业遇到了产品落后、利润微薄、安全环保压力大等问题,显然,这些产业缺少爆发力。”郑华说,大家都意识到,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必须下决心参与到全新的产业竞技场中去。

  什么样的产业才能引领绍兴走出低谷?“当时有一个共识,小规模的高精尖产业,仅凭一个地级市的人力财力,很难在其中分一杯羹,绍兴要选择的必须是具备万亿元以上规模的前沿产业,同时这个产业还必须有一定的自身发展基础和区域发展基础。”郑华说。

  起跑晚了,就必须拿出更大的力度、更超前的思路。调研、论证、讨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四大产业逐渐进入了决策视线。

  “相比其他三个新产业,最初绍兴提出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但其实绍兴的选择是有底气的。”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陈贤介绍,我国最早开发生产数字集成电路与新型半导体器件的骨干企业——国营第八七一厂曾在绍兴设有分厂,为绍兴乃至杭州输出了一大批专业人才,且绍兴所处的长三角地区占据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半壁江山,绍兴可以借势参与区域产业的联动发展。

  在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豪威科技等头部企业的带动下,短短几年内,绍兴集成电路产业产值规模增至300亿元。无独有偶,在生物医药产业这片战场上,绍兴也展现了雷厉风行的速度。2020年累计签约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0个,协议总投资超200亿元,累计集聚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近200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及服务业收入340.52亿元,产业发展形势大好。

  改旧立新资源再分配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最先动刀的是传统产业。2016年开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行业整治标准陆续出台,柯桥对印染行业展开“亮剑”行动。随后,上虞对化工行业展开“攻坚”行动,直至2017年绍兴正式成为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这把轰轰烈烈的传统产业改革之火燃遍了绍兴全域。

  “要落实全新的发展思路,就必须完成对土地、资源等核心要素的再分配,否则,发展新兴产业就是一句空话。”绍兴市经信局副局长金毅说,将越城区的印染、化工企业,跨区域搬迁至柯桥区、上虞区的产业集聚区,正是这场全市范围资源要素再分配中的重头戏。

  绍兴对转型升级的决心和行动力,三圆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劳一峰至今记忆犹新。总投资208亿元的圆锦新材料烷烃资源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是迄今为止绍兴单体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正是由三圆石化的搬迁带来的。

  “不搬!”劳一峰记得,最初听到要企业搬迁的消息时,他们的抵触情绪很大。当时,作为国内最早进入石化领域的民营企业,三圆石化完成了多轮升级,已跻身国内第三大聚丙烯生产基地,搬迁无疑会让企业原本的投入付之东流。

  对于企业的顾虑,绍兴早已准备好了“策略包”:企业资金紧张,绍兴就探索国资参股的模式,并成立100亿元化工跨域集聚项目产业基金扶持项目;搬迁成本高,绍兴就将集聚企业用地价格控制在远低于市场价区间内,为企业减轻负担;此外还有为项目配套建设码头,调整空间规划等诸多服务。

  政策解读、阐述利弊、商讨补偿、后期帮扶……一系列的保障服务,企业实现了从“不愿搬”到“我要搬”的逆转。

  目前,越城区34家拟搬迁印染企业组成的5个组团已全部开工,21家拟搬迁化工企业已全部完成签约。过去,绍兴每年可提供的工业用地仅三四千亩,而此次产业集聚就腾出了近万亩土地,足以承载未来几年新兴产业的快速扩容。

  另一边,这些金贵的土地,成了郑华手里最硬核的招商引资筹码。郑华所在的滨海新区在绍兴产业再崛起中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我们确立了产业链精准招商的模式,集中力量招揽产业链各环节的头部企业落户。”郑华说。

  理想很丰满,起步很艰难。和晶圆制造巨头中芯国际合作成立的中芯绍兴,是绍兴引进的首个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当时,项目启动存在12亿元的资金缺口,郑华四处对接资本,却处处碰壁,不少投资机构对绍兴要搞集成电路持保留意见,甚至有投资机构提出:投资可以,但必须由政府做担保。

  关系到绍兴未来的发展大局,千难万险也要上!投资机构不敢投,缺口就由政府来补。敢于担当的背后是清醒的认识:绍兴再也不能错过任何一个产业发展的“窗口期”。2019年11月,在开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中芯绍兴项目成功投产,创造了一个产业奇迹。正因为抢抓进度,项目成功避开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更迎来了新能源汽车、医疗检测等行业爆发带来的巨大红利。在各行业缺芯的大背景下,绍兴的芯片成了香饽饽。如今,项目产能已达到每月6万片,一期项目还将扩产,今年可达到每月10万片,二期、三期项目建设也已启动。

  垂直整合

  创新引质变

  新兴产业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重,是体现地方经济发展活力和潜力的重要依据。去年,绍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4%,超过全省平均值11个百分点。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发展。绍兴的秘诀在于创新,打破发展的壁垒。

  跨区域集聚传统产业就是绍兴的创举。全新的模式打破了区与区之间的利益壁垒,最大程度实现了资源集聚和产业协同。随着印染企业组团迁入柯桥区,柯桥的印染产业不仅增加了300多亿元的投资,而且入驻的企业都是联合式的组团,是体量、科技含量、竞争力叠加后的优质企业。

  新兴产业领域的模式创新更令人振奋。今年5月中旬,浙江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在绍兴召开,会上绍兴集成电路产业IDM(半导体垂直整合型)的产业模式得到了肯定,这正是绍兴得以在短期内实现爆发式增长的关键。区域IDM模式的核心在于头部建链。细数绍兴引进的集成电路企业: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晶圆代工第一巨头,长电科技位居全球封测第一阵营,豪威科技是排名全球前三的数字成像解决方案商。“设计、制造、封测、销售,绍兴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负责运营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盛世投资高级投资经理徐孟说,绍兴在成功打造区域IDM模式后,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都牢牢吸附在平台之上,为产业发展赋能。

  曾在绍兴工作过的徐吉程,有着近20年的半导体设计从业经历。去年,他选择“故地重游”,创立了绍兴诺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对于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来说,寻找一家顶尖代工企业为产品代工,至关重要。‘中芯’在绍兴,我们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绍兴。”徐吉程说。记者了解到,区域IDM模式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冲着中芯国际等业内巨头向绍兴奔赴而来的企业还有不少。截至目前,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已累计培育集成电路规上企业97家,一个现代化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中芯绍兴项目二期进行融资时,国内70多家融资机构主动上门,不少机构表示,不求多少,只要给个份额就行,这和项目一期时的四处碰壁顿成天壤之别。

  由集成电路产业启发而来的垂直整合模式正被快速复刻在生物医药产业之中。当前,中国配方营养行业的龙头企业金康普、肿瘤放疗领域的领军企业国科离子、细胞免疫疗法龙头永泰生物均与滨海新区达成了合作意向。绍兴和国内相关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让一个个新兴产业快速热了起来。

  这样的创新仍在继续。今年3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绍兴市政府签约,双方将联手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杭电将根据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求,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我们还联合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领域内专家,计划搭建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绍芯’实验室,为平台企业提供强大智力支持,真正打造一个长在产业上的实验室。”郑华告诉记者,全新的实验室模式,有望在绍兴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催生出更多发展原生动力。

标签: 绍兴;集成电路产业;传统产业;产业;郑华;集成电路;工业增加值;... 责任编辑: 冯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202107/W020210706264616020343.png

千年古城换装产业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