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一起玩的球友羡慕他们一家三口一起上全运,更羡慕的是在女儿李王晶尔已经工作后,李向一家三口还能经常像朋友一样玩在一起。
在羽毛球的世界里,这家人没有代沟。
一家人都有羽毛球缘分
女儿在球场玩耍长大
李向、王芳夫妻俩是丽水人, “羽坛皇后”李玲蔚是他们同乡,而且还是丽水实验学校(前身丽水工农“五七”六校)校友,李玲蔚的父母曾是他们夫妻俩的班主任、老师。
像李玲蔚一样,李向、王芳从小就接受了比较专业的羽毛球训练。李向还曾经希望走专业羽毛球道路。
“试训了一个暑假,省队教练说我今后身高达不到1米7,不适合打羽毛球,让我回去了。”
如今身高1米8的李向说起往事还有些感慨,如果不是后来机缘巧合,不会有今天已经是陈经纶体校羽毛球教练的他,女儿也不会在羽毛球场边长大。
1981年李向报考原杭大体育系,一度因为杭大体育系没有羽毛球专项改练足球,等到自己感觉练得差不多的时候,突然有了新消息——杭大体育系新增羽毛球专项可以考了!
“杭大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当时的杭州市体育俱乐部当羽毛球教练。”
1988年,李向成为杭州市羽毛球男队主教练,之后他成为陈经纶体校羽毛球教练、杭州市羽毛球协会秘书长,工作和生活中都是羽毛球。因为妻子王芳工作不便,李王晶尔童年是和爸爸一起在羽毛球场度过的。
“她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我放一个学步车在羽毛球馆里。让她去玩去走去撞,羽毛球场就是她的游乐场嘛。稍微大了一点,人家训练她就去捡球玩,那时候小,也玩得不亦乐乎。”
李向回忆说,李王晶尔很小的时候对羽毛球就有比其他孩子更深的理解,也有很好的球感。她曾经在浙江省省运会上获得女单项目冠军,这是很多专业运动员的起点。
虽然后来考上浙江大学中文系,到香港中文大学读研的女儿没有走专业道路,羽毛球这项运动爱好却一直陪伴着她。
之后,妈妈王芳也开始捡起当年的羽毛球运动爱好,一家人在一起打球的时间越来越多,家庭氛围也越来越好。
联手上场拿冠军
这一家三口羡煞旁人
“她后来打球的瘾,比我还大。”
李向笑着说妻子。王芳1984年考进原杭大法律系后,两人又成了杭大校友。虽然之前有专业羽毛球训练经历,王芳在大学里打得最多的却是篮球,还曾经是杭大女篮队长。她开始把大把时间消耗在羽毛球上,还是2009年左右女儿读大学以后。那段时间丈夫、女儿成了她最好的陪练。
“妈妈是家里的后起之秀,我得多陪陪她打比赛,才能更加强大。”
李王晶尔说,自从妈妈也恢复羽毛球运动后,一家人多了一条纽带——每周至少三次一起出去打球。有时候各打各的,有时候以夫妻、母女形式搭档参加混双、女双比赛。奖项拿了很多,一家人齐上阵的情景更是羡煞了其他球友。
“有次出去参加家庭比赛,我和老妈联手拿了女双冠军,老爸老妈搭档拿了结婚三十年组冠军,很多人挺羡慕的。”
李王晶尔回忆说,小时候她总是和爸爸待在一起,等到妈妈开始打羽毛球参与进来后,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
习惯了和爸爸妈妈一起打球,和很多同龄人不同的是,工作后李王晶尔依然恋家。每天下班回家,即便不是一起去参加比赛,因为相同的爱好,餐桌上一家人总有聊不完的话题,有羽毛球比赛的时候还可以一起看看直播、聊聊技战术。
家里储藏室,则是数不清的球拍、护具、奖牌奖杯。
“确实挺神奇的,有不少人这样说我——工作了还和爸爸妈妈能玩在一起。”一家人融洽的家庭关系让很多球友羡慕,李王晶尔说这离不开羽毛球。
2015年大学毕业那年,李王晶尔在一次比赛中左膝十字韧带断裂,这是足以摧毁专业运动员职业生涯的伤病。受伤之前她曾经代表浙江银江俱乐部在2014年羽林争霸全国总决赛上夺得冠军,是国内业余羽毛球圈最被看好的年轻选手。
做过手术后,李向请假陪女儿前往香港康复、读书。后来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上,她和搭档许峻峰一起获得天津全运会羽毛球混双(群众组)项目金牌,这是羽毛球业余选手的最高荣誉了。
“刚刚恢复打球的时候,我老爸陪我从最小的方块(半场),最小的范围开始练习。回到杭州后,老妈也来陪我打,那个时候我的水平,也只有他们愿意耐心陪我练习。”
李王晶尔说后来能在全运会上拿到混双金牌,离不开老爸老妈的陪练和陪伴。
一家人一起上全运,对李向、王芳、李王晶尔来说,这将是一次最特别的全运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