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璐怡 通讯员 岑盈盈) 不久前,浙江外国语学院多语种宣讲团成员、英文专业大二学生黄暖成功完成了第二期“探美浙江”的拍摄。8月上旬,由浙江外国语学院和浙报集团联合打造的“探美浙江”正式上线。这档由浙外多语种宣讲团成员当“导游”,通过探访浙江各地、讲述发展故事,展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节目,是学校多语种宣讲团面向世界宣讲的新尝试。目前,第一期节目点击量已超32万。
浙江外国语学院外语类专业有15个,涉及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等外语语种达13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校依托外语专业优势,创新组建了多语种宣讲团。宣讲团成员由理论知识扎实、业务水平突出的师生组成,他们发挥各自专业技能,运用多种形式,在线上线下积极讲述红色故事、中国故事、浙江故事,让理论宣讲更具国际范,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成员人数也从开始的43人发展到如今的100人。
学校阿拉伯语专业副教授刘彬有着20年党龄,是最早加入多语种宣讲团的教师之一。今年4月,学校组织开展“百场党课、观照百年”微党课视频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第一时间响应,撰写外文讲稿,精心策划拍摄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共产党人的旅俄足迹”等13个主题的多语种微党课视频。刘彬用阿拉伯语讲述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是首个推出的微党课视频。
在5分钟不到的短视频中,刘彬结合自身经历,从家电变迁这一小切口进入,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弱到强的伟大实践。微党课视频一经发布便迅速在微信朋友圈传开,播放期间不少人还“催更”,期待每天听到不同语种讲述的中国故事。
多语种宣讲团也吸引了巴西籍外教施若杰的加入。2015年,施若杰来到浙外,负责教授葡语口语、听力和巴西历史。他对中国政治文化有浓厚兴趣,加入宣讲团后,施若杰积极利用自己的社交软件进行分享。除了不时分享西文版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外,还拍摄分享自己走访中国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国乡村旅游、接种新冠疫苗等故事,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红色故事、农村发展故事和抗疫故事。
多语种宣讲团还走出浙江,把好声音传到更远的地方。浙外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学习教育活动已4年,今年师生共同组建了15支小分队分赴省内外15个地方开展实践。在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宣讲团成员郎语璐和小伙伴通过讲红船故事、画心中红船等活动,让当地小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了更深的认识。
据悉,浙外多语种宣讲团还将建立健全宣讲机制,通过聘任导师、建立课题组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和宣讲能力,更好地向世界讲述浙江、讲述中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