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建设工人、“摆渡人”、接线员……他们的微光似火 照亮疫线
2021年12月17日 08:25:48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阮帅 李华 郑巍 郑文 王逸群 共享联盟澥浦镇微融站 戴旭光 通讯员 江歆 廖婷婷

1639700616(1).jpg

在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阮帅 摄

  绍兴越城区方舱隔离点建设团队

  时间紧任务重,必须争分夺秒

  货车运载着一间间集装箱活动房“排队”抵达,起重机的摇臂来回摆动,像“搭积木”一样将房间吊装成列……12月16日下午,天气湿冷,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的方舱隔离点,一派忙碌的景象。

  近日,越城区快速组建了方舱隔离点项目工作专班,越城区建设和交通运输局迅速召集相关部门和建筑企业,多点布局平行推进,迅速开建6个临时方舱隔离点。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在建设工地现场,浙江环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斌成一边说,一边指引工人挪开了一辆小货车,让运载着建材的大货车先行通过。

  这里原本是一处闲置工厂,经过规划设计,将在空地上新建一批隔离用房,另有5栋闲置宿舍楼的房间也将进行改造,用于接收隔离人员,而吴斌成所在的团队就负责其中3栋宿舍楼的改造任务。

  这几天,戴上安全帽和口罩,在建设现场到处走动查看情况,已经成为吴斌成的“日常”,“主要是看哪里需要协调和帮助,人员、材料、改建、装设等等,一个环节都少不了。”

  吴斌成介绍说,接到这次紧急建设任务后,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每一个建设环节中带头实干,冲锋在前。作为一名党员,吴斌成也和工人们共同战斗在一线, “扎”在工地上。

  “昨天大家一宿没睡,工人们两班倒轮流施工,目前所有墙面的粉刷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娄文荣是该宿舍楼改建项目涂料组的组长,记者遇到他时,他正在清点剩余的材料,经过这几日的高强度工作,他的嗓音早已沙哑。

  在改建之前,这几栋宿舍楼原本的墙漆都已经老化脱落,需要全部刮除重新粉刷,破损的台盆、门窗需及时清理,还要重新接通水电、铺设地板、备齐家具,加上工期紧张,作业难度不小。为了能够顺利交付,现场多个工作小组同步推进交叉作业,共计330多名工人齐心协力,势必啃下这块“硬骨头”。

  深夜,大家坐在落满灰尘的台阶上,吃几口点心休息一会,马上又接班投入作业中,当时,整个工地在大功率照明灯的映射下,亮如白昼。

  “还有多少集装箱活动房在路上?必须准时到位!”“订购的洁具到了吗?”在建筑工地另一侧的临时指挥部里,浙江中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程明刚刚打完几通电话,来不及擦去眼镜上的雾气,便又被正在讨论建设方案的同事们拉了过去。

  记者看到,指挥部里用木桌临时拼凑了6个工作位,其中一张桌上摊开一张巨大的设计图纸,上面画着整齐排布的长方形格子,每一个格子代表一个隔离房间,大家就围在桌边讨论建设方案。

  程明伏在案边,不时拿起铅笔在图纸上圈圈点点,一次次提出方案,和驻扎现场的越城区建交局、区卫健委工作人员反复商量。

  从前一天凌晨5时一直奋战在工地上,程明已经3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哪有时间休息,接电话都来不及,一点不夸张。”程明笑着说,这几天,自己平均每天要接打400多个电话,联系供应商、统筹人员、货款交付等等,千头万绪。

  和程明一样忙碌的人,在现场比比皆是。目前,工人昼夜施工,调用的65台运输车辆,挖机、推土机、铲车、压路机也全部到位施工,正迅速开展新一轮的土地平整工作。

  “还远不到松懈的时候。”程明说,之后还要铺设管道、保障供暖、安装洁具等,面对寒潮降温,也要备好雨衣、雨靴等装备,在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的同时,争分夺秒赶进度,确保按时完成此次紧急建设任务。

1639700637(1).jpg

  孟祥宇正在接听隔离群众来电,记录需求。共享联盟澥浦镇微融站 戴旭光 摄

  宁波镇海区澥浦镇党员孟祥宇

  群众的诉求,我都记下了

  最近,在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的集中隔离点,每天记事成了澥浦镇综治办主任孟祥宇的习惯,日记里密密麻麻记录的,都是隔离群众提出的实际诉求。“因为疫情突如其来,很多隔离群众来到隔离点时比较仓促,而且隔离点物资也不可能应有尽有,因此,常常会碰到很多需要协调安排的问题。”孟祥宇说。

  孟祥宇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坦言,自己原先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很多事情不会想得特别细。但在隔离点,群众的诉求事项都很具体,也都关系着他们的日常起居,甚至健康保障。因此,从值守隔离点的第一天起,孟祥宇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天要把接收到的诉求记录下来,把需求清单化、任务化、闭环化,对于群众提出的要求实行销号管理。“隔离群众离开熟悉的环境肯定会不适应,我们既要管好他们的健康安全,也要用细致的服务,舒缓他们的紧张情绪。”孟祥宇说。

  12月7日开始记录以来,这本“小孟日记”已经记录了50余条诉求,其中,大部分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和解决,还有一部分通过协调也得到了有效的回应。

  “同志,我做过大手术,牙齿也掉了,能不能给我准备一点稀饭、面条之类的食物。”居住在集中隔离点的邱阿姨,因手术关系,只能吃流质食物。到集中隔离点后,吃什么,就成了邱阿姨最关心的事情,于是她拨打了孟祥宇的电话,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他。

  接到邱阿姨的来电,孟祥宇马上把这件事记录了下来,也立即将情况告知了后勤人员。由于集中隔离点的餐食是统一配送,原先的配送菜单里,没有适合邱阿姨吃的饭菜。考虑到邱阿姨的特殊情况,孟祥宇和同事们协商后,联系后勤保障组,决定每天单独为邱阿姨准备流质的“专属”餐食。

  “小孟日记”的背后,其实是该隔离点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接力。这条服务线,以事件记录为起点,以事项销号为终点,背后是16名工作成员的集体努力。

  “在这个隔离点驻点服务的,有镇里干部、医护人员、警务人员以及后勤人员等,大家根据各自职责,协同配合,提供24小时隔离观察、生活服务、心理疏导、安全管理等服务内容,而小孟记录的事情,既是群众的诉求,也是我们的工作指南。”澥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也让隔离点的群众感到暖心。“是防疫工作者们无私的付出温暖了我们。”一位隔离人员有感于工作人员的细致周到,通过微信表示感谢。

  夜渐渐沉了,隔离点依旧灯火通明。“12月16日,王师傅需要一个老年手机充电器……”在记录新的任务后,孟祥宇合上本子,将这个事项进行了交办,并与团队同事们一起,开始了新一项的“销号”任务。

1639700653(1).jpg

咨询组工作人员正在接听热线。 浙江省疾控中心供图

  浙江省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热线咨询组

  热线,也是前线

  “我收到了浙江省疫情防控办的短信,请问应该怎么办?”“我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健康码怎么就变色了?”……12月16日,在浙江省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热线咨询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接线员一边耐心询问、记录,一边认真解答对方问题。

  自2020年1月24日在全国率先开通新冠肺炎防控咨询电话至今,浙江省疾控中心的这条热线就没有断过。截至12月16日,热线咨询组累计接听咨询电话42570个。

  1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一共4个工位,浙江防疫热线的工作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咨询组共有16位成员,其中13位是党员。他们虽然不与病毒直面较量,却用专业的解答、暖心的话语,为群众搭建起疫情防控的“连心桥”。

  “我的行程卡带星号了,会被隔离吗?”电话那头,一个焦急的女声传来。“不一定,要看具体情况,如果你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就不用隔离。”接线员王立新耐心安抚对方不要着急,仔细回忆下自己的行程。一番沟通过后,对方松了口气,感激地说:“谢谢你,这下放心了!”

  常常电话刚挂断,铃声就再次响起。电话那头提出的问题涉及新冠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有的咨询入杭政策、有的咨询核酸检测、有的咨询健康码……每一通电话背后,都有一颗被揪紧的心。

  一位长途卡车司机在省际往返时,由于健康码由绿转红,滞留在高速公路上,然而最近的新冠核酸检测点都在市区内,没有绿码又无法进入市区。咨询组立刻与司机所在省份联系,反馈相关问题,随后将了解到的高速核酸检测点设置情况告知司机。

  这段时间,咨询组每人每天接听百余通电话,有的同志一天最多接了215个电话。从上班第一分钟拿起听筒,到下班前最后一秒说完“再见”挂断电话,他们手中的笔在纸上不停记录着,几乎“粘”在了座位上。长时间工作,很多人嗓子都哑了,大家互相开玩笑说:“要像保护绿码一样保护好我们的嗓子。”

  咨询组组长凌文娟说,咨询电话开通以来,只要电话铃声响起,不管什么时候、在干什么,接线员都要第一时间接听,这是组里不成文的纪律。“多受理一通电话,就能多解决一个问题,让群众多一份安心。”

  倾听与理解,是接线员必备的品质。很多时候,同样一个问题需要反复解释,这对大家的耐心和同理心是个不小的考验。“有些群众会感到心情焦躁,情绪波动比较大,遇到这类问题,我们会尽力安抚,力所能及地做一些心理疏导,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凌文娟说,“我们还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这个过程就像‘放气球’和‘拔萝卜’,帮助对方把负面情绪‘放’掉,再从情绪的‘泥地’里‘拔’出来。”

  热线,也是前线,也要守土有责。听民诉、畅民意、解民忧、稳民心——咨询组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多次收到群众寄来的感谢信。一名在嘉兴水果市场采购的大连客商特意手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咨询组在他手足无措之时解疑释惑、提供帮助,让他在异乡感受到家的温暖。

1639700671(1).jpg

方红峰做好准备等待出发。杭州市拱墅区卫健局供图

  杭州拱墅区防疫“摆渡人”方红峰

  别害怕,都会好的

  12月15日凌晨1时,杭州市拱墅区东新街道的大街小巷格外安静,马路上来往车辆寥寥无几。杭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门口,驾驶员方红峰将车稳稳停下,医院里接应的工作人员随即上前,将车里里外外仔细消杀了一遍。这一天的工作,终于结束了。

  35岁的方红峰是原下城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救护车驾驶员,也是拱墅区一名转运工作人员。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是方红峰这段时间的常规节奏。12月7日,流调排查出的密接、次密接人员开始增长,根据防疫要求,这些人员都需要单独转运到集中隔离点。时间紧,任务重,许多党员主动请缨,作为预备党员的方红峰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加入转运专班。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必须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他与40多名来自不同医疗机构的同事们一起,昼夜兼程与时间赛跑,承担确诊患者、密接和次密接人员的紧急转运任务,成为这座城市里的防疫“摆渡人”。

  “您好,是李女士吧?我是负责送您去集中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大概20分钟到。”12月16日下午,记者见到了短暂休息后再次上岗的方红峰,出发前,他正对照名单逐个联系即将被转运的人员。“为了确保转运工作准确无误,也为了节省时间,联系是一道必修题。”他解释,每个工作人员都会打通每一个电话,反复确认信息,如果遇到情绪激动的,还要做好安抚工作。

  转运工作繁重,工作环境也十分艰苦。每天连续十多个小时,他们一直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出发前,记者仔细观察这辆负压救护车,驾驶室与乘坐室密闭分隔。由于负压,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再排出,最大程度减少交叉感染。在车上的时候,驾驶员必须戴牢口罩,有时候连续开车几小时,连一口水都喝不上。等到了小区门口下车去接人,更要全副武装。“我们都是直接面对被转运人员,风险很高,做好自我防护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对周围同事、家人安全负责。”方红峰说。

  透过后视镜,方红峰说自己看到过一张张不同的脸,有淡定的,也有焦虑的。有时候他也会简单跟他们交流,安抚他们的情绪。如果遇到激动的,他还会扯着嗓子喊一声:“别害怕,都会好的。”

  24小时待命的紧张生活,方红峰已习以为常。从接任务到出发,前后只要五六分钟。“两年了,穿脱防护服的步骤已经完全是下意识的反应了。”方红峰说,去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他就加入到了转运队伍中。当时,他一张在转运车里补觉的照片还在朋友圈“热转”。这让方红峰还是有些不好意思:“转运专班的工作节奏就是基本上没休息的,困了累了就在车里眯一会。”。

  去年疫情平缓后,方红峰又在集中隔离点里工作了13个月,直到今年上半年才刚刚回到医院里。还没有与妻子和两个孩子亲近多长时间,没想到疫情又来了。长时间的一线作战,让方红峰少了些慌张,多了分从容。他说,帮不了社会大忙,一些小事总还是可以尽力去做的,希望做好手头的工作,帮助这个城市早日恢复往日的节奏。

标签: 隔离;诉求;群众;工作;热线;澥浦镇;越城区 责任编辑: 郑嘉欣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建设工人、“摆渡人”、接线员……他们的微光似火 照亮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