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31日讯(记者 周楷华 干婧 沈晶晶)一种唱腔,浸淫古越先民的粗犷和慓悍,在柔情似水的江南洞穿历史。一个剧目,点燃一代伟人的激情和灵感,在剧种如林的舞台留下佳话。
这,就是走过了400多个春秋的传统文化艺术——绍剧。
日前,绍兴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题诗60周年系列活动,一系列绍剧创新之作与观众见面——新创排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加快叙事节奏,改变舞台风格,赢得热烈反响;第二部绍剧电影《孙悟空大战红孩儿》,融入流行音乐和特效技术,让人耳目一新;绍剧还和动漫来了一次亲密接触,绍剧动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用明艳的色彩和可爱的形象,展示出传统戏曲的魅力,成为打开青少年市场的“敲门砖”。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浙江三大剧种之一,绍剧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60年前,毛泽东曾为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题诗,绍剧电影风靡海内外。一时间,绍剧名声大振,成为绍兴、浙江乃至中国戏曲的一张“金名片”。六十年一甲子,在今天,绍剧该如何传承创新,再创辉煌?记者走近绍剧人,记录他们为复兴绍剧作出探索和努力。
重温 一首题诗带来的荣耀
“绍剧是一个很‘奇怪’的剧种。”这是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章劼向记者介绍绍剧时,说的第一句话。
萦绕着吴侬软语的江南水乡,土生土长的绍剧却以高亢激昂的唱腔、粗犷豪放的表演著称,和绍兴人温婉圆润的地域性格形成鲜明反差,和越剧、莲花落等其他本土剧种也是风格迥异。
或许正是这种“反差萌”,赢得了戏迷的青睐。绍剧在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据戏曲史家的研究,早在明代,在外来戏曲的影响下,绍兴就出现了高亢激越的调腔。明清交替,战乱频仍,作为“文士剧”的南北曲逐渐衰落,而作为“民间剧”的绍剧蓬勃兴起。清康熙、乾隆年间,稽山镜水的戏台庙会到处都飘荡着响遏行云的绍剧。
“鲁迅先生很喜欢绍剧,称其为‘越人复仇之声’。”章劼说,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绍剧就走出绍兴,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以六龄童、七龄童为代表的绍剧人创作出72本《济公传》和36本《西游记》等传世剧目,“绍兴大班”一时间声名鹊起。
到了上世纪60年代,绍剧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1960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想要拍摄一部彩色戏曲电影,最终选择了当时已经十分火爆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了拍摄电影,创作小组把原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孙悟空大破平顶山》两剧糅合改编成一部戏,让故事更加饱满。”90岁高龄的著名剧作家钱法成回忆说。
影片制作完成后,发行至72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记得很清楚,7分钱一张电影票,影院日夜连映,观众排着长龙抢票。”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复映时的火爆场面,第二部绍剧电影《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的导演钱勇仍历历在目。
电影的成功发行,让绍剧红极一时。1961年,浙江绍剧团携《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晋京演出,并走进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此前,郭沫若在观看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已题诗一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毛泽东阅后,认为诗中之意还有商榷之处,便题写了那首著名的《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这是绍剧的光荣,更是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剧正确思想内容和完美艺术形式的高度肯定。”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绍兴市文广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何俊杰表示。
斗转星移。由于种种原因,绍剧头上的光环渐渐淡去。章劼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涌现出了如上海京剧院的《曹操与杨修》、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陆游与唐婉》等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但绍剧却没能再创作出一部叫得响的经典之作。“没搭上‘车’,绍剧失去了再次腾飞的机遇。”如今,绍剧虽然在绍兴、杭州、宁波等地仍拥有一定的市场,但在外已变得有些默默无闻了。
寻找 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
“整台戏既保留了经典之处,又有创新之举。孙悟空的‘动’,唐僧的‘唱’,猪八戒的‘趣’,都发挥到了极致,这样的绍剧谁能不爱?”11月17日晚,新版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在绍兴大剧院首演,坐在观众席中的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不禁感叹,“如果这样的精品多一些,传统戏曲何愁不能振兴。”
今年,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传统精品复排计划重点扶持作品(项目),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集结旗下优秀演员对剧目进行了全新创排。
从首演的效果看,无论是专家大咖,还是普通票友,都评价甚高。12月1日和2日,这部戏又在杭州萧山展演,开启了全国巡演的大幕。
今年8月召开的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让浙产文化精品力作成为浙江文化高地最鲜明、最令人信服的标识。“绍剧想要重振雄风,最关键的还是要靠精品的创作。”何俊杰说,新版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到了传统经典和现代审美的平衡点。
“我们在保留经典猴戏、传统唱腔等元素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舞台调度、舞美空间、灯光意境、音乐语汇等手段对经典剧目进行新的诠释,节奏更加明快、衔接更加流畅、情节更加饱满。”该剧导演章劼介绍说,在节奏把握上,将原本两个半小时的戏缩减到两个小时,更符合现代人的观影节奏;在舞台调度上,注重舞台氛围的营造。“传统戏中白骨精的出场遵循‘左出右进’的模式,其他演员都是规规矩矩地站在两边。新版中白骨精一出场就是在舞台中间,小妖们围着她打转,忽开忽合,极具视觉冲击感。”
绍剧电影也在传统和创新之间寻求结合点。11月17日,第二部绍剧电影《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在绍兴鲁迅电影城举行首映式。“我们吸收了流行乐的元素,运用了大量特效,也融入网络流行语。”钱勇说,比如猪八戒埋怨孙悟空时那句,“你打就打嘛,摆什么pose啊……”
首映式后,《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在绍兴鲁迅电影城进行了10场点映,场场爆满。“我原本以为绍剧只适合爷爷奶奶看,没想到还挺新奇、挺好看的。”一名观影学生说。
系列活动中,首部绍剧动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举行发布仪式。这部动漫由浙江特立宙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和绍剧艺术研究院合作推出。
“用动漫形式演绎传统戏曲,更能够博得青少年的喜爱。”特立宙公司负责人丁立清说,为了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动漫进行了不少创新。
“戏曲人物往往‘一言不合’就开唱,这些唱段对孩子们来说有些晦涩,我们保留了经典的唱段,多用人物对白。”导演叶昊介绍,动漫中,只有猪八戒用的还是绍兴方言,这样既保留了绍剧特色,又能被更多的观众接受。此外,把两个小时的戏曲浓缩成15分钟的动漫,让孩子们看起来轻松又愉悦。
创新的脚步永不会停,绍剧创新传承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我觉得可以适当加入管弦乐,这样更能吸引年轻人。”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主任刘建宽建议。
“《西游记》本就是神话故事,可效仿借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采用更多现代影视技术。”戏剧评论家朱为总说。
“我们要不断赋予绍剧艺术新的时代内涵,创作出更多体现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才能让绍剧拥有更强的生命力。”何俊杰说,除了传统戏曲的复排,这几年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还创作了一大批新剧目,取得了不错的社会反响。比如新创排的《喀喇昆仑》作为中巴建交70周年的献礼作品,走进新疆巡演,观众达7000人次,首场演出网上直播观看人数达5万人次。
厚植 戏曲发展的丰沃土壤
绍剧想要传承发展,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情绪不到位,注意你的表情。”“看看你的脚步,有没有走到舞台中央……”日前,记者来到绍兴艺术学校绍剧班的课堂上,17岁少年郦涛正在接受老师薛永良的一对一指导。
“老师很严格,但都是为了我们好。”学习绍剧已经4年,郦涛至今记得刚入学时吃的“苦”。坐、念、唱、打样样不能落下,每天都要坚持练功。“入学第一年时,我的腿就没有不疼的时候。”郦涛说。不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点,学生们都明白,所以再苦再累,他们都坚持了下来。
上世纪50年代,“七龄童”章宗信发起倡议,联合多家绍剧团众筹成立了培训班,也就是今天绍兴艺术学校的前身。半个多世纪以来,绍剧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很多都成了活跃在舞台上的“台柱子”。
如今,绍剧班实行小班化教学,6年招生一次,14名来自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的老师为20多名学生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教学,力争为剧团培养优秀的苗子。“每年我们还会从北京、上海请来京剧、昆曲等其他剧种的老师来授课,希望学生们能博采众长,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绍剧班老师王亚萍说。
除了建设好后备人才的“摇篮”,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还启动了“名师传艺 薪火相传”人才培养工程,通过访名家、拜名师,提升青年演员的专业能力,像何占豪、杨小青、周正平这样的大咖,都和演职人员进行了师徒结对。此外,绍兴还注重戏曲编剧的培养,计划开设戏曲编剧培训班,为传统戏曲“讲好故事”。
人才培养固然重要,观众的培育也不容忽视。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每年都要承接几百场下乡演出,定期上演的周末剧场也十分火爆。但这些观众都以老戏迷为主,想要打开更大的市场,必须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对传统戏曲的热爱要从小培养。”丁立清说,他们计划将绍剧动漫《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送进校园,下一步还将打造西游主题的绍剧动漫系列,为更多孩子开启绍剧的大门。
师承绍剧猴戏开创者、“南派猴王”六龄童的刘建杨,是当今绍剧猴戏的领军人物。已经60岁的他,依然活跃在绍剧的舞台上。“猴戏很容易获得孩子们的青睐,这是绍剧培养年轻观众的优势。”刘建杨告诉记者,绍剧前辈留下的36本《西游记》台本都是经典,他计划将这些剧目压缩、改编,打造成20分钟的系列短剧,进校园展演,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绍剧的兴趣。
“浙江作为戏曲大省,每年都会出一两部戏曲电影,也有一大批忠实的粉丝。遗憾的是,却没有一条城市戏曲院线。”钱勇告诉记者,上海等地已经建起了专业的城市院线,建议浙江也建这样一条院线,在满足城市观众需求的同时,也能引导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影院,欣赏戏曲。
“振兴绍剧绝非一时之功,也不可仅凭一己之力,而是需要全社会多部门共同发力,为绍剧的复兴提供丰沃的土壤。”何俊杰表示,下一步绍兴还将深化文艺院团的创新改革,推动戏曲院团市场化运作,优化人员、薪酬、演出等各方面的制度体系,为绍剧艺术创作营造更优质的环境。持续打响“同唱一台戏”等戏曲推广品牌,积极承办更多国家级的戏剧节会活动和重大演出任务,加快传统戏曲走出去的步伐,不断提升绍兴传统戏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